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大帝每日都会携带着四位皇子一同前往各个部门进行细致的巡视工作。
某一日,他们一行人来到了帝国境内规模最为宏大的造船厂进行实地考察。
工部大臣毕恭毕敬地呈上了精心准备的造船图纸,恳请景大帝亲自审阅。
景无名接过图纸,目光如炬地仔细审视着这些详尽的造船资料:
首先是宝船,其长度达到了惊人的44丈4尺,宽度也有18丈之多,整体造型高大如同巍峨的楼宇,底部尖锐而上部宽阔,内部空间足以容纳千人;
接着是马船,长37丈,宽15丈,在船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综合补给角色,同时也能在必要时投入战斗;
再者是粮船,长28丈,宽12丈,它是整个船队不可或缺的给养供给船,主要用于装载大量的粮食和各类副食品;
坐船长24丈,宽9丈4尺,是一些高级将领乘坐的专用海船和八橹船,主要职责是护航和执行两栖作战任务;
最后是战船,长18丈,宽6丈8尺,虽然相对较小,但机动性极强,装备有火炮、火铳、喷筒等多种武器,主要承担水面机动作战任务,确保整个船队的航行安全。
这些船只不仅设计精良,而且都配有极为详细的图纸。
景无名看后大悦,忍不住问道:
“你是如何搜集到这些珍贵图纸的?”
工部大臣恭敬地回答:
“启禀大帝,您或许已经忘记了,上次您亲自前往精灵帝国图书馆搜集了大量资料,其中各行各业的制造图谱资料一应俱全。”
景无名听后恍然大悟,回忆起自己当时还曾悄悄做了“梁上君子”,不禁哑然失笑。
他随即说道:
“虽然我们现在有了这些宝贵的资料,但我们的造船技术仍需不断提升。我们要边造边改,比如这些火炮,必须安装在船上,但又要巧妙隐蔽,以便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大帝!”工部大臣笑容满面,又拿出了几张新的图纸,“请大帝过目,这是我们根据原有图纸改进后的战船设计。”
他指着图纸详细解释道:
“您看,这是左右两排火炮的设计。我们采用了滑轮装置,一边可以同时搭载四十尊火炮,但不会同时开炮。
我们先开二十尊,待其缩回船舱冷却并重新填弹时,另外二十尊火炮便接替上阵,继续开炮。这样一来,我们的开炮冷却时间实际上缩短了一半。”
“此外,我们的炮舰不仅设有明装的火炮,还巧妙地暗藏了部分火炮,让敌人防不胜防!”
景无名听后大悦,激动地说:“这是谁提出的妙计?朕要重重赏赐!”
“大帝,这是造船部全体同仁的智慧结晶。”工部大臣自豪地说,
“我们组织了全体能工巧匠进行了一场创新竞赛,看谁能提出更多改进战船的良策。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奖项,贡献越大,奖励越丰厚!”
景大帝听后哈哈大笑,连声称赞:“爱卿啊,朕真是幸运,能有你们这么多能干的大臣辅佐!”
工部大臣感动地伏在景无名脚下,动情地说:
“大帝!臣曾是罗兰国的旧臣,一直怀揣着报效国家的热血之心。可惜阿拉斯荒淫无道,残害忠良。而大帝您是千年难遇的圣明君主,臣自然愿意竭尽全力,肝脑涂地以报效大帝!”
“快快请起!”景大帝扶起工部大臣,欣慰地说,“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们!”
工部大臣感激地谢恩。
工部大臣又提出了新的设想:
“大帝!其实我们还可以建造更大更强大的战船,只是目前我们缺乏足够大的海口码头,造出的巨船无法顺利航行。”
景大帝听后再次哈哈大笑,信心满满地说:
“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去造!只要你能造出这些船,不出半年,朕保证你能建造更大更强的战船。”
“大帝!您的意思是?”工部大臣似乎想起了什么,眼中闪过大大的惊喜。
景无名哈哈大笑,带着四位皇子满意地离开了造船厂。
身后,数百名金甲侍卫紧紧跟随,气势磅礴。
景无名再次踏足国防部,进行例行的视察工作。
沃特等一众将军早已恭候多时,纷纷出来迎接这位尊贵的大帝。
“大帝。”沃特将军率先行礼。
景大帝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沃特身上,开门见山地问道:
“怎么样?那个与我们接壤的鸟罗牛刹国,最近的情况究竟如何?”
沃特将军迅速走到大桌前,将一张精心绘制的图纸铺展开来:
“大帝,请移步过来看看。”
他手指轻点,指向图纸上那条蜿蜒曲折的线条:
“这条波澜壮阔的大河,正是流经我们华夏帝国的母亲河——蓝河。它一路奔腾,最终穿越罗牛刹国的领土,汇入浩瀚的东海。”
沃特将军详细地汇报起罗牛刹国的情况:
“这个罗牛刹国,虽然国土不算辽阔,但人口却也达到了约五百万之众。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还算不错。他们的国主卡曼萨,虽然算不上英明神武,但也并非昏庸无能之辈。”
不仅如此,沃特还深入剖析了罗牛刹国的军事实力,从军队规模到装备情况,一一详述,力求让景大帝对这一邻国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听完汇报,景大帝眉头微皱,沉声说道:
“他奶奶的,等咱们的战舰建造完毕,立刻向那个卡曼萨提出要求,开放所有水道供我们通行。如果他敢 拒绝,沃特将军,你应该知道如何应对吧?”
“末将明白!”沃特将军声音坚定。
景大帝眼神狠厉:
“咱们要与这异陆世界的所有国家展开贸易往来,谁敢阻挡我们的财路,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直接灭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没有谁能阻挡朕的步伐,即便是神仙也不行!”
临走之际,景大帝特意叮嘱沃特将军:“加紧训练我们的海军力量,不容有失!”
“遵命,大帝。”沃特将军肃然领命,“不久之后,当大帝再次莅临检验时,必将看到一支世界上最强大、最精锐的海军队伍。”
“好!”景大帝满意地点头,“到那时,沃特将军,朕将与你一同驰骋海域,让万国来朝,彰显我们华夏帝国的无上威仪!”
支撑如此庞大的行动,无疑需要雄厚的财政支持。
景无名深知这一点,于是马不停蹄地前往财政大臣的府邸。
财政大臣早已恭候多时,一见大帝驾到,立刻将这几年来帝国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详细地一一罗列出来,条理清晰,数据详实。
但景大帝却对这密密麻麻的数字感到头疼:
“好了,不必细说,你直接告诉朕,以目前的财政状况,能否支撑我们这次的大行动?”
“启禀大帝。”财政大臣躬身回禀,“近年来,在大帝您的英明领导下,帝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经济繁荣昌盛,税收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国家的财政库存十分丰盈……”
“直接说重点!”景大帝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对于这种文绉绉的汇报方式,他一向不太适应。
“启禀大帝,财政上不仅足够支持这次行动,而且还能略有结余。”财政大臣言简意赅地回答。
“那就好。”景大帝闻言松了一口气,“朕还担心这次行动会劳民伤财呢。”
然而,他并未完全放下心来,又继续追问:
“如果,朕是说如果,财政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你有没有应对之策?记住,前提是不能增加税收,给百姓增添负担。”
“有!”财政大臣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可以向天下百姓借款。”
“啊?!”景大帝闻言一愣,他从未听说过这种做法,不禁感到十分新奇和好奇,“快详细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个借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