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卫已经属于绝对的机密了,即便是各大顶尖家族想要查出这一批人,都不是那么容易。
因此,不管是武国还是周国境内,顶尖大族都是知道李昭还有一些绝密的潜龙卫。
只是这个潜龙卫隐藏的极好,哪怕是他们动用很多的力量,也是很难查清楚的。
而在最深处,李昭还培养了骊龙卫。
而这骊龙卫,比潜龙卫还要隐秘。
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个东西的存在。
这也是完全由李昭一个人所掌控的。
就连李昭自己也不清楚,骊龙卫到底有多少?又有哪一些人?
毕竟骊龙卫都是单线联系的,而李昭只负责联系骊龙卫的主要军官。
骊龙卫的身份也是最平凡最多样的,他们在平时没有任务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商贩,可能也只是一个乞丐,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李昭的很多钱财都是砸入到了这其中的,所以骊龙卫的办事效率向来都是极高的。
只要是李昭想要的信息,他们都会竭尽所能的全部给弄到。
周龙云自以为胜券在握,甚至觉得李昭也不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
可是他并不清楚,李昭布局多年,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凡是进出武国境内的人,都会被他盯上。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李昭的情报人员极多,耗费的钱财也极多。
当初,周龙云派遣的人在进入武国之后,他们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
可是他们并不清楚,当他们踏入武国境内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被盯上了。
这些进入武国的人都会被记录在案。
哪怕是武国原本的居民,在周国境内回到武国后,也会被悄无声息的监察,只是被监察的人自己不清楚罢了。
若是他们的反应一切正常,在观察数日之后,可能就会撤销这种检查。
可一旦他们有异常,就会立即被抓捕。
至于周龙云所安排进入武国内的人,他们时刻都在李昭的探子监控范围之内。
李昭对间谍探子的态度向来都是只要他们不犯事就不会碰他们,可一旦他们有犯事的征兆或者是极其强大的破坏能力,李昭会毫不犹豫的将他们给拿下。
周龙云的那些所谓后手,李昭还真的没有放在心上,不是他骄傲,而是因为局势从来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所以周皇陛下,对于您所说的提议,我表示拒绝。”
武国既然已经做好了一统的准备,就自然不会轻易退缩。
更何况李昭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在该冷酷的时候,他绝对是会冷酷到底的。
“周龙云。”李昭对周龙云的称呼从周皇陛下变成了称呼姓名:“我一直都觉得我自己是一个冷血的人,可是和你比起来,我感觉我还是差的远,本来战争受苦的就是老百姓,而你偏偏将所有的算计都算在了老百姓的头上。”
“你想说不破不立,你想说你给大周百姓一个美好的未来,有可能吗?”
“从你监国的时候开始,你就从来没有在乎过老百姓的生死,你满口说着为了老百姓,为了大周老百姓以后能够过上好的日子,可是在当下你都做不到,你又凭什么觉得在未来你可以做得到?”
“被你害死的老百姓还少吗?现在整个大周境内反对你的老百姓还少吗?他们死的死伤的伤,亲人被迫参军,被迫无休止的增加赋税,是你将他们都逼上了绝路,你真的还能觉得你能给他们带来幸福吗?你能给大周的老百姓创造美好的未来吗?”
李昭的声音震耳发聩,让无数人都陷入了沉思。
而很多的京师内的老百姓,也都用复杂的目光看李昭的方向。
哪怕是生活在大周京师内的老百姓,日子都苦不堪言,更别说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了,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话语权。
“周龙云,你比小人还小人,你真的是太虚伪了,如果你还当自己是周国的皇帝陛下,就别再用老百姓做你的底牌了。”
此时的周龙云脸色铁青,他这种极度好面子的人,从未想过自己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如此的羞辱。
可是所有人都很清楚,李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只是他自己粉饰太平而已。
他所谓的底牌和临死反扑,在李昭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此时的周龙云有些气急败坏,他很想否认李昭所说的话,他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李昭眼神颇为轻蔑的看着周龙云:“我可以给你一个堂堂正正击败我的机会,你若是赢了,大周就有活下去的可能,可你若是输了,大周就将灭国。”
气氛在突然之间变得凝固。
谁都没有想到,李昭会在这种时候对周龙云下战帖。
而此时压力已经给到了周龙云,他是接受李昭给的这个机会?
还是选择放弃?
周龙云的脸色一阵变幻,拳头紧握。
当他在底牌掀开的那一刻起,其实他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周龙云,你该不会是连与我堂堂正正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吧?”李昭忍不住讥讽出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你还是乖乖滚回皇宫等死吧。”
两军将士的目光都看向了周龙云,此时京师内的无数老百姓也都看向了城头。
他们大概也是没有想到,自家的皇帝陛下竟然如此的懦弱胆小。
“当真以为朕会怕你?”周龙云怒急而道。
他其实很清楚,大周没有退路,他也同样没有。
如果他不想自己一败涂地,不想声名狼藉,不想被周国的老百姓瞧不起,他唯一的退路就是接受李昭的挑战。
直到这一刻,周龙云的内心才浮现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自己小觑了李昭,小觑了天下英雄。
他自以为能掌控一切,可殊不知,他所做的一切都在别人的掌控之中。
这种无力感,让他很是不舒服。
“李昭,三日之后,你我决一死战,我若胜,武国退兵!我若败,大周亡国。”
“好!”李昭答应了。
因为他想少死一点人,能快速结束这场国战,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对武国接手周国和治理周国也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