福冈城在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厮杀后,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和焦糊味。街道上,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破败的房屋在风中摇摇欲坠,仿佛在诉说着刚刚过去的那场残酷战斗。
徐达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缓缓穿行在福冈城的街道间。他神色凝重,目光扫过满目疮痍的城市和惊魂未定的百姓,心中深知,此刻的福冈城急需安抚与重建,否则民心不稳,必将影响明军后续的行动。
“大帅,这福冈城刚经历战火,百姓们人心惶惶,我们该如何是好?”常遇春骑着马紧跟在徐达身旁,一脸忧虑地问道。
徐达勒住缰绳,微微皱眉,说道:“传我命令,即刻在城中各处张贴告示,告知百姓,我大明军队乃是为了惩治倭寇、维护正义而来,绝非残暴之师。严禁士兵扰民,违令者严惩不贷。”
“是!”常遇春应道,立刻安排士兵去准备告示。
徐达继续说道:“另外,派军医尽快救治受伤的百姓,组织人手分发粮食和水,让百姓们感受到我大明军队的善意。”
“大帅此举甚善,定能安抚民心。只是,这城中刚经历战乱,人心浮动,恐有不法之徒趁机生事。”常遇春说道。
徐达目光坚定:“对于那些妄图扰乱秩序之人,绝不姑息。我们既要安抚百姓,也要震慑心怀不轨者。”
不多时,告示便张贴在了福冈城的大街小巷。告示上言辞恳切,阐明了明军的来意,以及对百姓的承诺。然而,仍有一些百姓心存疑虑,躲在残破的房屋内,不敢轻易相信。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向徐达报告:“大帅,不好了!有几名士兵趁乱劫掠百姓财物,现已被控制,如何处置?”
徐达脸色一沉,怒喝道:“竟然真有此事!带我去看看!”
徐达和常遇春策马赶到事发地点,只见几名明军士兵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周围围了一群百姓。百姓们脸上既有愤怒,又有恐惧。
“大帅,就是他们,在城中大肆劫掠,我们实在看不下去,便将他们制服了。”一名明军小校向徐达禀报道。
徐达看着那几名士兵,眼中满是怒火:“我大明军队纪律严明,出征以来,多次强调不得扰民。你们竟敢违抗军令,肆意劫掠百姓,实在是罪不可赦!”
其中一名士兵抬起头,满脸懊悔地说道:“大帅,我们错了,一时鬼迷心窍,求大帅饶我们一命。”
徐达冷哼一声:“饶你们一命?你们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大明军队的声誉,让百姓如何信任我们?若不加以严惩,何以服众?”
常遇春在一旁劝道:“大帅,他们跟随我们征战多日,立下不少战功,此次或许是一时糊涂,还望大帅从轻发落。”
徐达看了看常遇春,又扫视了一圈周围的百姓,说道:“常将军,正因为他们跟随我多年,更应知军令如山。若此次从轻发落,日后必定会有更多人效仿。为了维护军纪,为了安抚福冈城百姓,他们必须受到严惩。”
徐达转过头,对着周围的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我大明军队绝不姑息任何扰民之举。这几名士兵违反军纪,劫掠百姓,我现在便要将他们就地正法,以正军法!”
百姓们听闻,先是一阵惊愕,随后人群中响起了一阵低声的议论。
“大帅,饶命啊!”那几名士兵苦苦哀求。
徐达不为所动,大手一挥:“行刑!”
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几名劫掠百姓的明军士兵人头落地。鲜血溅在地上,染红了一片土地。
徐达看着百姓们,大声说道:“乡亲们,我大明军队是正义之师,来此是为了帮助你们摆脱倭寇的侵扰。今后,若还有士兵胆敢扰民,下场就如同他们一样!希望大家安心生活,我军定会保护你们的安全。”
百姓们看着徐达,眼中的恐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敬佩和信任。人群中有人鼓起了掌,随后,掌声越来越热烈。
“大帅英明!”“感谢明军!”百姓们纷纷喊道。
徐达看着百姓们的反应,心中稍感欣慰。他知道,这只是安抚福冈城百姓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常将军,安排士兵加强巡逻,确保城中秩序稳定。同时,继续组织人手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分发物资。”徐达说道。
“是!大帅放心,末将一定安排妥当。”常遇春领命而去。
在明军的努力下,福冈城逐渐恢复了一些生气。百姓们开始清理街道,修缮房屋。明军士兵们也积极帮助百姓搬运物资,重建家园。
然而,徐达心里清楚,德川家康必定不会坐视福冈城落入明军之手。他一面安抚百姓,一面加强城防,时刻警惕着德川家康的下一步行动。
在德川家康的营帐内,他也得知了徐达在福冈城的所作所为。
“徐达这一招倒是厉害,既安抚了百姓,又震慑了人心。不过,这福冈城我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德川家康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地说道。
“主公,那我们该如何应对?”一名将领问道。
德川家康沉思片刻,说道:“派人密切监视福冈城的动静,了解明军的兵力部署和防御情况。同时,集结兵力,准备与明军展开一场恶战,夺回福冈城。”
“是!”将领们齐声应道。
一场新的较量在平静的表象下悄然酝酿着。徐达能否在安抚福冈城百姓的同时,抵御住德川家康的进攻;德川家康又会使出怎样的手段夺回福冈城,一切都充满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