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曹操出海,大汉终于平定南方,整个华夏也迎来稳定与繁荣。
十年的稳定治理,加之风调雨顺,很快,盛世之气也充盈了整个大汉。
南方虽被连年搜刮,但凭借着商贸繁荣加之刘备采取了吴用的重本但不抑末的政策,很快也恢复了生机。
北方自来就是重地,如今辽金已成往事,和平带来的繁荣很快也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增强。
因而,京城的一场地动只不过是癣疥之疾,刘备立刻吩咐花荣带着御林军稳定京城治安,又令裴宣设置粥棚,安置难民。
随后令工部侍郎黄公度亲率人修缮房屋,黄公度欲先修缮皇宫,刘备摆摆手道:
“朕有房屋百余间,纵稍有损毁,亦不乏安身之地,且先去修缮民屋城防,勿使百姓无家可归,勿使士卒无营可住。”
黄公度道:“陛下乃是万金之躯,天下安危、朝廷威仪皆在陛下一人身上,即便寝宫御园稍后再修,然正殿尚书等地却须整理。”
刘备见这个前几年的状元说的有理,便采其意见。
又下令宫殿修缮费用只从内帑中抽取。
正在安排已定时候,吴用进来禀报,完颜宗弼趁着地动逃出京城。
刘备摆摆手道:“此人本来就是败军之将,又兼之精神失常,料也不能掀起多大波澜。”
刚说完,刘备便面色凝重,十年的安定生活也许让他有所钝感,但是顶级的政治头脑与见识立刻反应过来。
这完颜宗弼怎么说也是金国废帝,即便金国归化已久,却也会有遗老遗少思之,若此人跑去白山黑水为乱,虽不能动摇大汉,却也会启动刀兵,霍乱一方。
更何况,西夏已然被他的几个兄弟控制,若此人逃到西夏,却也会是使两国陷入战争之中。
刘备立刻下令,马扩在辽东严加防范,朱富在辽东校事曹抽调人选,防止完颜宗弼逃回辽东。
杨雄立刻待人巡捕,朝着西夏方向追击寻觅完颜宗弼踪迹。
对于西夏,刘备一直视为大汉领土,但连年的征战,顾及民力,一直没有派兵收复,更何况这几年西夏一直称臣纳贡,自己试探着与使者讨论西夏情况,但来的使者似乎都被嘱托,只说自己乃是代表皇室李家向大汉纳贡,至于完颜家的几人在朝中情况,则是闭口不谈。
刘备信步走出宫殿,见京师多处起火,不禁感叹一句,
“是朕无德?乃至于苍天以地动示警?”
这话刚说出,便有一人跪倒奏道:
“天变地动,是乃自然之理,历朝历代百姓多受天灾之苦,然陛下救灾先民而后己,古往今来,治理者未有陛下之功,更未有陛下之诚,
陛下怀忧民之心则可,抱自疚之意则不必,
此次地动,乃地行天变,变化而已,理之变化,非人事可遵循,明君治灾,卓有成效,百姓遭灾而不变,是以史书多以平稳记录,昏君治灾,少慰百姓,而多充玩乐,是以一灾而乱社稷,陛下登基以来,四方安宁,即便有灾,按陛下旨意,不出数月,我京师定会繁荣如常。”
刘备视之,乃是新科状元张九成,这位状元当真是才华横溢,其提出的“觉、释、仁”等理学观念令萧嘉穗、许贯中等大儒都击节赞叹,
前年的科举更是一举盖过萧嘉穗的徒弟虞允文,夺了状元。
刘备点点头,问道:“爱卿觉得朕方才所下救灾之令,还有何不妥之处吗?”
