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华一怔,微微勾起嘴角,纠正道:
“妈,话不能这么说,这个家正是因为有了我们每个人,所以才会好。”
“好了,咱们都别杵在外头了,怪冷的。有什么到屋里再说吧!”
今天是大年初一,虽然出了点太阳,但阳光比较微弱,寒风吹过来还是蛮冷的。
屋里的火烧的正旺,一进屋,浑身的冷意瞬间都驱散了。
董大成许是太过高兴,忍不住自个倒了杯白的喝了起来。
王笑萍忍不住皱着眉头责备道:“我说他爹,这大白天的你喝啥酒啊你!”
董大成摆摆手,“你懂什么!我呀,我这是心里头高兴那。”
“搞不懂你。”
王笑萍连连摇头,瘪着嘴,“你是高兴也喝酒,不高兴,也喝酒!谁知道你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董大成没吭声,喝完杯里的洋河大曲,又给自己倒上了半杯,眼里的激动和兴奋是怎么也掩饰不了。
喝多了忍不住感叹道:“我儿子有出息了,居然、居然收到表扬信了!”
可这件事对于董华来说,并不足为道。
但他也不好扫了双亲的兴,只是附和地点头。
另一头。
从别人嘴里听说了董家的事情以后,正在家里热昨天晚上剩菜的刘小红,又一次破防了。
她挠了挠已经渐渐开始结疤了的脸,“哐当”一下把手里头的锅铲个扔到一边,开始一个人在灶房里生闷气。
她就想不通了。
凭什么董华这臭小子就那么有能耐?
村里头成天传来传去都是他的事情!
今天倒好,村委会是又给他送表扬信,又给他送吃的用的。
二房家凭什么呀?
生气的同时,她竟破天荒开机有点羡慕王笑萍了。
同样都是董家的媳妇儿,王笑萍怎么就生了一个这么能干的儿子?
反倒是自己的儿子董小海。
大董华好几岁,啥事也没干成不说,还要靠着她和董兴国两口子养着。
从娶媳妇儿到媳妇儿生孩子,几乎样样都是他们两口子亲手出钱、出力、亲手操办的。
董小海就只管抱媳妇儿就行。
虽然刘小红不想承认,可心里头其实也认为董华除了令人讨厌这一点以外,的的确确是个能干的。
最起码,比自己的儿子董小海要强太多了。
“刘小红,我说你这娘们儿有病吧?这大过年的,又生什么气?锅铲都给扔地上了!真是晦气!兴国怎么就娶了你这么个玩意儿!”
杨小丽不知何时出现在灶房门口,瞧见掉到地上的锅铲,气不打一处来。
本来心里头就因为这些日子以来刘小红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大过年的,又把炒菜的锅铲给扔地上。
她是怎么也忍不下这口气了。
见一向偏心自己的婆婆此刻站在灶房们外,双手叉腰,对自己横眉竖眼,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她心里当下一咯噔,急忙去把地上的锅铲捡起来。
“妈,我这、我这不是听说村委会又是给二房送表扬信的,又是给他们送吃的用的,可咱们却一点都没有。”
“我是越想,心里就不平衡,所以就、就有点生气。”
“你有什么可生气的?”
杨晓丽不满地剜了她一眼:“说白了,你不就是嫉妒他们么?”
“那村委会要给他们送东西,咱们又有什么办法?你有本事,你也让去救人,你也让村委会给你送东西啊?”
“你们两口子没本事,还成天怪这怪那的。我们两个老东西跟了你们,那才叫倒霉。”
“只怕是等以后老了、死了,都不得善终呢!早知道跟着你们会过得那么苦,当初就应该把几间老房子给大成了!”
此时此刻在杨小丽的心里,对董大成的态度已经悄然有了变化。
事实告诉她,跟着二房才能过上好日子。
她和董军,当初就是选错了!
刘小红的脸色越发难看。
'“妈,难道这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吗?你也不管管兴国,就知道怪我。要不是他成天偷家里的钱拿去赌,咱们家的日子会那么难过吗?”
“而且,我听你这话里的意思,你是后悔把房子给了我们,想给大成他们,让他们家养你们呗?”
“可是妈,你也不想想,你现在把这破房子给人家,人家还会要吗?人家家里都盖新房子了,哪里还会看得上这破房子?”
被戳中痛处,杨小丽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白了刘小红一眼便气冲冲地转身走了。
望着杨小丽的背影,刘小红眼神里划过一抹阴暗。
这老不死的!
居然还妄想把房子收回去,给二房家!
想都不要想!
要是这两个老不死的真有这样的念头,那么她会先一步采取措施的!
比如所,在他们的饭菜里加点老鼠药。
这两个老不死的死了,也就没人敢打这几间屋子的主意了!
她和董兴国两口子没啥本事,董小海也指望不上,要是董军和杨小丽真为了二房把他们一家子赶出去,那他们还真不知道该上哪里找地方住。
总不能,她拖家带口回娘家吧?
那不光是她,就连她娘家也会成全村的笑话!
