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王收敛自己的情绪,专心眼下的棋局。
你来我往半响,终于战王以一子之失,结束这局。
专心下完棋,战王这才看向皇上,依旧面无表情,淡淡地道:“父皇,现在可以说了!”
看着战王这样,皇上忍不住操心,念念碎道:“你这孩子实在无趣,那唐家小姐能受得了你这沉闷的性子?不若父皇直接赐婚,省得你白忙乎半天,再被人家拒了!”
听着皇上的建议,战王不急不缓地道:“唐家二小姐已经同意儿臣回漠北后去唐府提亲!”
皇上有些意外地挑挑眉,不过随即便露出笑容,戏谑道:“哦?看来朕这个儿子,倒也不是全无手段。”
战王神色不变,只淡淡道:“儿臣不敢欺瞒父皇。”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道:“好好好!朕已下旨,特许唐家及其余几家流放官员,待司农司丞核实新作物产量后,一同返京。”
皇上顿了顿,接着道:“那些粮食,既然带不走,充作军粮确实最为妥当。不过如若几家还留人在漠北,倒是可以留一些粮食给他们。”
不说别家,只唐家作坊、铺子不少,怕是多少得留些人,也不能真不给人家留粮食。
虽然当初是奉旨种粮的,但是也没有说所有的粮食都要上交。
如今说充作军粮,但回来后又有嘉奖,价值只会比那些粮食更多,是绝不会亏待他们的。
战王眸光微动,平静道:“父皇思虑周全。”
“朕自然要为你多考虑几分。”皇上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唐家此次立下大功,回京后朕自有封赏,唐二小姐以往的功劳,一并并于这次的新作物吧!至于你与唐二小姐的婚事……”
毕竟当初的事不能广而告之,要知道禁术这类的,说出来容易人心不稳,造成恐慌。
所以唐二小姐上次的功劳,只能并在这次一起嘉奖了。
皇上故意拖长了语调,显然故意吊人胃口。
战王虽然面上不显,手指却微微收紧,不由心情大好:“既然两情相悦,朕自然不会阻拦。待唐家安顿妥当后,你便按礼数前去提亲便是,待商定之后朕在下旨赐婚。”
战王闻言,起身行礼道:“谢父皇!”
这一次,他是诚心诚意感念皇上为他着想。
“好了!平身!那现在还着急回漠北吗?”皇上故意追问道。
战王低头没有回应。
皇上心情大好,也没再计较,开怀道:“行了,别杵着了,回府休息吧!”
战王应声,行礼离开。
战王回到王府时,夜色已深。
他却未如往常般直接前往书房处理公务,而是步履匆匆地穿过回廊,径直走向内院一处僻静的院落。
二丫不爱热闹,原本二丫都在他身边不远守着,为了保护他的安全。
但进京后,战王让二丫不用跟着自己,毕竟她不爱离自己太近,要不是婉儿的命令,那二丫怕是恨不得离自己远远的。
当然原因他也知道,婉儿也和自己说起来过。
所以回京后,他便把二丫安排在稍微远一些的院落,让她自己爱干什么干什么,不用顾及自己。
战王一到院子,还不待寻找二丫,一个闪身,两米外的二丫便快速过来询问:“王爷,可是有什么吩咐?”
“立刻联络你家主人,问问她,圣旨可已到达漠北?”战王语气急切地道。
本来唐婉和二丫也不是每日联络,如今战王这边安全了,唐婉便隔三差五联络一下,二丫这边有什么最新消息也会联络唐婉,但战王并不清楚。
二丫对战王这样急切有些讶异。
她点点头应下,接着便转身和唐婉联络起来。
不过片刻,二丫切断和唐婉的联络,转身对战王道:“我家主人说,圣旨今日已经下达。”
战王犹豫片刻问道:“你家主人有没有说别的?”
战王没有明说,二丫自然不知道战王什么意思,只是想起刚刚和主人的通话,回道:“主人只说圣旨昨日下达,今日唐家和周司丞忙着测量土地和称重,忙了整整一天。”
战王看了看天色,觉得已经不早了,就没想再打扰唐婉。
想想觉得父皇金口玉言,不可能诓骗自己,大约和周司丞忙完,唐家便要返京了。
想明白这点,战王也不着急了,索性自己也做些准备。
于是便和二丫微微颔首,转身离开,独自去书房写信。
唐婉这边忙的一天确实有些疲累,一时没想起和战王说几家要回京的事宜。
第二天,唐婉刚刚处理完家事,周司丞便来到唐家。
和唐博君两个人又你来我往寒暄几句,周司丞便又进入工作状态。
一起去了田地,周司丞又详细询问了种植方法、生长周期、储存条件等具体内容。
这些详细的事,唐博君了解的没有唐婉详细,于是便对唐婉道:“婉儿,你来详细解答周大人这些问题吧!”
“是!”唐婉痛快应下,神情都没太多变化。
根据周司丞的问题唐婉从容应答,条理清晰,听的周司丞频频点头,行家一出手就只有没有,一听这回答就知道确实是亲自培育,观察,并且详细记录过的。
这让周司丞不禁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唐家二小姐刮目相看。
待周司丞带着厚厚的记录文书离开时,唐博君再次奉上了一份不显山露水的“程仪”,周司丞知道唐家详细情况后,越发不敢收下这些“程仪”,而且态度也越发和气。
送走周司丞,唐家众人真正松了口气。
唐博君看着唐婉,眼中满是欣慰:“婉儿,此番真是多亏了你。”
如果不是女儿发现这两种作物并且培育成功,唐家也未必这么快便有契机回京。
唐婉微微一笑,收下父亲的夸赞,只是心中却已开始盘算回京后的事。
只是原本说要回漠北提亲的战王,也不知道打算怎么办,这两日忙也没顾得上说,昨天太累,只寥寥几句,只顾着回答二丫的问题,一时没想起告诉战王要回京的事。
离开唐家的周司丞,又又去了谭家、罗家等几处的麦田。
他依旧一丝不苟地丈量、取样、记录,将功夫做足。
整个过程各家都是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