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采访到他!!”
《泰晤士报》的主编此刻看着汇总过来诸多关于小林天望的情报与消息,在编辑部里疯狂地朝着手底下的记者与编辑咆哮着。
这个曾经他们在报纸上嘲讽的“黄皮猴子”,后来又以魔法小说《哈利波特》,帮助他们《泰晤士报》猛涨了接近一倍的销量,最近更是据说和利兰汽车公司真的达成了三大品牌汽车工厂的收购意向。
现在呢!
竟然还是轰动世界的白银大战幕后最大获利方。
这任何一条,都是足以震动全世界的新闻头条啊!
而偏偏都还汇聚到了一个人的头上来。
“去利兰公司!去问!他不是在谈收购吗?小林天望的人呢?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拿到小林天望的优先采访权……”
不仅是《泰晤士报》的主编,几乎所有的英国报纸,现在都在发动人力和人情,想要调查小林天望在英国的行踪来。
于是乎,英国的记者们,立刻对利兰公司进行了“跟踪和调查”。
结果……
他们全都扑了个空!
利兰公司的新任cEo,就是之前那个戴维斯,他面对《泰晤士报》的镜头,也是感慨万千地说道:
“小林董事长?他早已经离开了英国!”
“是的,收购协议,的确初步达成了。”
“他用一种,哦不,他用他那神一般的魅力,彻底征服了最顽固的工会,然后达成了初步协议,他就走了。我们现在也在等着他的再次到来,好签署正式的协议与后面的一些细则。”
什么?!
小林天望已经离开了英国了?
港岛那边不是说他正在英国谈生意吗?
两边的新闻,突然一下就对不上了!
这就使得英国的媒体记者们,更加懵逼了起来。
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消息一向都是最为灵通的。
可是现在……
连他们都已经丢失了小林天望的踪迹,结果……
小林天望不见了这件事本身,也成为了一条头条热点新闻了。
《小林天望人间蒸发了!》
当这个标题在《泰晤士报》上刊登出来的时候,瞬间也是引爆了全球媒体的热议与转载来。
小林天望,到底去哪了呢?
……
与此同时。
在大洋彼岸。
美国,纽约,华尔街。
这里的气氛,却是比港岛和伦敦还要更加的凝重一些。
如果说,港岛和伦敦的媒体,对于小林天望的新闻热点报道,是在“追星”,在追逐这么一个发生在眼前的“金融神话”。
那么,对于华尔街的这些金融寡头和古老家族们……
则是在不断复盘着小林天望炒作白银期货的整个过程,然后发出了来自灵魂伸出的一种“恐惧”!
他们在恐惧这个凭空出世的,打破了金融市场上赚钱记录的“东方魔鬼”。
“一百五十亿美金……”
在洛克菲勒中心的一间私密办公室内,几名华尔街的顶级大佬,看着这些情报与财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别说是抢银行了,美联储印钱也没有这么快的啊!
“一百五十亿美金,只是我们预估的数字。甚至这个数字有可能是二百亿!”
“他几乎吃掉了我们所有人吐出来的带血筹码!!”
“这个小林天望……到底是谁?”
“亨特家族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啊!这个小林天望,居然以黄种人的身份,能够和美国政府联手,坑害了我们这样的家族……”
“我们必须找到他!”
“立刻!马上!”
无数的“合作意向”,从高盛、摩根、所罗门兄弟……这些顶级金融公司的巨鳄手中,通过最快的渠道,争先恐后一般地飞向了港岛的“置地集团”董事会主席办公室中。
他们虽然恐惧,但是却更加迫切地想要和这位小林天望,进行更实质性的合作。
在金融市场上,能赚一百万可能是运气好,能赚一千万兴许有点实力,能够赚上一个亿,那绝对是运气好加上实力不俗。
可是,若是赚的金额是上百亿呢?
这就是绝对的实力,以及一种对市场无比敏锐的把控能力了。
当这样的对手出现的时候,对于美国华尔街和这些“老钱”家族们而言,最正确的做法就是第一时间集中力量将其灭掉,消除这个潜在的威胁。
但是,当这样的对手都已经在你不知不觉当中成长起来以后,沟通与合作,展现善意的一面,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了。
他们自然是想要和小林天望进行更多的合作,以期能够在下一次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分一杯羹,而不是像亨特兄弟和港岛的英资一样,反过来成为被瓜分的对象。
然而……
置地集团的对外回复,永远都只有这么一番说辞。
“抱歉,小林生,不在港岛。也不在英国。”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忙。”
一时间,关于小林天望的神秘身份,在整个国际上算得上是名声大噪!!
