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前为了节目效果的需要,主办方特意在李舜的身上放置了一个微型麦克风。因此他和埃尔顿.约翰的对话,现场可是听的清清楚楚的。
但对于首次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李舜,大多数人都感到十分陌生。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众人对李舜这个人的认可和接受。
毕竟漂亮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以自由和个性为标榜的国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人们对于新事物和陌生人往往持有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而且为了突显漂亮国与众不同的气质,许多人甚至会主动去接纳,那些来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李舜所展现出来的东方人特有的谦逊和有礼,刚一表露,就让现场的很多漂亮国人为之着迷。
当然这也得益于,能来现场的几乎都是漂亮国的中产及富裕阶层。李舜的这套对于底层人民来说,可就没有半点的吸引力。
这时本场颁奖典礼的主持人乌比·戈德堡,手持话筒满脸微笑的走了过来。这位黑人大婶能成为大型活动的主持人,也能从侧面看出华国和漂亮国对于主持人认知上的不同。
很多时候,华国的主持人所谓的主持就是念念稿子。做的是花瓶的事,自然对主持人的颜值也就有讲究了。而漂亮国的主持人,最看重的是其多才多艺,以及老道的控场能力。
而对于主持人颜值这方面的考量,漂亮国就明显要敷衍了很多。眼前的乌比·戈德堡大婶,就是标准的这个情况。四十好几,其貌不扬。就这条件,居然是漂亮国知名演员、喜剧演员、主持人。
她以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以及多才多艺的表演才华而闻名。那部知名的电影《修女也疯狂3》,就是由她主演的。
作为知名主持人,乌比·戈德堡可不会跟李舜见外。笑嘻嘻的拉着李舜,就直接聊起了家常:“ShUN,很高兴认识你。没想到你居然这么帅,要不要考虑进入好莱坞发展?”
李舜还没来得及张口回答,台下的喝彩声已经响成了一片。对于乌比·戈德堡善意的挖墙脚行为,格莱美的一众大佬只能无奈的以喝彩来掩饰场面上的尴尬。
这个问题弄不好,就是一个大坑。李舜也不敢深入,只能谨慎的用摇头来回答。幸好,乌比·戈德堡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而是话风一转,开始询问起李舜具体的华国礼仪。有这种露脸的机会,他自然不会藏私。连说带比划的,把华国主要的礼仪介绍了一下。
哪怕李舜已经省略了不少的内容,可乌比·戈德堡听了还是一副迷迷糊糊的样子。无奈,李舜只能亲自示范,对着台上的两人恭敬的做了一个揖手礼。
这下台上的两位终于满意了,台下的众多观众也报以热烈的掌声。见气氛终于被炒热了,格莱美奖评审委员会一位理事也在上台,开始为李舜两人颁发奖项。
手捧那金色的小留声机,获奖的李舜两人自然是激动异常。两人纷纷挥舞手上的小留声机,频频向台下的观众致谢。到了获奖嘉宾,发表获奖感言的环节。
因为事发突然,李舜心中还在疯狂的酝酿自己该怎么说,也就无心去旁听埃尔顿.约翰是怎么说的。终于,轮到李舜来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了。
手捧金色留声机,李舜尽量压制住自己那时常就弯起的嘴角,努力用相对平静的语气说道:‘我觉得有点尴尬,因为我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我只是做了一些我该做的事情,但是却让我获得了这个奖项。
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比我更加优秀。但是,我还是要感谢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机会获得这个奖项。另外我还要感谢我的祖国,感谢我的父母,女友以及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
最后我还要感谢,现场的嘉宾以及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最后,这个奖让我意识到,我可能真的是个被幸运之神眷顾的人!“
时间上还是有点仓促,李舜感觉这次的获奖感言并不是太出彩。不过好在该说的都说了,也就不怕事后会被人抓小尾巴了。
等李舜拿着奖杯走下台后,四周的掌声已经开始响成了一片。嘉宾席里,原本和李舜没啥交集的众多明星,也纷纷向他表示了祝贺。
这个会场,就是一个现实的名利场。自己只有展现出相应的实力,才能获得和周围人平等对话的权利。面对大家的道贺,李舜不管认不是认识,都只能挂起和煦的笑容与之沟通。
颁奖晚会还在继续,状况频出也已经成为这次格莱美颁奖典礼的主旋律了。”随着“最佳节奏蓝调女歌手奖”的颁布,艾瑞莎·弗兰克林开始出现在舞台上了。
这位老阿姨,可是格莱美音乐史上的一位牛人。对于年轻一辈的歌迷们而言,或许并不太了解这位“灵魂歌后”艾瑞莎·弗兰克林(Aretha Franklin)。
1960年,艾瑞莎·弗兰克林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灌录第一张唱片,从而开始了唱片生涯。 1967年-1973年是她的演唱巅峰。
艾瑞莎是史上获得第二多格莱美奖的女艺人,一共19座,其中有11座来自“最佳节奏蓝调女歌手奖”(其中的8座更是连续8年获得)。
除了格莱美奖之外,也是首位入选摇滚名人堂的女性歌手。2008年,《滚石》史上最伟大百位歌手位居榜首。至2021年9月,她光是入billboard排行榜的单曲就超过70首。
在华语地区,她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I say a little prayer》。此刻,这位老阿姨演唱的是《Respect》。作为格莱美的老人,她的嗓子稍一施展,马上就是技惊四座。
不过李舜知道,不出意外,很快就有意外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