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再婚时,母亲提出的苛刻条件暴露了这家人的心思——根本没为女儿的将来考虑,纯粹是想用女儿换一笔钱给儿子娶媳妇。
对何家而言,三十万不算大数目,花钱买个清净很划算,只要陈娟以后安心跟着何大清过日子就行。
毕竟陈娟前夫在婚礼当天就意外身亡,她至今仍是完璧之身。
见何雨柱爽快答应,陈娟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得知何家条件后,她本就中意这桩婚事。
何雨柱年纪轻条件好,反倒让她觉得不真实,换成何大清倒让她心里踏实许多。
以她的经历,能嫁给何大清这样条件的男人已是难得,哪还会嫌弃对方年纪大?
谈妥后,下午何雨柱便带着陈娟去四合院见何大清,顺便找来张婶道谢。
何雨柱掏出一沓五万元的钞票塞给张婶:这事多亏您费心,务必收下。”
张婶推辞不过,笑着对陈娟说:等妹子结婚时,我亲自给你送双鞋!这虽不是媒婆的本分,但乡间说媒的规矩不能少。
傍晚,何雨柱接上妹妹雨水,三人回到南锣巷四合院。
阎埠贵见到陈娟时惊得喷出茶水:老何的相亲对象?!
在中院石凳歇脚时,何雨柱提议:您和我爸要是成了,我就叫您陈姨吧?陈娟欣然应允,打量着宽敞的中院和崭新的自行车,越看越是欢喜,反倒担心何大清瞧不上自己。
院里人陆续归来。
易中海和贾东旭刚进中院,就听见贾东旭嚷嚷着找秦淮茹。
今日请假在家的秦淮茹出门迎丈夫,目光却被何家兄妹身边的陌生女子吸引:柱子,这位是......家里来客了?
易中海第一个看向陈娟,眼神带着疑惑。
“一大爷?这是我爸的相亲对象,今天来见见面。”
何雨柱在一旁解释道。
“相亲?你爸真要离了?”
易中海脱口而出。
这段时间里,易中海可没闲着。
自打白寡妇上门后,他就琢磨起何雨柱之前提到的“事实婚姻”
,找人查证后,发现确实有这一说。
只要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就算没领证,也算合法夫妻。
这下何大清不用再担心白寡妇的事了。
得知这消息,易中海暂时打消了算计何大清的念头。
如今何家势头不错,何雨柱年纪轻轻在鸿宾楼混得风生水起,再加上老谋深算的何大清,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没想到,何大清动作这么快,居然已经找上媳妇了!易中海还打算过些日子带白寡妇来试探,毕竟何大清是什么人他清楚,否则当初也不会中他的圈套。
打量了几眼陈娟,模样标致,何大清肯定看得上。
“离婚不急,事情已经说开了,要是白寡妇再来闹,再去军管会处理也不迟。”
何雨柱坦然说道。
这事没必要瞒着陈娟,以后进了何家的门,家里的大小事她都得知道。
“好啊,挺好……”
这时,院外传来口哨声,何大清晃晃悠悠走进来。
“爸,回来啦!”
雨水站在哥哥旁边,脆生生地喊了一声。
院里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过去,陈娟也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未来丈夫。
“这就是要和我结婚的人?”
何大清个子中等,长相普通,身子微胖。
陈娟看着,心里却挺满意。
这年头能吃饱饭的人家可不多,微胖说明家境不错。
“哟,今天这么热闹?”
何大清笑呵呵地走过来,扫了眼易中海和贾东旭夫妇,目光最终落在陈娟身上。
见儿子的表情,他立刻明白了。
“柱子,这位是……”
“爸,张婶给你介绍的相亲对象,你看看?”
何大清眼睛一亮,又仔细瞧了瞧陈娟。
这姑娘模样俊,正合他的心意。
“哎呀,也不早点说,我都没准备。
快进屋坐,晚上做点好的!”
何大清热情招呼着,心里暗喜:儿子果然没骗他,这相亲对象真不错!比白寡妇年轻还漂亮!
何雨柱见状,知道这事儿八成稳了,便带着陈娟进了屋。
贾东旭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叹道:师傅,何叔可真会找,他那媳妇看着比他小七八岁呢。”
易中海眉头紧锁,心里盘算着自己的计划。
何大清突然回来已经打乱了他的养老布局。
虽然院里原先有何大清和许伍德在,他的威望没能独占鳌头,但通过长期经营,这方面倒不必太担心。
关键在于柱子这孩子。
要是何大清不回来,易中海有信心慢慢拉拢这个倔小子。
可现在不仅人回来了,连对象都谈上了,看样子是打算长住了。
白寡妇那条路算是彻底断了。
想到这里,易中海烦躁地摇摇头,觉得得找老太太商议对策。
......
