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似乎崇尚彻底的毁灭与终结,视万物归墟为最终归宿,与陈景所追求的超脱与造化之道截然相反,堪称死敌。
“看来,日后需得多加留意这方面的信息了。”
陈景将这邪教的特征牢牢记住,并将其与九幽黄泉宗区分开来。
冥河虽然也想利用他,但至少还保持着某种秩序与谈判的姿态。
而这邪教,则完全是混乱与毁灭的疯子。
在这一系列的沉淀与梳理中,陈景也抽空通过混沌玉简,与万界商盟的苏浅浅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交流。
主要是确认了下一批交易物资的清单,并用少量星辰洗髓液换取了几种他推演新神通可能需要的偏门材料。
同时,他也隐晦地询问了关于那邪异符文和寂灭之主的信息。
可惜商盟对此也知之甚少,只承诺会留意相关情报。
时间就在这般充实而有序的沉淀中悄然流逝。
当陈景感觉自身对炼虚初期的力量已然掌控由心,新领悟的风系神通也初步成型,那邪教的信息也暂时梳理不出更多内容时。
他知道,这次漫长的闭关,终于到了该暂时告一段落的时候。
他缓缓睁开眼,眸中神光内蕴,气息圆融无瑕。
相较于刚刚突破炼虚时,他的实力有了全方位的、扎实的进步。
并非境界的飞跃,而是底蕴的深厚与战力的升华。
心念一动,身形已出现在地脉核心之外。
依旧是那身青袍,容貌也恢复了原本的平凡。
但顾长渊在见到他的第一眼,便感受到了一种深不可测的渊深气息。
仿佛师尊站在那里,便与整个道场,与这片天地浑然一体。
“师尊。”顾长渊恭敬行礼。
“嗯。”陈景微微颔首,“道场近来如何?”
“回师尊,一切安好。”
“弟子们修行刻苦,与万界商盟的交易也已步入正轨。”
“韩戟、萧封等人经过休整,修为各有精进,已开始尝试接手部分道场事务,表现可圈可点。”
“甚好。”
陈景目光扫过井然有序,生机勃勃的道场,心中欣慰。
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道场在顾长渊等人的打理下,不仅没有停滞,反而愈发兴旺。
这便是拥有得力臂助的好处,让他可以安心追求个人实力的极致。
“传令下去,三日后,吾将于问道阁讲道,阐述风雷之变与虚空妙法,所有弟子皆可来听。”
既然自身有所得,自然要反馈于道场。
讲道,不仅是提升弟子修为,更是凝聚人心,传播自身道统的重要方式。
他此次领悟颇多。
尤其是对风、雷,以及虚空之道的理解,足以让门下弟子受益匪浅。
“是!师尊!”
顾长渊闻言,脸上露出激动之色。
道祖亲自讲道,这可是难得的机缘!
安排完讲道之事,陈景挥退了顾长渊,独自立于山巅,遥望星空。
实力的提升,势力的稳步发展,都让他对未来的棋局,有了更足的底气与更清晰的规划。
“接下来,是该好好谋划一下那柄‘剑’了……”
他喃喃自语,脑海中再次浮现出炼制一柄专属杀伐之器的念头。
材料、图谱、时机……
都需要仔细斟酌。
不过,在那之前,先让鸿蒙道场的声音,在这东天神域,更响亮一些吧。
三日后的那场讲道。
或许,便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
山巅之上,罡风猎猎。
却难以拂动陈景的衣角。
他俯瞰着下方如同星河般璀璨的鸿蒙道场,心中那份因实力提升而带来的笃定,与肩头那份作为道祖的责任感,悄然交织。
宣布讲道,并非一时兴起。
此番西极云陆之行,尤其是对天罡神风本源的炼化与感悟,让他对风、雷、虚空等法则有了远超同济的理解。
这些感悟,于他而言是攀登更高峰的阶梯,于门下弟子,则可能是照亮前路的明灯。
鸿蒙道场欲要真正立足,乃至威震诸天,除了他这位道祖需要足够强大,门下弟子的整体素质更是根基。
传道授业,凝聚人心,此其时也。
三日后,问道阁前那片巨大的白玉广场,已是人山人海。
不仅所有在册弟子尽数到场,就连一些负责杂役,但向道之心坚定的仆役,也得以在广场边缘驻足聆听。
人人脸上都带着激动与期盼,目光灼灼地望向那高悬于广场上方的白玉道台。
辰时正,朝阳初升,万道金光洒落。
一道青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道台之上,正是陈景。
他并未刻意散发威压,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周身道韵自然流转,与天地相合,便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威严。
广场上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陈景目光平和地扫过下方无数双渴望的眼睛,缓缓开口。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没有直接阐述高深的神通法门,而是从风的细微处讲起。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他并指轻划,一缕清风自指尖生出,在道台上空盘旋、壮大。
演化出微风、狂风、龙卷、乃至撕裂虚空的无形风刃……
将风的形态、力量、意境,由浅入深,直观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尔等修行,亦当如此。”
“莫要好高骛远,需从细微处体悟法力流转,感知天地灵机之变化。”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道基方固。”
他结合自身对天罡神风的感悟,讲解如何引风灵气入体,淬炼经脉,又如何将风的轻灵、迅捷之意融入遁术身法之中。
许多困于瓶颈的弟子,只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
以往晦涩之处,此刻竟变得清晰明了。
随后,他又由风及雷。
“风疾则雷生。”
“雷者,阴阳激荡,刚猛迅捷,亦含毁灭与新生之机……”
他掌心雷光隐现,演绎雷法生灭之理,阐述其与风之力的相辅相成。
这并非传授具体的雷法,而是启迪一种势与变的思维,让弟子明白不同属性法则间的联系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