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松井石根的华中派遣军被关东军,华北方面军甚至海军围困在南京城内。
会议桌上,代表着日本陆军最高权力的将领们分坐两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愤怒。
“这是帝国陆军史上从未有过的耻辱!”教育总监畑俊六首先拍案而起,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陆军省军务局长武藤章少将接过话头,语气相对冷静:“畑大将,我理解您的愤怒。
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目前在南京周围,关东军,华北方面军共7个师团以及海军第三舰队已经形成了对华中派遣军的合围。”
他站起身,走向巨大的华中地区地图:“如果我们现在强行下令镇压‘叛军’,结果可能就是整个华夏战线的崩溃,更关键的事,我们能派谁去救援松井石根?华北方面军?还是从本土调遣新的师团过去?”
武藤章的话引起了现实派将领的共鸣。
陆军次官梅津美治郎中将微微点头:“武藤君所言极是,我们在华中的七成兵力都已卷入这场冲突,如果处理不当,我们在华夏的整个战争努力都可能前功尽弃。”
然而,强硬派对此完全不以为然。
军事参议官荒木贞夫陆军大将冷笑一声:“按照你们的逻辑,我们是不是应该向这些叛变者屈服?
今天他们可以围攻华中派遣军,明天他们就可以打到京都来!”
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两派意见截然对立,争论愈演愈烈。
陆军大佬本庄繁大将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鹰崎拓人到底凭什么能调动关东军和华北方面军?
他只是一个宪兵司令而已。”
这个问题触动了在场所有人的神经。
没人出声回答。。
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能说的太明白。。。。
气氛尴尬间,武藤章出来含糊解释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鹰崎通过某种渠道与关东军建立了联系,更重要的是,他掌控了一条秘密的物资流通渠道,各师团都能从中获利。”
军令部次长古贺峰一中将顺势将话题引开,从海军的角度提出了警告:“海军第三舰队已经明确支持鹰崎一方,如果我们陆军内部爆发全面冲突,海军可能会趁机扩大他们的影响力。”
便是在这一片争论中,参谋本部作战部长仓井日太郎少将做出了令人震惊的表态:“我认为松井石根违抗军令,私自软禁宪兵军官,是这一切混乱的始作俑者。
我将支持鹰崎拓人,松井必须被送上军事法庭!”
仓井的表态引发了更大争议。
陆军省人事局长阿南惟中将立即反驳:“仓井君,你这是在为叛变行为辩护!无论松井做了什么,都应该由军部依法处理,而不是通过兵变!”
随着争论的深入,两派的主要论点逐渐明确。
强硬派的代表畑俊六坚持认为:“权威不容挑战,必须用铁腕维护军纪。
如果我们这次退让了,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下克上事件发生。”
荒木贞夫支持这一观点:“帝国陆军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严格的纪律。
现在有人破坏了这种纪律,就必须受到严厉惩罚,即使短期内要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而现实派的武藤章则警告:“目前在前线,鹰崎拓人一方已经获得了关东军,华北方面军和海军的支持,而华中派遣军已经基本失去战斗力。
如果我们现在下令镇压,可能会引发全面内战。”
梅津美治郎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正在密切关注我们在华夏的行动。
如果日军内部爆发大规模冲突,欧美列强可能会趁机干预,我们在华夏的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便是在这僵持不下之际,一直冷眼旁观的宇恒一成大将终于开口:“诸位,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部队站在鹰崎一边反对松井?”
宇恒一成的问题触动了日本陆军内部长期存在的派系矛盾。
事实上,松井石根与鹰崎拓人之间的冲突,远非个人恩怨那么简单。
皇道派与统制派的长期对立在这场危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松井石根作为皇道派的重要人物,一直与统制派存在矛盾。
而鹰崎拓人和松井石根的这次冲突,正好恰逢其会,争取到了统制派将领的支持。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日本陆军内部的权力再分配。
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陆军内部各派系都在争夺对华夏占领区的控制权。
松井石根领导的华中派遣军控制了富庶的华中地区,早已引起其他派系的嫉妒。
荒木贞夫指出:“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之所以派兵南下,就是看中了华中地区的资源和控制权。”
当争论达到白热化阶段时,会议室的侧门被推开,闲院宫载仁亲王缓步走入。
作为皇室派到陆军的掌权者,他的到来立刻让全场肃静。
“诸位。”闲院宫载仁亲王的声音平静却充满威严:“我在隔壁已经听取了你们的讨论,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事态,涉及到帝国陆军的根本。”
他环视全场,继续说道:“我认为,军部不应该就此事做出最终决定。
我将建议天皇陛下亲自圣裁。”
这一提议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宇恒一成大将随即表示支持:“亲王殿下英明,如此重大的事件,确实应该由陛下决断。”
闲院宫载仁亲王随后提出了具体方案:“在陛下做出决断前,军部保持沉默,不向任何一方下达指令。
同时,派遣朝香宫鸠彦王作为特使前往南京,要求各方立即停火,暂时接管华中方面军的指挥权。”
“但是。”他语气突然严厉:“军部必须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
战后,我们必须进行彻底改革,杜绝下克上现象,重整陆军纪律。”
这一决议实际上意味着军部放弃了处理危机的主动权,但也避免了立即做出艰难抉择。
在场将领多数表示同意,唯有畑俊六等强硬派面露不满,但在闲院宫载仁亲王的权威面前,也未敢公开反对。
军部的这一决议,标志着日本陆军内部权力结构的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