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子最近被疟病的问题搞得茶饭不思,尤其是那种老是觉得冷,甚至只觉得冷却不发热的疟病。这不,瞅准张仲景仙师刚给一位病人看完病,正坐在诊室里休息,小弟子像只敏捷的小猴子,“嗖”地一下就窜到了仙师面前。
小弟子满脸的求知欲,眼睛亮晶晶的,“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可怜巴巴地说道:“仙师呀,弟子最近被疟病的事儿折磨得不行啦!就是那种疟病,病人老是觉得冷,有的甚至只觉得冷,却不发热。弟子想知道,对付这种疟病,该用啥方剂呀?仙师您就可怜可怜弟子,给讲讲呗,不然弟子晚上都睡不着觉啦。”
张仲景仙师看着眼前这个好学的小弟子,微微一笑,说道:“你这小家伙,求知欲还挺强。这种疟病呢,叫做牡疟。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呀,有两个方剂可以用,一个是蜀漆散,另一个就是柴胡桂姜汤。”
小弟子一听,眼睛瞪得像铜铃,迫不及待地问:“仙师,这蜀漆散和柴胡桂姜汤是啥神奇的宝贝呀?为啥它们就能治这种疟病呢?还有,它们是咋做出来的呀?仙师您快给弟子讲讲,这里面到底有啥门道呀,弟子都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啦。”
张仲景仙师站起身来,走到药柜前,一边比划一边说:“咱们先来说说这蜀漆散。这蜀漆啊,得先洗干净,把那股腥味去掉,这就好比给它洗个香喷喷的澡,去掉身上不好闻的味道。然后呢,还得配上云母和龙骨,这三味药啊,用量得一样多。古代一两换算成现在就是5克,也就是说,蜀漆5克、云母5克、龙骨5克。”
小弟子挠挠头,问道:“仙师,这蜀漆是啥呀?它有啥用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解释道:“这蜀漆啊,是常山的嫩枝叶,别看它不起眼,作用可大着呢!它能祛痰截疟,就像个小卫士,专门把身体里那些捣乱的疟邪给赶出去。你想啊,疟病之所以发作,就是因为疟邪在身体里兴风作浪,蜀漆就能把这些疟邪给抓住,然后把它们赶走,让身体恢复平静。”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云母呢?云母在这方子中有啥特别用处呀?”
张仲景仙师说道:“这云母啊,经过烧二日夜的处理后,能起到化痰软坚的作用。它就像一把小铲子,把身体里那些顽固的痰结给铲掉。因为疟病有时候会导致身体里有痰邪,这些痰邪就像一团团的胶水,黏在身体里,影响气血运行。云母就能把这些痰邪给化解掉,让身体里的气血流通顺畅。而且呀,云母还有一定的安神作用,能让病人在生病的时候,心情也能安稳一些。”
小弟子接着问:“仙师,龙骨又是干啥的呢?”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说:“龙骨啊,能镇惊安神,还能收敛固涩。你想啊,疟病发作的时候,病人可能会觉得心慌害怕,龙骨就能像个镇定剂一样,让病人的心神安定下来。同时,它还能把身体里的正气给固摄住,不让正气流失。就好比给身体的大门上了一把锁,把好东西都留在身体里,不让它们跑出去。这样,身体就能集中力量对付疟邪啦。”
小弟子恍然大悟,说道:“仙师,原来是这样啊!那这蜀漆散做好了咋吃呢?”
张仲景仙师说道:“把这三味药磨成细细的粉末,做成散剂。在疟病还没发作之前,用浆水送服半钱匙。这浆水啊,就是用淘米水发酵制成的,有点酸酸的味道。用它来送服蜀漆散,能帮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像给药物找了个小帮手,带着它在身体里到处跑,把疟邪都给消灭掉。”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柴胡桂姜汤又是咋回事呢?它和蜀漆散有啥不一样呀?”
