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整个滦平城在这一天陷入了兴奋之中,虽然出一个进士并不能给他们多出几文钱来,但与之荣焉的朴素情感却仍在其心中荡漾。

果然,赤峰的总督府衙门两日后也派遣人来,直接赏赐了两百块银圆。

察哈尔虽然建制不过十来年,但却诞生了一批本土士绅、豪商,他们纷纷凑钱,修了一座规模庞大的进士牌坊。

几日工夫,就凑到了两千块,整个察哈尔为之一惊。

滦平知县得知此事后,笑着摇摇头,叹了口气。

这时候,巴结的豪商忙道:“大老爷可是有什么不顺畅的?”

言外之意,自然就是帮忙了。

“唉,此事乃私事也。”知县轻声道:“我那孽子,没几天也要参加宗考了,希望也能有个功名吧。”

豪商一愣,脑子里转了几圈,这才反应过来,这位知县大老爷姓朱,这里的宗考,怕是指的朱家人的那个“宗室子弟科考”。

一时间,他满心的羡慕。

听闻皇帝感怀于潜邸时候的落魄,故而为了照顾中下层的宗室子弟,故而设置宗考,选拔宗室人才。

普通的读书人想成为举人,童试三小槛,乡试一大槛,大省如江苏,一届不过八十举人,小省二三十罢了,察哈尔甚至只有十人。

举人可谓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而宗室呢?直接参加宗考即可,选上就能当上举人,这是何等的夸张,一次性节省了多少时间?

今世的宗室,这可比以前那样世代吃皇粮还要吃香呢!

见后者面露羡慕,知县一时间竟然有些自傲起来:某乃朱氏皇族,玉牒上有名有姓的。

伴随着殿试的落幕,属于朱家人自己的一场考试也登上舞台。

虽然是宗考,但其难度却不低,与乡试相当,主考官由皇帝担任,内阁学士担任同考官。

当然啦,皇帝哪有这个闲工夫,基本上都是靠内阁来阅卷,皇帝最后盖章罢了。

一大早,近千名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宗室子弟,奔赴刚结束的贡院,参加两年一度的宗考。

“陛下,年初各省玉牒所报,岁齿在七岁以上的宗室子弟,已有二十三万七千八百一十八人。”

“此刻前来应考的子弟,则有九百七十八人。”

陪伴在皇帝身边的,则是身材臃肿,头发花白的瑞王,一串话说出后,他喘了口气。

七十有七的瑞王,其坐镇宗人府近二十载,在宗室之中可谓是德高望重,备受皇帝信任。

世人皆知,坤宁公主是崇祯皇帝的嫡女,不仅被皇帝封为长公主,更是赐予其子为伯爵,是摆在世间的一块招牌。

实际上,作为万历皇帝的儿子,距离前朝嫡脉最近的瑞王,也一直是宗室中的大招牌。

除了瑞王世子将来继承王爵外,另外的两个庶子,也被皇帝打破惯例,恩封为郡王。

要知道,按照新的宗藩条例,只有嫡子才能封为郡王,庶子为镇国将军。

当然,只有亲王之子可有授爵,中下层的宗室只能世子继爵,余者为庶民,不再是前朝那样藤蔓式的宗爵体系。

宗室传代的爵位,只有亲王、郡王、镇国、辅国、奉国三将军,镇、辅、奉三中尉,共计八代,世代降袭。

理论上来说,可以保住两百年的富贵。

同时,朝廷肢解了除世子外的庞大的子嗣包袱。

“二十三万人了吗?”

朱谊汐一怔。

他没有想到,二十年的和平发展,宗室又开始大肆繁衍了。

这里的子弟,指的可是男性,女性和家卷不算其内,如果全加上一起的话,五六十万人还是有的。

不过,绍武初年大量宗室隐姓埋名,统计时不过十来万人,二十年翻了一倍。

“陛下,授爵领禄的宗室,仅四百三十七人。”

瑞王拄着拐杖,见到皇帝惊诧,他忙解释道,生怕皇帝介怀,再下狠招。

绍武初年,那些将军、中尉,几乎全部被赏赐土地,一次性买断了爵位(将军十顷地,中尉五顷),所有人贬至辅国中尉承袭,让其承两代人富贵罢了。

如今这些有爵位在身的,基本是亲王、郡王承袭的,中尉不过两百来人罢了。

毕竟在皇帝和朝廷看来,亲王和郡王才算是有分量的宗室在,需要照顾一二,余者不过是远房亲戚。

这在万历年间统计的二十万勋贵相比,可谓是削到了脚后跟。

瑞王生怕皇帝不满,再进行削藩。

“嗯!”皇帝微微颔首,并未多言语。

对于宗室的情况,他自然了解许多。

在宗禄上,亲王对标国公,郡王对标侯爵,镇国、辅国、奉国三大将军宗禄一千、八百、五百石。

三等中尉,则分别是三百、两百、一百石。

四百个领宗禄的,一年消耗约莫二十万块,算不上什么大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逐步减少。

朱谊汐抬头望去,只见那些宗室子弟,一个个带着仆从,在贡院前排起了长队。

宗考参考乡试,一切都要严谨,只是搜身的不再是京营士兵,而是侍卫。

“你可知道我为何不再直接授官,而是授功名吗?”

