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都尉看到宋军重甲兵逐渐在城墙上站稳脚跟,有些焦急。
他知道宋军大致人数,五万左右,他不认为宋军可以以五万人包围善无城。
然而没想到,宋军反其道而行之,居然利用五万人包围了善无城。
如今宋军即将破城,他心中十分愤怒,于是准备下令死战,反正宋军也没给他们留余地。
就在这时,东门的传令兵来到他面前。
“将军,东门外的宋军人数不多,其余全部是民夫,而且东门并未遭到宋军攻击。”
魏军将领听完心中疑惑,担心宋军有诈,但是仔细一想,宋军大部集结在南门,西门和北门也在攻城,虽然声势不大,但是却是实打实的宋军步卒。
反而东门只是一味的用投石车攻击,而且东门还放了大量民夫。
突然,魏军将领想到,宋军是兵力不足,在东门虚张声势。
于是,他似乎看到了希望,生路就在东门。
于是,他问道:“东门一直没有宋军攻城吗?”
“回禀将军宋军并未攻城,而宋军士卒不多,大多都是民夫。”
魏军将领想了想,道:“立刻告诉守城将领,打探宋军虚实,然后立刻来报。”
“诺。”
魏将心里松了一口气,他有些得意,堂堂宋国秦王也有疏忽的时候,自己能够看穿他的谋划,证明自己也不差,只是出身和机遇的问题。
于是,他对身边亲卫统领道:“立刻返回太守府,告诉太守,东门可能是宋军破绽,让他们做好准备。”
“诺。”
此时南门战事更加激烈,魏国士卒现在并不知道还有生路,都以为城池被围,他们逃不出去了。
其实魏国士卒也不想死,但是他们知道,一旦被宋国俘虏,就要去做苦力,幸运的话五年就可以恢复自由身。
可是,他们是魏国的士卒,心里还是有一些骄傲的。
曾经的魏国横扫北方,击败柔然,灭北燕,将高句丽打的怀疑人生。
可是这一切从宋国北伐开始就变了。
魏国屡屡战败,疆域也被宋国逐步蚕食,宋国更是占据相州,还一度占据魏国旧都盛乐城。
甚至太上皇也心灰意冷天天躲在云雾殿修道炼丹,已经很久没有露面了。
定襄郡的老兵都怀念那个时候的魏国,国力强盛,那个攻无不克的刘寄奴都不曾大败魏军。
当初的却月阵确实让魏军吃了大亏,但是,自那以后刘裕却没能继续北进。
然而就当魏国以为宋国自刘裕后将迅速衰落之时,刘裕的继任者刘义隆以强势攻灭夏国,然后数次北伐屡屡建功,魏国则是败多胜少。
如今定襄郡郡治善无城已经城破在即,宋军的攻势越发猛烈。
那些魏国老兵不愿投降,只能拼死一战,这才堪堪抵挡住宋军进攻,但是恐怕也坚持不了太久了。
这个时候,东门传来消息,宋军在东门也就五千余兵力,其余是民夫。
这让魏军将领松了一口气,安排士卒继续抵挡宋军,其余人向东门转移,并通知太守和他们一同突围。
不过,那些还在抵挡宋军进攻的士卒注定无法跟随他们撤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城中马匹不多,仅有的两千骑兵还被宋军击溃,所以,魏军将领最多可以带领五百余人逃离,其中只有百名真正的骑兵,他们是城中的斥候,其余是亲卫,也能乘马,而且都是鲜卑人,上马即可征战。
但是还得给太守等人留出一些马匹,虽然是太守,但是这个时候的文官也有一定的战斗力,可不是文弱书生。
宋国是从刘义隆开始才将文武彻底分割,为的就是使文武互相不能掣肘。
毕竟从先秦时期开始,文武界定就不明显,比如三国时期的吕布,一直给人的形象是三国第一猛将,虽然有争议,但是他确实是一员猛将。
但是,据史料记载,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时任并州刺史的丁原担任骑都尉,在河内驻扎,任命吕布为主簿。
主簿的核心职能是典领文书、处理行政事务,具体包括:
?文书管理?:起草文件、管理档案及印鉴。??
?行政事务?:户籍登记、税收征缴、钱粮管理及狱讼处理。??
?辅助决策?:在魏晋时期,常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成为幕府要职。??
这本该是文人担任的官职却有一名武将担任。
刘义隆改变了这种文武不显的局面,彻底将文官和武将分开,两部分都有独立的一套晋升机制,这样,也解决了文武冲突。
而魏国就不那么明显,一郡太守可是掌管一郡的军政,而郡都尉则是辅助太守训练兵马,并在战时负责一线指挥。
宋国则不同,太守只管政务,而都尉和太守平级,而且分属不同机构,互不隶属,太守上司是州牧,而都尉上面则是州都督,并不归太守下辖。
所以,魏国将领不得不带着太守和手下部分官员突围。
很快,魏军将领来到太守府,当看到太守府仆从正在将十余个大箱装上马车,眼前一黑差点从马上栽倒。
“尔等这是作何?”
那些仆从见是郡都尉,于是答道:“禀将军,太守夫人命我等将金银细软等家当全部带着。”
都尉心中憋闷,但是并没有当场发作,而是下马径直进入太守府去找太守。
“太守大人,当速速启程,宋军破城就在旦夕。”
还未等太守答话,旁边的妇人道:“急什么,还有好多东西没有收拾呢!”
都尉急道:“太守,我们是突围,不是搬家,带着马车恐有不便,况且我们只有五百余骑,要突破宋军五千步卒……”
妇人打断了都尉的话,不满道:“这是你们的事,不过要务必保证我们的安全。”
此时的都尉气愤不已,瞬间不想突围了,这样的魏国,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校尉来报,“将军,南门已破,请速速突围。”
都尉道:“太守,如今宋军已经进城,来不及了,快快上马,从东门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