张仲景仙师坐回椅子上,说道:“这柴胡桂姜汤啊,也是个很厉害的方子。它里面有柴胡半斤,换算成现在就是40克;桂枝三两,也就是15克;干姜二两,10克;括萎根四两,20克;黄芩三两,15克;甘草二两,10克,还得炙一下;牡蛎二两,10克,要熬制一下。”
小弟子眼睛睁得大大的,说道:“仙师,这柴胡桂姜汤里的药材可真不少啊!那它们都有啥作用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先说说这柴胡吧,它可是这方子的大功臣,能和解少阳,就像个和事佬,调节身体里的阴阳平衡。疟病发作的时候,身体里的阴阳就像两个闹别扭的小孩,柴胡就能让它们重新和好,让身体恢复正常。而且柴胡还能疏肝解郁,要是病人因为生病心情不好,柴胡也能帮着把心里的郁闷给解开。”
“桂枝呢,能温通经脉,散寒解表。就像给身体里的经络打开了一条通道,让气血能顺畅地流通。同时,它能把身体里的寒邪给赶出去,让病人不再觉得那么冷。你想啊,病人老是觉得冷,就是因为寒邪在身体里捣乱,桂枝就是专门对付寒邪的小能手。”
小弟子连忙问道:“仙师,那干姜呢?它又有啥作用呀?”
张仲景仙师说道:“干姜啊,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它就像一个小火炉,给脾胃送去温暖。脾胃是后天之本,要是脾胃被寒邪伤到了,干姜就能把寒邪赶走,让脾胃恢复正常工作。而且干姜还能帮助桂枝,一起把身体里的阳气给补起来,让病人不再那么怕冷。”
小弟子接着问:“仙师,括萎根是啥呀?它在方子里有啥用呢?”
张仲景仙师解释道:“括萎根啊,也就是天花粉,能清热生津。你想啊,疟病发作的时候,身体里可能会有热邪,热邪会把身体里的津液给消耗掉,病人就会觉得口渴。括萎根就能像个小水壶,给身体补充津液,让病人不再口渴。同时,它还能清热,帮助身体把热邪给清除掉。”
小弟子又问:“仙师,黄芩有啥作用呢?”
张仲景仙师说:“黄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它就像一把小扫帚,把身体里的湿热邪气都给扫出去。因为疟病有时候会夹杂着湿热,黄芩就能把这些湿热邪气清理干净,让身体恢复清爽。而且黄芩还能辅助柴胡,一起调节身体里的阴阳平衡。”
小弟子再问:“仙师,炙甘草呢?它在方子里起啥作用呀?”
张仲景仙师耐心地说:“炙甘草能调和诸药,就像个和事佬,让方子里的各种药材都能和谐相处,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同时,它还能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功能,让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药物,为身体提供营养。就好比给身体的运输队加了把劲,让营养能更好地送到身体各个地方。”
小弟子最后问:“仙师,牡蛎呢?它在这方子中有啥用呀?”
张仲景仙师说道:“牡蛎经过熬制后,能软坚散结,潜阳补阴。它就像一把小锤子,把身体里那些硬块、结节给敲散。同时,它能把身体里上亢的阳气给潜下来,让阴阳平衡。就好比给一个飞得太高的气球,拽下来一点,让它回到合适的位置。而且牡蛎还能收敛固涩,和龙骨有点像,能把身体里的正气给固摄住,不让正气流失。”
小弟子听得入了迷,说道:“仙师,您说得太精彩啦!那这柴胡桂姜汤咋煮呀?”
张仲景仙师说道:“把这七味药放到一起,加上一斗水,这一斗水差不多就是现在的2000毫升。然后开始煮,煮到还剩下六升,把药渣去掉,再接着煮,一直煮到剩下三升。煮好后,每次温温地喝一升,一天喝三次。刚开始喝的时候,可能会有点轻微的心烦,别担心,再喝几次,出点汗,病就会好啦。”
小弟子又问:“仙师,为啥刚开始喝会心烦呀?还有,为啥出汗病就会好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说:“刚开始喝会心烦,是因为药物在身体里开始发挥作用了,正邪在交战呢。就好比两个队伍在打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混乱,所以会觉得心烦。等再喝几次,正气把邪气打败了,出点汗,就把邪气给排出去了,病自然就好啦。这出汗啊,就像打开了身体的一扇门,把邪气都放出去了。”
小弟子恍然大悟,说道:“仙师,我明白了!那仙师,这蜀漆散和柴胡桂姜汤,在使用的时候有没有啥要注意的地方呀?”
张仲景仙师严肃地说:“当然有啦。先说这蜀漆散,蜀漆有一定的毒性,虽然经过处理后毒性会降低,但用量还是得严格控制,不能多用。而且,蜀漆散得在疟病发作前服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是发作后再吃,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柴胡桂姜汤呢,因为里面有干姜、桂枝这些温热的药材,所以如果病人有热盛阴虚的情况,就不太适合用这个方子。而且,在服药期间,病人的饮食也得注意,要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别吃那些辛辣、油腻、生冷的东西,不然会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