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凤率领三百骑兵和五十名精锐斥候,如同一支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北上,没入了茫茫草原和戈壁之中。
他们的目标,是危机四伏的河套地区,是后金镶白旗岳托统率的数千铁骑。
这是一次九死一生的远征,整个野狐岭的目光,都追随着他们远去的烟尘,充满了担忧和期盼。
陈远坐镇野狐岭,一面加紧堡防,一面焦急地等待着各方面的消息。
派往陕西三边总督府的快马已经出发,但朝廷的反应速度,谁也无法预料。
他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秦玉凤的机智勇武和那支初出茅庐的骑兵部队,能够在河套地区搅动风云,为大局争取时间。
日子在焦灼的等待中一天天过去。
北方的消息时断时续,有时是秦玉凤派回的斥候带来的只言片语,有时是通过巴特尔部落辗转传来的模糊情报。
起初的消息令人振奋。
秦玉凤部凭借出色的机动性和秦玉凤对草原地形的熟悉,成功避开了后金主力,深入河套东部。
他们化整为零,以小股部队的形式,神出鬼没地袭击了后金几支运送粮草的小队和落单的斥候,缴获了一些物资,并解救了几名被俘的蒙古牧民。
秦玉凤还成功联络上了河套地区一个对后金心怀不满的小部落首领,获得了宝贵的当地情报和支持。
这些小规模的胜利,虽然对战局影响有限,但极大地鼓舞了野狐岭的士气,也像一根根毒刺,扎进了后金大军的侧翼。
岳托显然注意到了这支恼人的“苍蝇”,派出了数支百人队进行清剿。
然而,随着后金清剿力度的加大,秦玉凤部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他们被迫不断转移,在广袤的草原上与敌人周旋。
战斗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惨烈。传回的消息也开始变得沉重:有斥候小队遭遇优势敌军,全军覆没;
有骑兵在突围时负伤被俘;
补给线被切断,部队开始面临断粮的危险……
陈远在堡内心急如焚,但他深知,远水解不了近渴。
他只能不断派出小股精锐斥候,携带少量补给,试图突破封锁与秦玉凤取得联系,并命令他们,若事不可为,务必设法撤回。
就在这最危急的时刻,转机出现了。
这一日,一匹快马狂奔至野狐岭堡下,骑手是秦玉凤身边最得力的斥候队长老黑!
他浑身是血,左臂缠着绷带,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堡主!大捷!大捷啊!”
老黑滚鞍下马,声音嘶哑却充满激动,“秦队正……她……她创造了奇迹!”
陈远一把扶住老黑,急声问道:“快说!怎么回事?!”
老黑喘着粗气,快速禀报:“我们被岳托的一支千人队围在了一处叫‘黑水泊’的洼地,弹尽粮绝!眼看就要全军覆没!
秦队正决定拼死一搏!
她利用夜色和地形,设下埋伏,亲自率百名死士,突袭了敌军的指挥营地!”
老黑的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秦队正……她太神了!
她像一阵风一样冲进敌营,直取敌军千夫长!那千夫长是岳托手下悍将,却被秦队正三枪挑于马下!
敌军大乱!我们趁机里应外合,发起总攻!敌军群龙无首,又被夜袭打懵了,竟被我们三百人杀得大败!
斩首数百,缴获战马辎重无数!
岳托闻讯震怒,但已不敢小觑我们,放缓了向河套腹地的推进速度!”
“什么?!”陈远和周围所有人都惊呆了!三百对一千,夜袭斩将,击溃敌军!这简直是神话般的战绩!
“秦队正呢?她怎么样了?”陈远最关心的是秦玉凤的安危。
“秦队正无恙!只是力战脱力,正在休整!”
老黑自豪地说,“经此一役,河套地区许多观望的蒙古部落都对我们刮目相看!
好几个部落首领主动派人联系,表示愿意共同抗金!
秦队正让我回来报信,并请求堡主设法联络朝廷,此时正是出兵河套,与岳托决战的最佳时机!”
“好!好!好!”
陈远连说三个好字,激动得难以自持!
秦玉凤,真乃巾帼英雄!这一战,不仅解了自身之围,更打出了野狐岭的威风,搅动了整个河套的局势!
就在这时,南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派往西安的信使带回消息,三边总督府在收到野狐岭的紧急军情后,终于意识到了河套危机的严重性,已急令延绥、宁夏等地镇守官兵集结,准备北上干预!
虽然动作迟缓,但总算有了回应!
天时、地利、人和,似乎在这一刻,都站在了野狐岭一边!
“机不可失!”
陈远当机立断,“传令下去,野狐岭全军进入战备状态!赵胜、赵勇,集结所有能动用的步兵和骑兵,随我北上接应秦玉凤!
苏婉清、柳如是留守,确保后方万无一失!”
“三弟!俺们早就准备好了!”赵胜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陈远看向北方,目光锐利如刀:“岳托!你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一战,我们要定鼎朔方!”
野狐岭的战争机器再次全力开动。
陈远亲率近千名步骑混合部队(包括留守的部分骑兵和所有能战之兵),携带大量箭矢和攻坚器械,浩浩荡荡开出堡垒,向北挺进,去与秦玉凤的奇兵会合。
与此同时,秦玉凤在黑水泊大捷的余威下,联合了几支抗金态度坚决的蒙古部落,组成了一支近两千人的联军,不断袭扰岳托大军的侧翼和后路。
岳托虽然兵力占优,但被秦玉凤神出鬼没的战术和逐渐凝聚的反抗力量搞得焦头烂额,推进速度大减。
当陈远的主力部队与秦玉凤的联军在河套边缘胜利会师时,整个战场的形势彻底逆转!
野狐岭军容整齐,士气高昂;蒙古联军同仇敌忾,跃跃欲试。
而此时,明朝延绥镇的官军先锋,也终于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岳托见大势已去,深知再纠缠下去,恐有被明军和联军合围的危险,不得不下令全军后撤,放弃了吞并河套的计划,悻悻退往漠南。
一战定朔方,奇功震边关。
野狐岭,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民间堡垒,凭借秦玉凤的惊天逆转和陈远的果断出击,竟然在关键时刻,扮演了扭转西北战局的角色!
此战之后,野狐岭声名大噪,不仅赢得了河套蒙古各部的尊敬,也让朝廷刮目相看。
而秦玉凤“百骑破千军,枪挑敌酋”的传奇故事,更是传遍了边关,被誉为“塞北木兰”!
经此一役,野狐岭真正在朔方之地站稳了脚跟,从一个避难的孤岛,成长为一方不可忽视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