夜幕降临,中院何家灯火通明。
漆黑的老式方桌旁围坐着四个人,桌上还留着些残羹剩饭。
这次何大清可下了血本,特意去菜市场买了两斤五花肉、一只公鸡和五个鸡蛋,配上自家地窖的蔬菜,张罗了一桌好菜。
柱子没敢放开了吃,今晚的主角是何大清和陈娟。
饭毕,陈娟利落地起身收拾碗筷。
小娟...何大清想客气几句。
大清哥,我在村里做惯这些了,让我来吧。”陈娟手脚麻利地收拾起来,转眼桌面就焕然一新。
何雨柱兄妹沉默不语。
席间看得出来,父亲对这桩亲事很满意。
而陈娟也被何家的阔绰惊到了――这样丰盛的饭菜,她在乡下连想都不敢想。
短短十分钟,陈娟不仅洗净了碗筷,还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整个房间都显得敞亮许多。
家里有个女人就是不一样。”何大清由衷赞叹。
起初他是相中陈娟的相貌,现在更看重她持家的本事。
何家正缺这样一个能干的女主人。
爸,要不就这么定了吧?让陈姨今晚住雨水那屋。”柱子提议道。
......
何大清眼前一亮,差点给儿子竖大拇指。
陈娟却有些迟疑:这...不太合适吧?
有啥不合适的?陈姨您同意这门亲事不?
同意。”对何大清这样的好条件,她哪会拒绝。
这样不挺好嘛,我爸同意,你也乐意,明儿就能领证了,咱们院里也不是头一回了。”秦淮茹嫁进来前,不也在院里先租了房子住着么。
何雨柱一番话打消了陈娟的顾虑:柱子,我就是怕给你们添麻烦。”
何大清当即接过话茬:麻烦啥!小陈,咱家别的不多,就房子多。
柱子说得在理,你直接住雨水那屋得了,省得来回折腾。
赶明儿我带着彩礼上门提亲,把事儿办了就成。”
诶,那行,大清哥,我就住下了......
见这情形,何雨柱识趣地拉着妹妹起身告辞。
看着何雨柱骑自行车的背影,陈娟心里更踏实了——这下真是嫁到好人家了,往后可得把日子过红火。
小陈,想要自行车不?何大清突然问道。
啊?家里不是有辆了吗?陈娟脱口而出,俨然已经以何家人自居。
那是柱子自己置办的。
等咱们办了喜事,带你去供销社再买辆新的?何大清笑眯眯地说。
再买一辆?陈娟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家里能有俩自行车!
那可不!放心,跟了我肯定不让你受委屈。”
嗯,大清哥,我信你......
转眼半月过去,已是1951年一月中旬。
何雨柱在鸿宾楼忙完最后一道菜,李保国凑过来问:柱子,你爹的好日子定下了没?
自打那日在院里说定亲事后,何雨柱就把父亲要续弦的事告诉了师父。
作为师兄又是徒弟的长辈,李保国自然要出席。
师傅,我爸想着年前把证领了。
婚礼就自家人吃顿饭,不大操办。”毕竟是二婚,加上何雨柱提醒过不必在四合院张扬,连喜宴都安排在了他另置的院子里。
成,到时候我跟你师娘可得去认认门。”李保国还没去过徒弟的新院子。
何雨柱满口答应,心里盘算着还得通知武馆的杨师傅。
接上放学的雨水后,他便骑车前往太元武馆。
如今的武馆早已清净,何雨柱常带妹妹来玩。
刚停好车,练武的师弟们便纷纷问好:
柱子师兄!
师兄......
何雨柱笑着回应,在师兄弟中人缘极好。
后院见到杨佩元时,老人打量着他步履间流转的气息,满意地颔首——从暗劲到化劲,这个徒弟的进境总是令人惊喜。
假以时日,必成一代宗师。
“师父,王叔,我父亲过几天要办喜事,想请您二位到家里吃席。”
何雨柱恭敬地说道。
杨佩元笑着点头:“没问题柱子,我们一定准时到场。”
练武场上,何雨水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正在习武的 们,兴奋地说:“哥哥,这就是你平时练的功夫吗?我也想学!”
她知道哥哥每日勤练武功,说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保护家人。
“你要学武?”
何雨柱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他之前倒没想过要教妹妹练武。
“哈哈,咱们雨水也对武术感兴趣了?”
杨佩元爽朗地笑道,“柱子,以你的身手,正好可以亲自教导她。”
得到师父的首肯,何雨柱感激地抱拳行礼:“多谢师父。”
在这个讲究传承规矩的武林中,即使何雨水是亲妹妹,没有师父允许也不能擅自传授武艺。
杨佩元这番话等于直接开了特例。
“对了柱子,你研制的那几味补气血的药方,馆里的药师们都赞不绝口,一直想找你切磋。
有空去和他们交流交流。”
杨佩元又提起一事。
何雨柱的制药手艺近来精进不少,专为武馆 调配的几副药方让资深药师都惊叹不已。
“好的师父,我改日就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