声望也是如日中天!
……
港岛,亚洲电视总部。
总经理办公室内。
“砰!”
吕瑞容这位AtV的当家花旦、主持人兼副总,几乎是“撞”开了柳茹梦这位总经理的办公室大门。
她的脸上,此刻却是没有往日那般精致和从容,那精心打理的卷发都散落下来了几缕,满脸都是焦头烂额地缠着柳茹梦叫道:
“茹梦姐!柳总!我的好姐姐!你……你就快点告诉我!我们的小林生……他到底去哪里了啊?”
“你知不知道!!”
“台里的新闻部主任,刚刚在外面,足足纠缠了我半个小时!”
“他都快指着我的鼻子骂了!!”
吕瑞容无奈又有些抓狂地挠着头发抱怨道,“他问我!为什么?为什么我们AtV和《亚洲日报》,作为老板自己的喉舌,竟然……竟然连老板的半点独家新闻都拿不到?”
“我们对外的统一口径,是说小林生还在英国谈生意……”
“可现在!”
“那些媒体报纸……全都追到英国去了!!”
“他们发现……小林生……好像早就已经离开英国了!!”
吕瑞容越说越气,也是越说越觉得委屈,继续说道:
“更离谱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英国那帮记者,在调查小林生的时候,挖地三尺!居然……居然还挖掘出了……小林生在英国,不知道什么时候连载了一部叫《哈利波特》的英文魔法小说!是不是就是你和郭阿姨帮小林生翻译的那本?竟然真的在英国火了?”
“而且还是大火特火!!”
“在英国简直都要卖疯了!!”
“结果呢?”
“我们!《亚洲日报》和亚洲电视!我们这两个他亲手打造的传媒集团……竟然……都!不!知!道!!”
“我们现在报道这条新闻,居然……居然还要引用《星岛日报》的相关报道和新闻来源!!”
“茹梦姐!”
吕瑞容一副撒娇的样子,双手撑着桌子一脸可怜巴巴地盯着柳茹梦说道:
“我们可是亚洲电视耶!是小林生一手收购打造起来的,我们现在是港岛最火爆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呢!现在却连老板的行踪和消息,都不知道!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你告诉我!小林生到底在做什么大事啊?有什么新闻,怎么着……也得先便宜我们自己人吧?”
面对吕瑞容的这么一番软磨硬泡。
柳茹梦却是笑着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此刻,她正有着闲情逸致在临摹一幅瘦金体真迹。
她宽慰了一下吕瑞容,说道:
“阿容,着什么急嘛!坐下,喝口茶。”
“喝什么茶啊!火都烧到眉毛了!”
吕瑞容急得直跺脚,她现在可以说是真正的职场女性了。
在亚洲电视磨炼的这两个月时间里,她非常快地上手了几乎所有的台内的业务。成天就磨在电视台的各个部门当中,把所有的业务部门的业务都给学精通了,再调度起来,就不容易被手底下的人给糊弄了。
以至于,后来柳茹梦可以完全放心的,将几乎所有的具体事务都交给了吕瑞容来打理。
往往很多柳茹梦觉得,吕瑞容顶多只能做到八十分的事情,最后她能熬夜琢磨,给你交上来一个九十分,甚至是一百分的满意答卷来。
也是基于吕瑞容的表现,柳茹梦也是越来越佩服丈夫林火旺看人的眼光了,尤其是看女人的眼光。
一个小林惠子已经是厉害得没边了,这个从港岛唐楼走出来的吕瑞容,同样进步神速,拥有着完全不弱于自己的天赋与能力。
“呵呵!”
柳茹梦笑着站起身来。
她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那片属于置地集团的,崭新的港岛天空。
她轻声地说道:
“你别急。”
“他嘛……”
“他现在,正在做一件非常,非常重要……”
“而且,非常有意义的事。”
“嗯?!”
吕瑞容一下就紧张了起来!
