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卷内心因文渊崩溃和鹿力大仙之死泛起的波澜尚未平复,一些更宏大、更不容忽视的异常,开始如同水面下的暗礁,悄然浮现在天庭这片看似平静的数据海洋之下。
首先传来急报的是司天监。
司天监监正,一位须发皆白、观测星象已逾十万年的老仙官,亲自捧着一份闪烁着星辉的玉简,步履匆忙地求见玉帝,并在朝会上当众呈报。
“陛下!”老监正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臣近日观测周天星斗,发现……发现‘浑天仪’所示星轨,与《亘古星图》基准比对,出现了持续性的微幅偏移!”
殿内众仙闻言,皆露讶色。星辰运行,自有其亘古不变的规律,乃是天道秩序最直观的体现,一丝一毫的偏差都非同小可。
“是何缘由?可有域外邪魔扰动星界?”玉帝沉声问道。
“回陛下,”老监正眉头紧锁,“臣与属下反复核查,排除了外力干扰。此偏移非是星辰本身移位,而是……而是其道韵光华,在穿透仙界壁垒,投射至我‘浑天监察大阵’时,其蕴含的法则波纹,发生了细微的……扭曲与滞涩。仿佛……仿佛承载星辉的‘介质’本身,变得不再那么通透顺畅。”
他打了个比方:“如同透过微微泛起涟漪的水面观看岸上景物,景物未动,但其影像已失真。”
几乎与此同时,掌管大地灵脉的“社稷坛”主事也满头大汗地递上了奏报。
“陛下,九州核心灵脉,近月以来,灵气潮汐异常频发!以往如脉搏般平稳流转的灵气,如今时而如沸汤般汹涌鼓荡,冲击地窍,时而又如胶漆般凝滞不通,阻碍生机。几处依托主灵脉而建的福地洞天,已出现灵植萎靡、仙泉枯竭之兆!”
紧接着,负责梳理下界万灵祈愿的“万界通传司”也送来汇总报告。来自下界无数小世界、部洲的祈愿信息中,夹杂着大量关于“时序紊乱”、“地气失调”的模糊哭诉。
以往风调雨顺的江南水乡,竟在非汛期连降暴雨,引发洪涝;北方广袤草原,莫名遭遇持续干旱,草场退化;一些深山老林中的精怪妖族,也纷纷祷告,言及栖息地灵气莫名衰减,修行艰难。
这些现象,单独看来,或许可以归咎于局部气候异常或地脉自然变动。但当星象、灵脉、下界气候这三者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出现类似的、违背常理的“紊乱”迹象时,其背后可能蕴含的意义,让所有知晓内情的高阶仙官都感到脊背发凉。
司天监监正、社稷坛主、万界通传司仙君,这三位掌管天地人三才信息的关键仙官,联名上书,以最凝重的语气提请玉帝:“陛下,天、地、人三才之气同时显现窒碍,此乃亿万年未有之异象!恐非吉兆,恳请陛下彻查根源,以防不测!”
陈卷作为效能总顾问,自然也收到了这些报告的副本。他的第一反应,是本能地调动“仙界钉钉”系统的庞大数据库和运算能力,试图从量化角度寻找答案,将混乱纳入理性的分析框架。
他建立了一个复杂的多变量关联模型。将司天监提供的星象道韵扭曲度数据、社稷坛记录的灵脉躁动指数、万界通传司筛选出的异常气候祈愿频率,作为因变量。而后,他将“福报系统”全面推行后的几个核心数据作为自变量输入:仙界整体能耗增长率、功德流转加速倍率、各试点部门仙官平均状态指数(系统评估版)、乃至“摸鱼”行为监测到的仙力“无效”耗散率……
庞大的数据流在总控屏上奔涌,复杂的算法开始运行。当初步结果呈现时,陈卷感到自己的仙魂仿佛都被那冰冷的数字冻结了。
模型分析显示,天道异常波动的趋势曲线,与仙界整体被强行拉升的“效率”和“功德产出”曲线,存在着高度的统计学正相关性!尤其是当系统监测到有大规模仙官处于“过载运行”或“伪积极消耗”状态时,天道反馈回来的那些代表失衡的“杂波”信号,强度尤为显着!
一个可怕的、几乎颠覆他所有认知的推论,如同毒蛇般钻入他的脑海:“难道……过度追求量化效率,强行改变仙界亿万年形成的、看似缓慢却内在平衡的运行节奏,这种整体性的、急功近利的‘加速’行为本身,就是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剧烈地扰动……甚至……透支天道的平衡底蕴?”
他想起古老典籍中那些晦涩的记载,关于“人道”过度昌盛、索取无度可能引发的“天道反噬”。难道仙界的“仙道”,当它以这种极端数据化、效率化的形式狂飙突进时,也会触碰到某种冥冥中的底线,引来整个“世界”本身的排斥与警告?
陈卷的手指在光幕上微微颤抖。他将这份带着惊世骇俗结论的初步分析报告,加密后存入了效能司最高权限的档案库,没有立即上报凌霄殿。
他知道,在没有构筑起无可辩驳的、完整的证据链之前,这个结论太过骇人听闻。它不仅仅是否定了他个人的工作,更可能动摇玉帝革新决策的根基,甚至引发整个仙界的恐慌。
然而,天道那无声的低语,已经如同越来越清晰的警钟,在他日益沉重的心头,重重敲响。他第一次意识到,他面对的危机,可能远远超出了管理混乱和个体悲剧的范畴,而是关乎这方天地本身的存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