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暂且放下心里的疑云,朝着演讲台走去。
当然他也有些纳闷,十个全省经济强县,排名第一的可是顺吉县,可为什么要让我这个排名第八的庆和县委书记讲话?
虽然不明白,但领导决定才是最重要的。
果然当杨东上台的时候,顺吉县的县委书记金瀚玉同志,脸色略有些不好看。
自己才是排名第一的县委书记,而且自己还是副厅级干部。
因为顺吉县是顺吉自治州的首府,政治地位是副厅级。
而且他还是顺吉自治州的党委常委,铁打实力的副厅级领导。
可是,今天讲话的机会,给了杨东。
他不舒服,不理解,却也只能暂且忍耐。
“你小子怎么回事?”
魏大武捂着嘴咳嗽一声,趁着这个间隙,小声问了杨东一句。
然后走下台去。
杨东站在演讲台前面,望着台下七千名的党员干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
这是自己从政以来第一次在这么大的‘舞台’上面进行讲话。
但是并不是人生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观众。
他在大学的时候,吉大文艺演出的时候,台底下上万的学生。
杨东直接忽略台下的人,缓缓出声。
“首先,感谢省委省政府领导们对庆和县的关心和帮助,助力庆和县从一穷二白的落后贫困县,逐渐成为省内区县经济支柱之一。”
“感谢组织对我的培养与关怀,让我有机会发挥所长,建设一个县,发展一个县,引领一个县,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感谢人民群众对我的理解和支持,让我有机会一展所长,协心协力,为庆和县的发展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以一人之力,难以撼山动地,但以四十万人之力,可以崩山碎石。”
“感谢庆和县各级队伍,各党员干部的刻苦工作,认真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才能让庆和县成为一匹黑马,领略山川与天地。”
“最后,感谢社会企业家人士的踊跃投资,助力庆和县逐渐富强。”
“拿到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我们庆和县全体党员干部的荣誉,是全体人民群众的荣誉,谢谢。”
杨东几分钟的讲话和发言,简短有力,面面俱到。
说完之后,鞠躬下台。
魏大武再次上台,示意十个人可以回去了。
属于他们的表彰环节,到这里已经结束了。
“下面请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保定国同志,为吉江省政法系统十大优秀党员代表,颁奖。”
…
杨东已经不关心后面的大会进程,这也是人之常情,与自己有关的环节都已经结束了,剩下的颁奖已经和自己无关。
他望着桌子上的荣誉证书和奖杯。
荣誉证书大概有A4纸这么大,做工挺细致的,毛茸茸的红色封皮,上面鎏金大字,2011年度吉江省十大区县优秀干部,杨东,吉江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局共同颁发。
翻开之后,还有杨东的证件照,以及履历简介之类的,最后是省组部的一些评语,还有组织部部长周梅林的签字。
至于奖杯,是一个透明的奖杯,大小类似于去泉阳泉矿泉水瓶一样,上面略粗,下面略窄。
也是用鎏金的字体,刻下了十大优秀区县干部,杨东的字样。
奖杯底部是正方形的托台,黄金颜色,应该是铜制的,上面刻着省委字样。
“杨书记,这回得偿所愿了吧?”
王保朝着杨东,小声开口问道。
他满嘴笑意,他一脸得意,他双目敌意。
杨东看了眼王保,回了一句:“王书记,彼此彼此。”
杨东知道王保的敌意这么重,是为什么。
之前运动会输给自己,屈居第二,只是小事,不值一提。
主要是王保带领下的介阳县,如果没有杨东的庆和县,他们绝对是吉江省委最亮的崽了。
但是有了庆和县之后,他们介阳县无论是增速还是增量,都只能屈居第二。
所谓赢者通吃,输者输掉一切。
冠军被人铭记,亚军无人在意。
这就是现实,体制官场也是一样的。
有杨东和庆和县压着,他王保和介阳县就只能是老二。
王保省里面也有很深的人脉关系,他已经打听到了杨东似乎已经被省组部列为副厅级干部的考察名单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省委已经要重用杨东。
这就是庆和县发展迅猛的回报。
同样介阳县的迅猛发展,却没有得到回报。
至少他没有。
他的副厅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机会。
人哪有真正的大度?
面对天然的对手,不嘲讽就不错了。
两个人只聊了一句,就不再理会对方。
杨东望着大会继续颁奖。
各系统,各职司都开始颁奖了。
政法系的公安,检察院,法院。
司法系的司法厅,司法警察,监狱警,等等。
还有民政厅的优秀党员代表。
优秀企业家,优秀人才等等。
每一项颁奖环节,都由相对应的省委常委领导进行颁奖。
大会开始的快,结束的也比较快。
但已经是三个半小时过去了。
九点开始的大会,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了。
哐哐哐的,椅子不断翻动的声音。
主席台的领导们已经走光了,台下面的七千名党员干部,也都各自离开。
杨东也准备走,拿着荣誉证书和奖杯。
野秘张淇精准的找到杨东,拿出公文包,把荣誉证书和奖杯放进去,然后跟着杨东走出去。
外面热闹,但十分钟的时间,大家都散开了。
原本人挤人的省委礼堂大院,现在没啥人了。
杨东上车,坐在副驾驶。
“张淇,今天在台上,周梅林部长突然小声跟我说,让我不要光顾着县里大事,也要关心一下小事,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杨东把满脑子的疑问,跟弟子说了一下。
张淇一听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老师,您是贵人多忘事吧?”
“怎么?”杨东眉头一挑,看向张淇。
张淇摇了摇头,把车子启动,一边行驶,一边说道:“老师,你之前在苏玉良书记家里,是怎么跟陈书记和周部长保证的?”
“你说你会介绍合适的青年才俊,给陈书记的女儿陈淑婷认识,帮她解决人生大事。”
“你是不是这么说的?”
张淇可是亲历了那一幕,因此他记得挺清楚的。
杨东猛的一拍脑袋,经过张淇的提醒,自己终于想起来了。
但自己当初不过是出于礼貌罢了,客气客气。
难不成陈书记和周部长,真信了?
陈书记到底有多着急让女儿结婚啊?这是受到什么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