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止这话说完,手一挥,身后的昆贡与普布会意,两人一左一右朝着周伯通和清灵子包抄过去。
那二十四名大轮寺叛僧也迅速摆开列阵,形成一前一后两组“金刚伏魔阵”将二人围在中央。
公孙止盘膝而坐,双手结印于丹田,面色由青转白,又由白转红,头顶冒出丝丝白气。
他方才被周伯通一掌击中后心,体内真气紊乱如沸水翻腾,此刻正全力调息。
“这老不羞,内力竟如此深厚。”公孙止心中暗恨,却不得不承认周伯通的武功已臻化境。
他闭目凝神,运转家传内功心法,将散乱的真气一点点收归经脉。
周伯通看着周围如狼似虎的敌人,却依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只是悄悄传音给清灵子:“牛鼻子,别慌,等下听我号令,咱们再使那招冲出去。”
清灵子微微点头,手心里却全是汗水,心中暗自思忖着眼前这凶险的局势该如何化解。
昆贡率先发难,双掌拍出,带起一阵劲风向周伯通袭来,掌风所到之处,地上的沙石都被卷了起来。
周伯通身形一闪,轻松躲过,嘴里还念叨着:“大和尚,你这力气倒是不小,就是准头差了些呀。”
昆贡一听,更是怒从心头起,攻势越发凌厉,招招都朝着周伯通的要害而去。
与此同时,普布也朝着清灵子攻了过去,手中的念珠舞得虎虎生风,显然每一招都蕴含着深厚的内力。
清灵子不敢大意,急忙施展看家剑法小心应对。
剑花飞舞,与普布的念珠碰撞在一起,不时溅起阵阵火星。
大轮寺叛僧组成的阵法也开始运转起来,他们配合默契,或攻或守,将包围圈越缩越小。
周伯通一边躲避着昆贡的攻击,一边留意着周围的情况,瞅准一个空隙,朝着清灵子喊道:“就是现在,丢霹雳弹!”
可清灵子苦着脸回道:“周散人,没了呀,方才都扔完了。”
周伯通这才一拍脑袋,想起霹雳弹确实都用光了,不禁嘟囔道:“哎呀,这下可有点麻烦咯。”
“牛鼻子,咱们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周伯通挠了挠头,脸上却不见丝毫惧色。
清灵子一边苦苦支撑,一边摇头苦笑:“周散人,此刻还有心思说笑?公孙止调息完毕,咱们怕是难以脱身了。”
“方才爆炸已惊动蒙古大军,再拖延下去,只怕会有更多追兵赶来。”
正说话间,公孙止突然睁眼,眸中精光暴射。
他长身而起,金刀已握在右手,左手不知何时多了一柄寒光闪闪的黑剑。
“臭道士,再来一战!”公孙止一声厉喝,刀剑齐出。
金刀如烈日灼灼,黑剑似寒月幽幽,一刚一柔,一阳一阴,刀光剑影中竟隐含天地至理。
周伯通眼睛一亮:“咦?这招有意思!”
他身形飘忽,如风中柳絮般在刀剑缝隙间穿梭,竟是以空明拳应对。
清灵子见状大惊:“周散人小心!”
公孙止冷笑:“臭道士见识倒广,可惜晚了!”
他刀势突变,金刀大开大合如猛虎下山,黑剑却阴柔诡谲如毒蛇吐信,两种截然不同的武学路数竟在他手中完美融合。
周伯通起初手忙脚乱,险些被刀锋划破衣袖。
但他天性好武,见猎心喜之下,竟忘了身处险境,全神贯注地观察起公孙止的招式来。
“妙啊!左手剑右手刀,左右互搏还能这样玩!”周伯通忽然拍手大笑。
“来来来,我来陪你玩玩!”
说罢,他竟同时施展两套武功——左手使空明拳,右手用全真剑法,正是他自创的\"左右互搏术\"!
公孙止面色微变:“左右互搏?”
他亲眼所见周伯通竟有此绝技,不觉心中震撼。
自己苦练多年的阴阳倒乱刃法,对方竟能随手模仿!
二人战作一团,刀光剑影中,周伯通越战越勇,招式越发纯熟。
他本就武学天赋极高,此刻竟在实战中偷学起公孙止的刀剑合击之术。
“不对不对,你这招转腕的角度再大些更好!”周伯通边打边点评,气得公孙止脸色铁青。
昆贡见公孙止久战不下,低声道:“普布,咱们先拿下那清灵子!”
