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一乐愣了愣神,全然没想到武媛会话锋一转。
他很是自然,在一旁坐下,全然没去顾及,皇帝还愣愣站在一旁。
“七国事情已定,这两日准备一番,便会启程。”
涂一乐不再嘻嘻哈哈,变为无比严肃。
他心里清楚,武媛是在关心。
‘微服私访’不过是小事,他要秘密前往倭瀛,这才牵动所有人的心弦。
自然,同样包括怀有身孕的武媛。
武媛沉默片刻,继续说道:
“倭瀛毕竟新归,即便民间将你奉为神明,依然会有遗老遗少潜伏于民间。”
“没事,我偷偷的去,没人会知道。”
“不能大意。”武媛眉头紧锁,难掩心中紧张:“凡事没有不透风的墙。”
武媛说话之际,又扫视一眼皇帝与洪公公。
涂一乐不想话题再转回去,便立即开口:
“放心,我一定会小心谨慎。毕竟,还有灿灿随行。”
“灿灿是万能的吗?你就不担心灿灿的安危?”武媛难掩愤怒:“难道让灿灿一个人,对抗下一切?你切莫掉以轻心。”
“好,本王一定提前谋划好一切。”
涂一乐煞有其事,摆出一副严肃模样。
实则内心之中,亦是觉得要好好谋划。
武媛轻轻拍击石桌之上:
“行了,你们回去吧。切记,今后不可肆意妄为,凡事多与皇后商议。”
“谨遵……”皇帝依然微微低着头:“好,朕告退。”
涂一乐依然端坐,看着皇帝与洪公公匆匆离去。
他的脑中飘过四个大字——倒反天罡。
摄政王、王妃端坐,训斥皇帝后,令其离开?
而且,皇帝还告退?
武媛倒是未发现异样,很是平静说道:
“今夜已安排丰盛晚宴。”
“有客人要来?”
“自然不是。”武媛白上一眼:“这不为了送你与灿灿,聚聚热闹一番。”
“好,好,不错。”
涂一乐浮现尴尬笑容。
聚聚?
都是王妃们畅聊,他却全然插不上话。
想想都乏味至极。
倭瀛,疆护城外。
神庙后身宅院之中,烛火摇曳。
静音轻轻摇晃摇篮,哼唱着大奉的摇篮曲。
涂慕承安静躺在摇篮之中,稚嫩小手放在脸边,脸上有着一丝微笑模样。
一阵微风吹动,烛火随之猛烈一晃。
静音警觉抬头看去,转而将小被提起些许盖好。
屋内出现一个消瘦身影,缓步走向静音。
他衣着极为朴素,眼神却如鹰隼般锐利。
静音只是看上一眼,却不动声色。
消瘦男子开口,声音干涩得如同快哑了一般:
“静音,别来无恙。”
静音身子紧绷,眼神冰冷:
“叔父,我早已讲明,摄政王不过是霸占了我,不会在乎分毫。”
“他不在乎你,但要在乎他的血脉不是?”
叔父露出一抹笑容,歪头看向摇篮之中。
静音立即起身,护在摇篮之前:
“你不要乱来。”
“别紧张,我怎会加害皇孙呢?”
叔父退后几步,只因静音紧握起剪刀。
静音没有一刻放松警惕,并不放下剪刀:
“叔父,你最好快些离开。总督府在外派有护卫,院中亦有下人走动。”
“哼,都是些草包罢了。”叔父奸邪一笑,轻蔑摇摇头:“我能进入,自然可以随时离开。”
“若是你不走,我便喊人了。”
“你若是能喊人,就不会等到现在了。我知道,你是不愿见到至亲惨死的。”
静音略显迟疑。
的确如此,她的内心之中,是不愿见到叔父惨死。
哪怕他十分不堪。
叔父曾在权力争斗中败下阵来,被囚禁在一处荒岛之上。
大奉攻占下倭瀛,却给他带来了机会。
片刻过后,叔父再次开口:
“为了复国,这点风险又算得了什么?我是来看望侄女,还有我的、不,是未来的神皇。”
叔父看向摇篮,脸上浮现出复杂笑容。
“这里没有你的神皇。”静音压低声音,无比决绝:“请叔父速速回去,今后不要再来。”
“回去?”叔父眼中燃起火焰般:“回哪里去呢?回到那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吗?看看这外面,灭国的仇敌啊,竟然香火鼎盛,子民们对其顶礼膜拜。静音,你和孩子身上留着神皇的血。这可是复国的关键。”
“你休想。”静音咬牙切齿:“你不要忘了,孩子身上可是流着摄政王的血。”
叔父冷笑一声。
他自然清楚,孩子身上流着的是大奉摄政王的血。
但在他眼中,这不过是个旗帜罢了。
可以快速控制所有倭瀛人,至于稳定之后,自然不会让个孩子来做神皇。
神皇,必然是他自己。
“只要你配合,令摄政王来到,我们便可轻而易举复国。到那时候,你不用再寄人篱下。这里算什么?大奉摄政王的施舍?”
“我现在很好,一切都是我心甘情愿。”
“静音,今天叔父便将一切告知于你。”他的声音略显一丝激动:“我已经聚集三千精锐旧部,你不用担心,大业必成,你和孩子都会十分安全。你可不要忘了,你的身上可是有公主的责任。”
“责任?”静音脸上血色退去,眼神之中满是冰冷:“这不过是你的野心罢了,为何要裹挟我与孩子?你死了这条心吧,就算是死,我也不会受你利用。”
“你!”叔父气急败坏:“你忘了大奉军队给倭瀛带来的耻辱吗?”
“我自然不会忘。”静音眼中满是泪水,但倔强的不让其滴落下来:“但我更是看得清楚,倭瀛人在之前生活在怎样水深火热之中。再看看现在呢?平静、安宁、富足。难道,你要为了一己私利,就打破这原本的一切?”
“你会后悔的。”
叔父见劝说不动,别无他法,唯有撇下一句狠话,这便快速离开。
第二天。
静音安排下人,向总督府送去书信。
而内容依然是,劝说涂一乐不要来到倭瀛。
她心中深知,只要涂一乐不踏足倭瀛,那叔父便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