眼见所有人都进入了贡院,朱谊汐这才扭过头,问起了一旁书写不停的起居郎。

其人一惊,随即放下笔,认真道:

“宗考是为国举材,若是直接授官,怕是引起朝野嫉恨,名不正,言不顺。”

“没错!”朱谊汐满意一笑,点点头。

另一起居郎则羡慕得发狂。

实际上,一开始直接授官,效果虽然很好,但就像是吃药一样,只是一时振作,根本还是歪了。

这样出身的宗室,只能充任一些小官,根本就无法融入官场,更别提辅助皇帝了。

科举才是为官正途,两榜进士才是真正的官老爷。

宗考如果对皇帝没利处,要之何用?

仅仅是为了那些远房亲戚安排岗位,这就未免浪费了。

故而,总结一番后,朱谊汐觉得宗考还是定位于乡试,用来缩短宗室们科举长征时间。

两年一届,一次授八十人为举人,不仅扩大了朱家士绅群体,还消除了不利影响。

如果能够有宗室考中进士最好,退一步来说,举人也能当官,充实中下层。

希望能出几个真正的英才吧!

“走吧,没什么可看的了。”

朱谊汐摇摇头,随即照顾着瑞王一起离开。

宗考既然对标乡试,无论是场次还是内容,自然是一般无二,就是竞争水平不同罢了。

考虑到瑞王的年纪,皇帝特意让人安排了马车了,两人对坐。

瑞王年岁大了,脸上的老人斑很显眼,一路上聊起了当年的汉中事,湖广事,满脸的感慨之色。

最后,他忍不住道:“陛下,臣老迈,实在担当不起宗人府大任……”

朱谊汐看着瑞王满脸老态,于心不忍:“你老人家辛苦了。”

“这般,过几日,让世子来宗人府,担任右宗正吧!”

闻言,瑞王脸上瞬间堆起了笑容。

他不指望宗令世袭给他家,就指望着皇帝这态度。

如今看来,他瑞王一脉,依旧被皇帝青睐。

朱谊汐这时候则想着宗人令的事。

明初开始,担任这要职的基本上都是亲王和郡王,也只有他们能压得住那些藩王。

明朝的第一任宗人令,就是他的老祖宗秦王朱樉。

他想着,要不要让太子来掌管宗人府?

旋即,就被他否了。

宗人府涉及到勋贵和藩王,尤其是那些勋贵,如今要么在各地担任总兵,要么是掌管五军都督府,京营也被他们把持。

真的让太子涉及,那就完犊子了。

忽然,他脑海中浮现一个白胖的身影,不由得会心一笑:

老七福王。

这小子活蹦乱跳,也该是时候有个差遣在身,磨砺一番了。

……

日本,东北陆奥国,盛冈藩,盛冈城。

盛冈藩原本有十万石,但二代藩主南部重直突然病逝,由于没有子嗣,并没有指定藩主人选。

本来应该被废藩,但最后幕府两其一分为二,八万石为盛冈藩,由五弟重信继承,两万石八户由幼弟直房继承。

盛冈藩是日本主要的马匹交易地,由于临近虾夷地,故而得到了德川家康颁发的同虾夷贸易的黑印状。

所以,虾夷地一直是盛冈藩重要的贸易往来之地。

松前氏建立的福山城,也是得到默许的。

而如今,随着越国的建立,几十万块银圆对于大明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于区区的盛冈藩来说,可谓是极大的刺激。

一时间,八万石,数万众的盛冈藩因为往来贸易,呈现出勃勃生机,藩政向上。

津轻烧、木材、砂金、铜、马、栗、米、绢、酒、和果子、味增、烟草、漆、蜡、鲇鱼等特产,源源不断地出口至越国换回来大量的银圆。

在这片繁华之中,忽然盛冈城门大开,藩主并家老、普代一众老臣,浩浩荡荡,直接出城。

良久,一阵灰尘而过,几十人出现在他们眼前。

“明人为何而来?”藩主南部重信疑惑道。

家老南部直义则低声道:“应该是为粮食一事吧!”

