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洞外鸟鸣清脆,阳光透过石墙缝隙洒入,在铺着干草的地面投下斑驳光点。四人醒来后,围着余烬未熄的火堆分食了烤山药和最后一点熏肉。食物暂时无忧,但谁都知道必须尽快建立稳定的补给来源。
“今天分两步。”林远咽下最后一口食物,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上午集中改进武器,特别是弓箭,必须让它能用。另外,我们需要背篓,否则找到再多东西也难带回来。下午,去昨天看好的地方布设陷阱。”
“背篓我来试试。”小敏主动请缨,她记得村里老人用藤条编筐的手法,“我看到洞外有种藤蔓很韧,需要多备些。”
“弓箭还得下功夫。”阿伦摩拳擦掌,看向那把他寄予厚望却表现不佳的长弓,“今天非得把它弄出个样子来!”
凯拉点点头:“弓身基本定型,问题主要在弓弦张力和箭矢平衡。需要更坚韧的弦材,箭杆也得重新筛选打磨。”
计划既定,四人立刻在洞口附近忙碌开来。阳光驱散了晨雾,林间空气清新,却掩不住潜在的紧张感。
小敏拿着林远的刀,在阿伦的护卫下,到附近灌木丛切割那种柔韧性极佳的灰褐色藤蔓。她仔细挑选粗细均匀、长度足够的枝条,小心避开尖刺,不一会儿就抱回一大捆。她坐在洞口平坦的石块上,回忆着模糊的记忆,将藤蔓浸水软化,开始尝试编织底框。起初手法生疏,编了几次都松散开,但她不急不躁,耐心调整,渐渐找到了窍门,一个简陋但结实的圆形底框慢慢成型。
洞内一侧,凯拉和阿伦围着火堆专注对付弓箭。凯拉将昨天制作的弓弦解下,摇头道:“这种藤蔓纤维还是太容易拉伸,蓄能不足。”她目光扫过洞角堆放的各种材料,最后捡起几段鞣制过的兽皮(来自之前的猎物)。“试试这个皮条,虽然重些,但更坚韧。”
阿伦负责箭矢。他劈开一根直长的硬木,仔细削出几根粗细均匀的箭杆,放在火边微微烘烤调直。凯拉则用细石片小心打磨石簇,力求尖锐对称,并用更细的皮绳和树脂牢牢绑定。她还精心挑选了几片较大的禽类羽毛(这些天偶尔捡到),对称地削剪后,用同样的方法绑在箭尾。新做出的三支箭看起来比之前的规整许多。
林远也没闲着,他用刀将几根木矛的矛尖削得更加锋利,并在火上烤硬尖端。同时警惕地留意着四周动静,尤其是石墙外那片寂静的丛林。
临近中午,小敏已编好一个深筒状背篓的雏形,虽然粗糙,但容量可观,用坚韧的藤条做了背带。凯拉和阿伦也完成了弓箭的初步改进。新弦由皮条拧成,绷紧后弓身弯曲弧度更佳,发出的“嘎吱”声也沉闷了些。新箭矢拿在手里感觉平衡了不少。
“再试一次。”阿伦深吸口气,走到大观察孔前,搭上新箭,弓开如月。这次明显感觉张力更强,瞄准也更稳。他屏息凝神,手指一松。
“嗖——噗!”
箭矢划过一道比上次低平得多的弧线,深深扎进了二十步外那棵枯树的树干,箭尾微微颤动!
“成了!”阿伦兴奋地低吼一声。虽然精准度还有待提高,但威力和射程已不可同日而语。
凯拉冷静地评估:“有效射程大概三十步,穿透力尚可。还需要大量练习才能掌握。”
林远走过来,看了看钉在树上的箭矢,点头肯定:“很好!这是个重要突破。下午布陷阱,心里更有底了。”
午饭后,四人带上改进的武器、工具和准备好的背篓,再次出发。这次,背篓里装满了设置陷阱所需的材料:柔韧的枝条、皮绳、以及几根削尖的硬木签。
他们首先来到昨天标记的第一处兽径。林远仔细观察地面新鲜的蹄印,选定了一个脚印最集中的狭窄处。阿伦和凯拉合作,用柔韧树枝做了一个套索,巧妙地伪装在落叶下,另一端系在一根有弹性的小树上。小敏则在附近撒了些捏碎的野果作为诱饵。
第二处设在靠近水源的上风口。林远选择了一个兽类必经的土坡边缘。四人合力挖了一个近一米深的窄坑,坑底密布削尖的木签,坑口用细树枝和树叶巧妙伪装。
“希望能有用。”阿伦抹了把汗,看着几乎看不出痕迹的陷阱坑。
“别忘了标记位置,”林远提醒,在不远处的树干上用刀刻下一个不显眼的记号,“明天一早来查看。”
布设完几个陷阱,日头已偏西。四人不敢久留,沿着溪流快速返回。回程路上,凯拉格外留意地观察着植被,又发现了几种可食用的菌类和野菜,小心采摘下来放入背篓。小敏则用塑料瓶灌满了清澈的溪水。
夕阳将丛林染成金色时,他们安全回到了石墙外。小敏编的背篓第一次派上用场,装满了野菜和清水。洞口,那堆日夜不熄的火堆正散发着温暖的光晕。
当晚,晚餐丰富了许多。烤山药配上新鲜的野菜菌菇汤,虽然依旧没有盐,但热腾腾的食物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饭后,阿伦又练习了一会儿射箭,准头渐渐有所提升。凯拉借着火光,用炭块在石壁上详细标注了陷阱的位置和类型。小敏检查着背篓,计划着明天如何改进编织方法。林远则仔细擦拭着武器,守望着第一班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