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王府。
当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带着雁门关前线的捷报(更准确地说是清军崩溃的噩耗)冲入城中时,整个太原城瞬间沸腾了!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遍大街小巷:“清军败了!多尔衮要跑了!”“天佑大陈!王上万岁!”
晋王府议事厅内,陈远手持赵胜的军报,逐字逐句地看着,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决绝的笑容。
他等待这一刻,已经等了太久。
“好!赵胜、赵勇,干得漂亮!”
陈远拍案而起,声音洪亮,震彻大殿,“多尔衮狂妄自大,穷兵黩武,终遭此天谴!此乃天亡建虏,亦是我大陈将士用命,百姓支持之功!”
柳如是、苏婉清等重臣脸上也洋溢着激动和喜悦。
柳如是上前一步,朗声道:“恭喜王上!此乃扭转乾坤之胜!清军主力崩溃在即,光复中原,指日可待!”
苏婉清也道:“王上,后勤粮草、军械药品早已准备就绪,各地军屯、民夫也已动员,只等王上号令!”
陈远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臣僚,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那是积蓄已久、终于可以喷薄而出的战意和雄心。
他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雁门关的位置,然后猛然向北划过。
“传我命令!”
陈远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大陈王师,全面反击,就此开始!”
“第一,北线!”
“擢升赵胜为北伐大都督,总揽对多尔衮溃军的追歼事宜!
命其依计行事,率主力出雁门关,尾随追击!
不以占领城池为首要,而以歼灭清军有生力量为根本目标!”
“擢升赵勇为前军都统制,率所有骑兵及精锐步兵,为全军前锋,大胆穿插,迂回包抄,务必赶在清军之前,抢占桑干河谷地各处险要,截断其归路!
要像驱赶羊群一样,将溃散的清军向预设的决战战场挤压!”
“发布《讨虏檄文》,告知北直隶、京畿地区百姓,王师将至,号召义士起兵响应,共击建虏!”
“第二,东线!”
“飞鸽传书山海关秦玉凤、吴三桂!
命其不再固守,即刻率领关宁铁骑与大陈锐士,主动向祖大寿部发起猛攻!
务必击溃乃至歼灭该部清军,然后迅速西进,兵锋直指北京!
与北线大军形成钳形攻势!”
“第三,南线!”
“命令潼关守将,配合河南义军,对何洛会部发起反攻,收复洛阳等重镇,威胁清军侧后!”
“第四,内政外交!”
“柳如是,立刻起草文书,以我之名,传檄天下!将雁门关大捷及清军溃败之事,广传大江南北!
联络南明永历朝廷及各路抗清义军,约定时机,共举北伐!”
“苏婉清,统筹全局后勤,保障各路大军供给,尤其确保北线追击部队的粮草弹药!”
“第五,中枢!”
“我将移驾大同,亲临前线,督师北伐!”
一道道命令,如同出征的战鼓,从太原晋王府发出,传向四方。
整个大陈王国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瞬间从防御状态切换到了最高速的进攻模式!
军队调动,粮草起运,信使往来,一片繁忙景象,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
反击时刻到,王师誓北征。
积蓄了数年的力量,忍受了漫长的围困,终于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陈远和他的大陈王国,不再满足于割据自保,而是亮出了锋利的獠牙,吹响了战略反攻的号角。
目标,直指清廷的心脏——北京!光复华夏的宏图伟业,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