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两市的公共浴室在经历了初期的观望和争议后,如同被点燃的干柴,迅速火爆起来,其热度甚至超过了秦风最乐观的预期。这股“洗澡热潮”席卷长安,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和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
**第一幕:澡堂子里的“商业机密”**
浴室生意火爆,自然也引来了眼红者。长安城其他几家原本经营惨淡、只能靠熟客维持的旧式澡堂(其实就是个大热水池子,环境简陋),看着“秦风卫浴”门口排起的长龙,老板们急得嘴角起泡。
西市“悦来澡堂”的胡老板,一咬牙一跺脚,派了个机灵的小伙计,伪装成顾客,混进“秦风卫浴”去打探“商业机密”。
小伙计进去后,直接被里面的景象震住了!亮堂!暖和!地上铺着防滑的粗糙水泥砖,墙边是一排排带锁的小柜子存衣服,中间是冒着热气的大热水池,旁边还有用竹管隔开、能自己控制水流的“淋浴间”!更离谱的是,居然还有专门给人搓背、敲腿的“技术服务区”!
小伙计晕晕乎乎地泡了澡,体验了淋浴,甚至还鬼使神差地花钱享受了一把搓背服务(差点被搓掉一层皮,但事后确实舒坦)。等他红光满面地出来,胡老板赶紧拉他到角落询问。
“怎么样?里面啥样?他们用的什么秘方?水为啥那么热乎?”
小伙计一脸回味,比划着:“老板,人家那地方,跟咱们那完全不是一回事!亮堂!暖和!地上不滑!还能冲淋浴!最绝的是那个搓背的,好家伙,那手法……啧啧……”
胡老板急了:“谁问你这个了!我是问他们怎么赚钱的!有啥诀窍?”
小伙计挠挠头:“诀窍?好像……就是干净、暖和、花样多?哦对了,他们还卖一种叫‘皂角液’的东西,洗完了身上滑溜溜香喷喷的,两文钱一小瓶,买的人还挺多!”
胡老板听得云里雾里,干净?暖和?这算什么诀窍?他觉得自己派去的可能是个傻子。
**第二幕:澡堂社交与新“行话”**
公共浴室很快成为了长安平民新的社交场所。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日,花两文钱,不仅能洗净身子,还能在暖烘烘的浴室里会会朋友、聊聊八卦、甚至……谈生意。
“张掌柜,您也来泡澡啊?哟,气色不错!”
“李东家,托您的福!刚在池子里泡透了,筋骨都松快了!上次那批货……”
“好说好说!待会儿搓个背,边搓边聊!”
浴室里,水汽氤氲,人声嘈杂,各种交易在坦诚相见(穿着犊鼻裈)的氛围中悄然达成。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以后谈生意,不去酒楼了,改约澡堂子,泡透了,搓舒服了,合同也就签了。
还衍生出了一些新的“行话”:
“泡透了没?”——意思是事情谈妥了没?
“搓明白了?”——意思是搞清楚对方底细了没?
“水温正好!”——意思是条件合适!
莫小贝偶尔会女扮男装(仗着身材平板)混进男浴室“微服私访”,检查服务质量,听到这些对话,乐得在池子里直冒泡,差点暴露身份。
**第三幕:搓背师傅的“江湖”**
搓背服务成了“秦风卫浴”的一大特色和重要收入来源。第一批经过莫小贝“魔鬼训练”的搓背师傅,个个手法精湛,力度均匀,深受好评,收入也水涨船高,成了浴室里的“技术骨干”。
这自然引来了其他搓背匠的嫉妒。有几个在别的澡堂混不下去的老师傅,仗着资历老,想来“秦风卫浴”抢地盘,结果被莫小贝组织的“搓背技术考核”刷了下去——力度控制不好,手法单一,还不讲卫生!
这几个老师傅不服气,在某个月黑风高夜,堵住了下班回家的“秦风卫浴”头牌搓背师傅王老五,想“切磋切磋”,实则想给个下马威。
王老五是个憨厚汉子,但手底下有真功夫。面对挑衅,他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莫小贝发的《标准化搓背流程手册》(图文版),认真地说:“几位老师傅,想切磋可以,咱们得按规矩来。先考理论,再考实操。理论范围是手册第一章到第五章,实操考核标准是……”
那几个老师傅看着那本厚厚的、画着各种人体穴位和力道示意图的手册,直接傻眼了!搓背还要考理论?!这他娘的是什么世道!
最终,这场“搓背江湖”的冲突,在知识(手册)的力量面前,无声无息地瓦解了。
**第四幕:“民生之神”与“浴室经济学”**
公共浴室的成功,让秦风在长安平民中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前是“修路的神仙”、“打井的菩萨”、“抗蝗的英雄”,现在又多了一个亲切的称号——“洗浴之神”!
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在谈论秦大人弄出来的这个新奇玩意儿。
“两文钱,就能当回干净人!秦大人真是活菩萨!”
“可不是嘛!我家那口子以前一个月不洗一回,现在三天不去就浑身痒痒!”
“听说秦大人下一步还要弄什么‘公共洗衣房’?乖乖,那可真是……”
浴室带来的不仅是卫生改善,还有小小的经济拉动。澡堂需要的燃料(煤炭、柴火)、皂角、毛巾、以及搓背师傅的就业,都带动了相关产业。甚至有人开始在浴室门口摆摊,卖些小吃、茶水、梳子、篦子之类的小商品,形成了一条小小的“浴室经济链”。
**第五幕:刘主事的“真香”现场与最后的倔强**
公共浴室火爆长安,当初反对最激烈的刘主事,处境就有点尴尬了。同僚们偶尔会拿这个打趣他,让他颇为难堪。
然而,某日大雪纷飞,刘主事从将作监下值回家,路上不慎滑倒,摔了一身泥雪,冻得瑟瑟发抖,官袍又湿又脏。回家换洗?路途尚远,只怕要感染风寒。正当他狼狈不堪时,一抬头,看到了“秦风卫浴”那冒着热气的招牌和排队的人群。
犹豫,挣扎,最终,对温暖的渴望战胜了固执。刘主事把官帽往下拉了拉,遮住大半张脸,做贼似的溜进了浴室……
半个时辰后,刘主事穿着烘干的里衣(外袍交给浴室清洗烘干服务了),面色红润,浑身暖洋洋地走了出来。泡去寒意,搓净泥污,他不得不承认,这感觉……确实不错!
从此以后,刘主事成了“秦风卫浴”的……呃,秘密顾客。他总是挑人最少的时候去,而且坚决不体验搓背服务,生怕遇到熟人。每次洗完,他都一边感受着身体的舒泰,一边在心里默念:“老夫此举,乃是为了体察民情,验证此物利弊,绝非认同其有伤风化之举!” 典型的“嘴上不要,身体诚实”。
公共浴室的成功,如同一股清新的暖流,注入了长安城的市井生活。它不仅仅是一个洗澡的地方,更成为了一个社交节点、一个经济催化剂,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卫生观念。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秦风,在百姓口中,已然封神。只有莫小贝在盘点浴室第一个月的利润时,看着那串惊人的数字,嘀咕了一句:“早知道这么赚钱,应该早点搞!说不定还能推出个‘花瓣浴’、‘牛奶浴’啥的,专门坑……服务那些有钱的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