普布点头,二人突然动手,再度朝着清灵子扑去。
清灵子猝不及防下再度被两大高手夹击,顿时险象环生。
“卑鄙!”周伯通余光瞥见,想要救援却被公孙止死死缠住。
他心中一急,招式出现破绽,公孙止抓住机会,黑剑如毒蛇般刺向他咽喉!
清灵子那边的情况却愈发危急,普布的念珠攻势越发凶猛,他渐渐有些抵挡不住。
一个不慎,被念珠扫中了肩膀,闷哼一声,向后倒退了几步,嘴角也渗出了鲜血。
昆贡趁机闪身靠近,伸手点中清灵子后腰“命门穴”,将其制住。
周伯通见状,心中一急,想要去帮忙,却被公孙止死死缠住。
此时昆贡与普布舍了清灵子,上前围攻周伯通。
双拳难敌四手,周伯通心中挂念清灵子,如今又被三人围攻,已是无法脱身。
“周散人,你别管我,快走!” 清灵子强忍着伤痛喊道。
“牛鼻子,别怕,老周这就来救你。” 周伯通回喊道,手上的招式更加凌厉,硬是逼退了公孙止和昆贡几步。
然而,敌人实在太多,两套“金刚伏魔阵”一前一后又合拢了起来。
公孙止看着他们,狞笑道:“哼,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
说着,又举起金刀,准备发动新一轮的攻击。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银光破空而至,\"叮\"的一声击偏了黑剑。
紧接着,漫天银针如雨点般射向公孙止三人。
“冰魄银针!”公孙止大惊,急忙挥刀格挡,“李莫愁!”
昆贡与普布也顾不得清灵子,慌忙闪避。
树林中走出一个道姑打扮的美艳女子,正是赤练仙子李莫愁。
“全真教的臭道士还真是惹人嫌!”她拂尘轻挥,冷笑道:“走到哪里都遭人忌恨!”
周伯通惊喜道:“小道姑,你怎么来了?”
李莫愁不答,从袖中取出一个竹哨,轻轻一吹。
哨声尖锐刺耳,草丛中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无数毒虫蛇蚁从四面八方涌来,直扑公孙止等人。
“对方的援兵到了!”普布脸色大变,“快退!”
公孙止眉头紧皱,他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李莫愁,而且她这驭使毒虫的手段诡异,让他们有些防不胜防。
昆贡和普布也被毒虫弄得狼狈不堪,一边挥舞着手臂驱赶,一边还要防备着周伯通的攻击。
公孙止也怀疑有其他高手前来救援,不甘地看了周伯通一眼,咬牙道:“咱们走!”
昆贡却纵身跃向清灵子,一把将他擒在手中。
三人几个起落便消失在树林中。
周伯通长舒一口气,向李莫愁笑道:“小道姑啊,是杨过那小子让你来救我的吗?”
李莫愁冷冷道:“老顽童,敌人已走,你还不快去江边?”
周伯通挠头:“你怎么知道我们要去江边?”
李莫愁眼中闪过一丝嘲讽之色:“你不去江边难道要去蒙古军营?”
“再不走,蒙古人追兵马上可就要来了。”
周伯通转身欲走,忽地一拍闹地,忍不住问:“小道姑,方才那个牛鼻子去哪里啦?”
李莫愁脚步不停,淡淡道:“被抓走了!”
“哎呀!”周伯通顿时一脸悔恨,“坏了,这下怕是要坏了牛鼻子性命!”
“哼,方才他叫你走,你偏要留下跟人交手!”
“小道姑,你早就到了?”
“贫道年逾三旬,可不是小道姑!”
“那牛鼻子怎么办?咱们回去救他!”
“对方没有当场取他性命,就不会害他性命。”
“那还要抓牛鼻子去做什么?”
“你回去问些番僧吧!”
“哎呀,你急什么呀!我就这么一问嘛!”
江边芦苇丛中,杨过与小龙女夫妇刚好乘快船赶至。
就见着二道人影飞速掠尽,杨过松了口气:“老顽童,你们没事真是太好了!”
小龙女眼尖,看到李莫愁,微微蹙眉:“师姐?”