刘备知道,此人有才,却也只是在文章上,方才一番话虽然有理,但是也只是为自己心宽,用人之道,还是需要看此人有无处理实际事务的本事。
张九成道:“陛下之令,已然尽善尽美,臣斗胆一言,等过几日,陛下可亲自巡查京师,一则以皇家威仪提振天灾之下的民心,二则陛下可观灾情时候民间变化。”
刘备道:“善,朕也有此意。”
随后十天,刘备亲察京城,见事事俱到,百姓很快恢复生产生活,自己也放了心。
至于文武百官,其所居多坚固府邸,自然没有哪个将领因这次地动而丧了命,
只有鲁智深,地动那日忽然兴起,拉着林冲到相国寺菜园子喝酒,非得回忆当年在那相识的往事,
结果鲁智深大醉,与林冲宿在菜园子,夜里地动,林冲惊醒,鲁智深尤在酣睡,直到房梁塌了,砸得光头上一个大包却才醒来,这和尚还以为是在打仗,有敌袭了,抄起禅杖便向外冲去,多亏有林冲拦腰抱住,才堪堪拦着,没有让这醉的七荤八素的和尚冲到粪坑里面去。
朝堂之上,林冲与鲁智深将这趣事讲了,引得众人捧腹大笑,地动之灾的阴霾一扫而空。
三个月后,果然京师繁华照常。
这日,群臣商议陛下大寿之事,再过二十日,陛下五十之寿,理应庆祝。
刘备却是不愿,一则,他向来不重视此等事,往年征战时候,遇到自己生日,不过是在军中摆个酒,借此再奉上麾下,凝聚人心罢了。
二则乃是数月前刚有天灾,自己不愿再劳民伤财,因而早早就下令各地官员禁止献祥瑞,上寿礼,更不许有一城一村,借陛下大寿之名加给百姓捐税。
按照刘备的想法,就在后宫摆个酒宴,让文武大臣一醉方休便可。
但张九成等人却反对,其认为正是由于京师地动,才应该注重礼仪,因这次地动,规模不大,但毕竟京师,只怕传到地方或者异邦,会谣传成动摇国本的大灾。
此次可借着寿宴,向番邦展示国威。
刘备最终同意,但也不过是装潢大殿,迎接各国使节。
很快,二十日过去,地方官员与各国使节皆来拜贺。
马扩从高丽带来高丽参,关胜从西南带来普洱茶,还言道,此茶乃是武侯遗种,刘备当即令人冲泡,分与群臣,果然香沁肺腑。
蒙古各部使节带来的多为牛羊何皮草,刘备一一纳了,而后赐予金银,蒙古使节又请求通商,以马匹换取铁器茶业,刘备恩准。
只是这蒙古使者对着身边的花荣怒目而视。
东瀛使者则是带来五十名美女,刘备不喜此道,便赐予群臣。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两国使节出现在大殿门口。
秦桧和宋江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对方眼神气质深不可测,随后整理衣冠,等候召见。
殿外的太监扯着嗓子道:
“有夏国使者、魏国使者,前来觐见!”
刘备方饮茶,听了这句,不禁停住茶杯,
“谁?魏国使者?叫他进来!”
殿中听到“魏”字,气氛也不禁一凝,十年前,汉魏交锋多次,天下双雄并起,战争时间之长之烈,远比汉金之战。
东瀛使者缩了缩身子,毕竟其原本为魏国臣属,如今大汉强盛,便来称臣,蒙古使者却是抱着肩膀,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自从十年前曹操出海,便音信渺茫,刘备曾命校事曹出海寻访,后来随着海上商路的通商,方才知道,南海之南,有巨大岛连片,乃为吕宋、柔佛、马六甲,数年前,有中原之人登陆,屠其岛民,立其威,建其国。
今日一见,此情乃真。
宋江信步走入宫殿,这还是他第一次来到大汉的宫中,或者说,这也曾是大宋的宫殿。
宋江仔细大量大殿,心中百感交集。
自己曾是郓城小吏时候,最大的梦想便是来到这宫殿,为官家效力,然今日殿瓦犹在,大宋不存,甚至自己也不是中原之人了。
想到这,宋江将眼睛闭上,幻想着,若没有汉帝灭大宋,魏帝擢自己,我宋公明也许也会在这个宫殿中,服侍大宋的赵官家,搏个前程。
稍一愣神,便施礼。
刘备见了,道:“故人来访,何须多礼,且赐座。”
宋江还以为刘备说的故人是自己陛下曹操,没想到刘备却与自己拉起了家常,两人似老友一般,回忆当年梁山相遇,宋江还要带着官兵剿灭梁山,后来又在梁山上两人相见,相谈甚欢,但无奈宋江老父之命,只好流落南方。
两人具道:“造化弄人。”
随后刘备才问起了魏帝情况,宋江不卑不亢,拿出国书献上。
“我家陛下所言,皆在此书信之上,小臣此来,一则为陛下贺寿,二则便是传递国书。”
刘备接过信件,手指微微颤抖,看着这信,仿佛曹操那奸诈的脸有浮现在眼前,便没有打开,只放在书案上。
刘备道:“公明流落海外不易,今日重归中土,可愿久居于此?”
言下已有招揽之意。宋江立刻施礼道:“小臣王命在身,不敢久居上国。”
刘备点点头,此人虽不为自己所用,但其忠义却也令人敬佩。
随后又道:“公明原籍在山东,今来可愿归乡一看?若是想去,朕给你路引。”
宋江迟疑一阵,已然眼中带泪,道:“江已是魏国之臣,不能久恋故地,陛下等我回去,小臣不能辜负。”
刘备点点头,道:“忠义之士!”
随后命人赏了宋江,宋江拜谢而退。
送走宋江,便宣夏国使者觐见,秦桧迈着方步,四平八稳进入大殿。
秦桧在宋朝时候便在此处上朝,如今见物是人非,去也感慨不已。
他刚进来,殿中气氛却更加紧张,韩世忠、吴玠等人手掌已经按在宝剑上,他们与秦桧一直是宿敌,就连一直好脾气的岳飞,也没来由的看着此人,心中发怒。
秦桧深吸一口气,上前施礼道:
“大夏皇帝使者秦桧之,奉皇命为大汉天子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