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经过漫长的一个半时辰后,那扇紧闭的门缓缓地打开了。
十一个人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门刚一打开,他们便像离弦之箭一般,顾不得理会钱虎的尸体,争先恐后地推门而出。
然而,当他们踏出房门的瞬间,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并不是唯一的房间!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由十二个房间组成的环形结构,每个房间都与相邻的房间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而在这个圆圈的中央位置,往上看去,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仿佛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让人不寒而栗。
刘柯凝视着这诡异的场景,心中暗自思忖:“假设每个房间里都有十二个人,那么这次万奇门的规则岂不是有一百四十四人参与其中?”
他原本以为这次的人数会和上次一样,最多不过十几个人而已,但现在看来,显然是他想得太简单了。
就在这时,其他房间的门也陆续打开了,人们纷纷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有的房间出来的人较少,最少的只有七个人;而有的房间则和刘柯他们一样,出来了十一个人。
不过,有两个房间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两个房间里竟然没有一个人走出来!很显然,这两个房间里的人要么都说了实话,要么都说了谎,最终导致了十二个人全部死亡。
刘柯粗略看了一下,两个房间剩十一人,三个房间剩七人,一个房间剩九人,两个房间剩八人,两个房间剩十人,场上还有八十八人。
此时那个神秘的声音响起:“请诸位领取自己的东西,若东西丢失,可别怪我们保管不力。”
刘柯心想:“东西?还有什么东西,还有什么东西需要规则保管。”
就在眨眼之间,中央位置突然发生了异常。原本应该是明亮的地方,此刻却被完全的黑暗所笼罩,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吞噬着这片空间。
然而,就在这无尽的黑暗中,一道耀眼的金光突然从天而降,如同破晓的曙光一般,划破了黑暗的帷幕。这道金光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直直地照射在中央的位置上。
当金光渐渐散去,人们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是一群动物!这些动物形态各异,有小巧玲珑的昆虫,也有体型庞大的猛兽,但它们都被笼罩在那道金光之中,显得有些虚幻。
刘柯定睛一看,发现自己的螳螂竟然也在这群动物之中,而且正在和一只乌鸦激烈地打斗着。不过很明显,螳螂处于下风,它的攻击虽然迅速而凌厉,但那只乌鸦却灵活地躲避着,还不时地用尖锐的爪子反击。
“那只蠢鸡就已经够烦的了,现在又来一只黑鸟,烦死了!”螳螂愤怒地咆哮着,“我怎么就跟鸟牵扯这么大啊!”
那只乌鸦似乎也被激怒了,它同样怒不可遏地回应道:“你才是黑鸟呢!我是乌鸦,高贵的乌鸦!”
“老子管你是什么东西!”螳螂毫不示弱地反驳道,“我呸!你黑不溜秋的,像个傻煤球似的,你们鸟类都这么蠢吗?”
就在它们争吵不休的时候,刘柯迈步走了过去。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想要把自己的螳螂从这场混乱中解救出来。然而,就在他快要碰到螳螂的时候,远处一个枯瘦高个突然打了一个响指。
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那只乌鸦立刻停止了与螳螂的争斗,然后振翅高飞,径直飞到了那个枯瘦高个的肩膀上。
刘柯见状,心中不禁一紧。他警惕地看着那个枯瘦高个他觉得这个人不简单。
只见中间位置有一只蝎子、一只蜘蛛和一只花蜥蜴,甚至还有一只蝼虯!这些生物走向各自的主人。
刘柯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只蝼虯,心中暗自惊叹:“厉害啊,居然有人养邪魔怪,而且还是这么多只,这人难道真的不怕死吗?”
很快,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在寂静的空间中回荡着:“恭喜诸位成功通过实与谎的考验,接下来将迎来第二场考验——死与生。规则如下:你们以走出房间的先后顺序为一队,每队需要选出一名生人和一名死人。生人需要与对方的生人展开激烈争夺,以获取对己方有利的条件;而死人则要巧妙地利用生人所抢夺到的有利条件,进行一场生死较量。全场将进行三个回合的对拼,考验将于半个时辰后正式开始,请诸位自行分配角色。”
刘柯环顾四周,看着这些队友,心中有些茫然。他不知道该如何分配这两个角色,毕竟这关系到整个团队的胜负。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听到周武辰的一声怒吼:“让我当那个死斗的人吧!他娘的,老子都快憋死了,终于有机会可以痛痛快快地打一架了!”
然而,众人并没有被周武辰的热情所感染。他们深知这场考验绝非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打斗那么简单。尤其是“生人争夺己方有利条件”这句话,让大家都感到十分困惑。究竟这个“有利条件”指的是什么呢?是要通过武力夺取,还是需要运用其他手段来争夺呢?众人心中充满了疑问,一时之间也无法确定具体的策略。
刘柯目光缓缓扫过这些人,心中暗自估量着他们的实力和特点。柳微微、白娅、李山、水山、许春花、林羽、猴子,这些人显然不具备打斗的能力,他们或许在其他方面有各自的专长,但在生死搏斗的场合中,恐怕难以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然而,张尚、周辰武、古渊和自己,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刘柯对自己的实力有着一定的自信,他相信在一场死斗中,自己能够展现出应有的实力。张尚和周辰武看起来也都身强体壮,应该也有一定的战斗能力。
但问题是,刘柯无法命令这些人。尽管他心里有一些想法和策略,但众人对他的信任程度有限。
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相信古渊。毕竟,在之前的实与谎的考验中,是古渊指引众人用一个人的死亡换取了十一个人的生存。这种经历让古渊在众人心中树立了一定的威望,大家自然会更倾向于听从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