南部重信恍然。

最近盛冈城水灾频繁,九连盛冈城也被淹毁了许多,重建工作不断地在进行,藩政压力巨大。

但相较于盛冈藩,一直处于扩建状态的越国,则更加的缺粮。

片刻后,一群人出现眼前。

为首一人,虽然身着明袍,但其模样却是日本人。

南部重信熟悉地上前问好:“严原殿怎么亲来前来?”

“盛冈殿客气了。”宗义真笑道:“受越王殿下委托,不得不来呀!”

越王在迎娶了德川家的公主后,就让成为礼部判书的宗义真(对马岛大秘密),代表越国在日行事。

因为宗义真是日本人,幕府上下对其熟悉,自然也就不计较其改投一事。

两人熟悉的说了一番,然后并行入城。

在城内最高的天阁守中,宗义真四处望了一眼,调笑道:“贵藩真是财大气粗啊!”

上好的羊毛毯,精美的瓷器,昂贵的名刀,以及那象牙坠扇子,无不显露其财大气粗。

“此赖越王殿下之福也。”南部重信斯斯文文道,脸上满是真诚,显然这话发自内心。

太平了半个世纪的陆奥地区,人口滋生,偏偏又土地贫瘠,越国贸易简直就是拯救了整个盛冈藩,陆奥国。

“贵藩知道就好。”

宗义真忽然严肃起来:“不知今夏贵藩能提供多少大米?”

“可与五百石。”南部重信咬着牙道:“您是知道的,福冈洪水泛滥,不知多少稻田被毁坏,这五百石的大米还是我府库中凑来的。”

为了换取银圆,只能让百姓再饿几顿了。

宗义真又问道:“陆奥洪水我是知晓的,但不知米价腾贵至几何?”

南部重信一愣,随即道:“米价一合约至三文。”

日本一石米三百斤,等于大明的两石米。

其算作一千合(100升或2.5表)。

也就是说,一石米的价格是三千文,换算成大明则是石米一千五百文。

这在整个大明,也是极其夸张的数字。

“看来,整个陆奥国都缺粮食。”

宗义真沉声道,忽然,他的眼眸中迸发出明光:“我可售与你粮食,大量的粮食。”

“每石(三百斤)两千五百文。”

“越国哪来的粮食?”南部重信满脸的不信。

宗义真轻笑道:“盛冈殿,明国有句话说的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今的越国,可是出乎你所料咯!”

最后,宗义真代表越国,与盛冈藩达成协议,成为越国在陆奥的代理商,出售马匹和粮食。

完成任务后,宗义真坐船回到了了越国。

此时的越国,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大变样。

由于临近日本和朝鲜,故而越国大肆在两地募民,同时在国内不断地迁移百姓,短短的两三年,人口就突破了五万。

其中汉民的人数只有万人左右。

得益于大明的农耕技术,越国耕地面积达到了百万亩,虽然亩产只是一百五十斤至两百斤左右,但数量弥补质量。

在去年就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出口至日本。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无敌小兵三国行这个书生不能惹名门医女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极限保卫捡到一只始皇帝帝国雄心穷不拉几的李二大唐双穿:小兕子是我的!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晚唐余晖史上最强庶子在下首席谋士,只是有点缺德大乾憨婿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砍不平三国江东霸主扛着AK闯大明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殿下,天凉加件衣服吧都穿越了,谁还娶公主啊?造反!宋晋府录天下兴亡红楼之万人之上大明:舞弄乾坤三国:东归志!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帝王战场:我朱厚照,就喜欢横推锦衣状元朱浩三国我为尊刘大耳的春天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红楼:从今以后,我就是贾琏枌榆草木长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天命玄鸟,华夏始焉惜芳时帝王霸宠:爱妃哪里逃!仙人只想躺着震惊,我居然穿越成了大唐小地主我是科技之王包青天之奇案新妖孽兵王盛宠娇妃我是一个原始人穿越医女嫁贤夫干宋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方浪书院搜藏榜:抗日之铁血狂兵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万历四十八年疯鼠篮坛传奇崛起人在大隋,开局曝光穿越者身份皇帝直播间刺明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长孙南明日不落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瀚海唐儿归吕布有扇穿越门劫貂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篡儒大明:我朱雄英来了盛宠医妃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大明:朱元璋是我干爹恶明三造大汉,蜀之汗马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毕业后,忽悠大家去当雇佣兵凡尘如梦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三国群雄乱舞大明:我的母亲把朱标揍惨了逼我去和亲,国库空了你哭啥?大宋河山三国:开局黄巾渠帅,阵斩关羽从靖康开始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藏武魂穿林冲,我化身杀神杀穿水浒汉鼎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光荣使命1937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德意志涅盘穿越之权御天下三国之汉室再兴弃妃种田:病娇王爷倾城宠替嫁之农门福妻特种兵之开局震惊唐心怡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三国之开局偷袭孙策我真没想当阁老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质子为王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