李莫愁冷哼一声:“师妹别来无恙。”
她转向杨过,“人我已带到,算是还你一个人情。”
杨过郑重抱拳:“多谢,此恩杨过铭记于心。”
“咦,老顽童,清灵子道长呢?”
周伯通低头,一脸犯错模样,挫着双手,嚅嗫着嘴巴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
李莫愁冷笑着摆摆手,正要回话,忽听江边传来一声长笑:“杨过!看看这是谁!”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公孙止等人正立于江畔,他手中挟持的正是清灵子!
“清灵子道长!”杨过惊呼,就要上前。
公孙止金刀架在清灵子颈间,狞笑道:“再上前一步,我就割了他的喉咙!”
周伯通懊恼地跺脚:“都怪我!方才只顾着玩,没保护好牛鼻子!”
杨过沉声道:“公孙止,你待如何?”
公孙止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很简单,我要你交出绿萼!”
“三日之后,襄阳城外十里亭,一人换一人!若敢耍花样,就等着给这老道收尸吧!”
“公孙止,绿萼如今行走在外。”杨过眼珠一转,决定要拖延时间。
“三日时间,怕是找不到人啊!”
公孙止冷哼一声,“哼,如何找人,那就是你的事情了!”
“一月如何?”杨过试探开口。
“杨过,绿萼的行踪,你定然是知晓的。”公孙止语气森然,“就不必故意拖延时间了。”
“半月,不能再少。”杨过继续还价,“消息传送需要时间!”
“好,老夫就给你半月之期,”公孙止咬牙应下,“到时若见不着绿萼,哼哼...”
说罢,公孙止领着昆贡等迅速转身离去。
杨过脸色阴沉,握紧了玄铁重剑。
小龙女轻抚他手臂:“过儿,先回襄阳从长计议。”
李莫愁忽然道:“我可以帮你们救回那道士。”
杨过摇头:“公孙止狡诈多端,咱们硬抢,恐伤会及清灵子性命。”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周伯通急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真把绿萼丫头交出去吧?”
杨过沉吟片刻:“先回襄阳,与郭伯母商议对策。”
“公孙止既要交换人质,短时间内不会伤害清灵子道长。”
一行人心情沉重地返回襄阳。
途中,李莫愁悄然离去,只留下一句话飘在风中:“若有需要,可到城南土地庙寻我。”
“教主,你们可算回来了,我们都担心死了。” 公孙清等明教高手说道。
“嗯,多亏了李道长相助,咱们先回襄阳城再说吧。” 杨过说道,然后拉着周伯通,众人一起朝着襄阳城走去。
一路上,大家都在商讨着今日之事,以及接下来英雄大会该如何应对公孙止等人的报复。
周伯通想起在蒙古水寨山洞里听到的消息,说道:“那公孙止说要通知忽必烈来主持大局,看来这英雄大会是要更不太平了呀。”
“是啊,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不能让他们得逞。” 杨过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各种应对之策。
众人回到襄阳城,径直来到了郭府。
郭靖、黄蓉等人看到他们平安归来,也都放下心来。
但听闻了周伯通讲述在蒙古水寨的经历,以及公孙止可能会请忽必烈前来的消息后,众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这忽必烈要是来了,那英雄大会可就复杂多了,咱们必须得加强防备才行。” 郭靖说道。
“可如何加强防备也是个难题,毕竟这是两国之间的英雄大会,不能做得太过明显,以免落人口实啊。” 黄蓉皱着眉头说道。
这时,耶律齐上前说道:“岳父、岳母,我觉得师父发现的山洞只怕就是他的后手。”
“嗯,齐儿这个办法倒是有理。” 郭靖点头道。
黄药师颔首捻须,“老夫就说昨夜为何不见这些番僧。”
“忽必烈此来,恐怕不只是为了英雄大会。”
赵葵神色凝重:“蒙古四王爷亲至,朝廷必须派相应级别的大臣应对。本官这就上奏,请圣上定夺。”
贾似道却眼前一亮:“好机会!若能生擒忽必烈,岂不是天大的功劳?”
郭靖沉声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忽必烈若以使者身份前来,咱们需以礼相待。”
黄蓉若有所思:“靖哥哥说得对。”
“不过,忽必烈若来,公孙止反而会束手束脚。这对咱们倒是件好事。”
杨过神情惆怅,“那些事情尚有时间设法应对,当务之急是该如何解决清灵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