非常重要的事?
她一个激灵,瞬间就脑补出了无数的画面来。
“什么事?!!”
“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
“难道……难道又是涉及几亿……不!几十亿?上百亿的大收购?”
“小林生难道真的像有些报纸写的那样,是去美国了?他难道真的要去狙击美联储了?”
在吕瑞容,或者说现在所有人的眼里,“小林天望”这个名字,已经和“金钱”、“收购”、“金融战争”之类的词给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然而……
柳茹梦却是笑着摇了摇头。
“不。”
“这件事和钱没关系。”
“那……”
吕瑞容有点懵了。
在她看来,和钱没关系的事,能有多重要啊?
特别是对小林生来说,分分钟几亿港币上下,还不是家常便饭。如果某件事,和钱都没有关系,那对小林生来说,完全就是拖累与累赘了吧!
可是柳茹梦的脸上,却露出了一抹外人从未见过的,近乎崇拜和温柔的向往神色来。
“他嘛……”
“回到了他……该在的地方……”
说着,柳茹梦对着窗外缓缓地抬头,她的目光直接就越过维多利亚港,望向了……
那遥远的……
北方。
……
同一时间。
中国,东北。
吉省,春城。
十二月底。
又是一年冬天的到来。
天寒地冻,大雪纷飞。
积雪已经没过了膝盖,整个县城,此时都裹上了一件银白色的新装。
县城里,一处被临时征用为“考点”的中学教学楼外,人头攒动。
但这种“攒动”,却又带着一种非常郑重的肃穆感来。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通知,可以说是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了神州大地。
原本,按照计划,第一届高考,应在六七月份举行的。
但因为一系列的变故,包括时间过于仓促,以及大量在基层和边疆的知青、民众联名反应,表示根本来不及复习。
国家最终决定,将这承载了千万人命运的第一次高考,延期安排在了年底。
正是此时的十二月底……
世界线……
再一次……
收束了。
……
考场外。
挤满了穿着臃肿棉袄,脸上冻得通红,然后在不住跺脚呵气驱除寒气,但是眼中却都燃烧着“火焰”的高考考生们。
他们当中,有十几岁的应届生,但更多的却是二十几岁,甚至三十几岁满脸沧桑的老知青们。
按照后来的说法,他们就是“被耽误的一代人”。
而今天,是他们这么久等待以来,好不容易等来的一次可以“逆天改命”的机会了。
“叮铃铃——!!”
当那刺耳的预备铃声响了起来。
人群开始涌动,考生们开始排队,大家都是在这寒风下,哆哆嗦嗦地掏出了准考证,激动又紧张地进入了考场。
而在这群朴素的,甚至有些“土气”的人群当中。
有一个身影,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却又是那样的和谐。
是啊!
这很矛盾!
他就是刚从英国直飞港岛,又马不停蹄,连机场都没有出,从港岛坐专机直飞吉省春城的林火旺。
此刻,他正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
那里面是母亲亲手缝制的厚毛衣,虽然不够好看,但是却足够暖和,他穿起来显得有些臃肿。
他刚刚搞定了那场总盈利高达一百五十亿美金的“白银大战”。
他刚刚在英国用“神药”和“钞能力”,让那些傲慢的英国红脖子们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彻底搞定了英国三大汽车品牌的收购。
他现在是全世界的金融传说,是赚取财富的天才,是被无数人膜拜和追逐的偶像。
但是……一飞回东北。
落地的那一瞬间,他又重新变回了那个……
朴实的、青涩的、从林家沟走出来的十八岁少年。
他,就是林火旺。
此时此刻,他不是那个在伦敦挥斥方遒的“小林先生”。
他也不是那个在华尔街和港岛被奉为“神话”的神秘资本。
他深吸了一口东北那特有的冰冷刺骨的空气,呛得让他肺里生疼,却又无比地怀念与清醒。
在眼前监考老师那严肃到不近人情的催促下:
“快点!马上打铃了!找到你的位置!”
林火旺,夹在这浩浩荡荡地人群中,感受着独属于这个年代的高考气息,低着头,走进了那间……
恢复高考后……
第一届……
高考的考场中。
他虽然在外狂赚百亿,但归来仍是一个十八岁赶着来参加高考的少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