这是万万行不通的。
所以,若是董军和杨小丽真把她逼到绝境,那就不要怪她心狠手辣了!
刘小红想得出神,忽然,食物烧焦的味道钻进鼻腔里。
她匆忙低头一看,只见在锅里热的菜已经成一锅黑炭了。
完了。
这下又要挨骂了。
.....
年初一,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在家里待着的,等过了初三,亲戚之间就逐渐开始走动了。
董大成夫妻俩带着东西去看了老三,一问,才知道,董兴国和董军已经有将近一个月没他这儿了。
平时不来也就算了,老三有病缠身不能劳作,甚至过年了,也不拿点东西来瞧瞧,看望看望!
董大成心里气得不行,可又不好说什么。
便给他留了十块钱,和几件保暖的衣服,寒暄了一阵,便回家了。
正月里,都没啥事,时不时有人上门来喊董大成去打牌。
想起沾上赌博的大哥,董大成多次都是摇头拒绝了,天天窝在家里,没事也瞎忙活。
眼看着到了初十,年味渐渐散去了。
在城里务工的人逐一开始往城里赶。
年过完,也就到了董小燕上学的时候。
董华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头。
等过了十五之后,差不多开学的前两天,他就去学校里找到董小燕之前的老师。
学校里的学生都是附近几个村庄里的,离南门村得走约莫七八公里的距离。
这也就意味着,董小燕以往每天来回起码得步行十几公里路程。
早上七点半就要开始早读,那她起码六点钟就要从家里出发。
早上六点啊!
天都还是黑着的呢!
如果把这件事办妥了,或许可以让董小燕住校,这样她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而不是都浪费在路上。
孙老师听说董华要给董小燕办理复学,当下有些意外。
孙老师探究的眼神上下打量着董华,忽然眉头一皱,“你……莫非就是董小燕口中的二哥?”
“对,我就是。”董华点点头。
心里头却不由闪过一丝疑虑。
这位孙老师,怎么好像认识自己?
确认了董华的身份,孙老师的眼神一下子就冷下来了。
“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哪个眼高手低,没有少爷命,却有少爷病的董华啊?”
董华眉头一拧,“孙老师,你知道我?”
孙老师双臂环胸,露出讽刺的笑容。
“我当然知道你!你的事情,我们学校的老师们都知道的!”
孙老师忽然眼神一沉,开口替董小燕打抱不平。
“有你这样一个哥哥,董小燕那孩子真可怜!就因为你,害的她被迫辍学,无书可念。你就是个罪人,耽误了她的前途!”
董小燕学习成绩很好,孙老师知道她家里困苦,有意想栽培她,帮她一把,让她以后能有个好大学可以上。
都知道,只要上了大学,这辈子就稳了。
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看中的苗子突然要辍学,不念了。
原本竟是因为交不起学费,家里无法再支持她念书。
孙老师不甘心,董小燕是自己看中的好苗子,不能说不念就不念了,她必须得争取争取。
所以特意到董家来家访。
却没在董家找到董小燕,而是在菜地里找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跟着爹妈在地里干活的董小燕。
她上去劝说,想为董小燕再争取争取机会。
可董大成两口子一脸难色,坚持声称家里实在没钱供董小燕读书了。
后来,经过多方了解。
孙老师才知道,董家突然出现这样的变故,完全是因为董家突然冒出来一个抱错的男孩儿。
排行老二,也就是董小燕的二哥,董华。
而从孙老师所了解的情况是,董华在城里生活了十八年,不甘心被接回南门村这个穷乡僻壤。
接回来以后,成天啥也不干,还妄想董家给他提供如同沈家的条件。
成天要的都是一些贵的东西。
要是不给他买,就翻脸,然后跑去城里找沈家。
董家觉得对他有愧,都在尽力满足他。
所以,这就苦了董小燕,她被迫辍学。
这些,都是孙老师从村里人,或者是村委会了解到的情况。
她认为,是董华害了董小燕,断了董小燕的路。
所以才在一见面的时候那么大敌意。
望着一脸愤怒的孙老师,董华张嘴想解释,“孙老师,我……”
“我知道之前是我的错。我现在已经在尽力去弥补了。”
“哼!弥补?!”
孙老师的态度还是冷冷的,“耽误了那么长时间,学习成绩早就一落千丈了!不知道得付出多少努力才追的上来!”
“董华,你就是个自私的家伙!”
这时,一旁的董小燕终于开腔了。
“孙老师,你别怪我二哥了。是我……是我自己要辍学的。跟他,跟他没关系的!”
董小燕抬起双眼,“他现在对我,和对我们全家都很好。他一挣钱,就提出要送我回来上学呢!”
“真,真的?还有这事儿?”
孙老师看着董华,露出诧异地神情。
“你居然会主动想到把你妹妹送回来学校上学,看起来你人还不算太差劲!”
董华还没来得及开口,董小燕忽然又道:“真的,孙老师,我二哥现在真的可好了。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我们都很喜欢现在这样的他!”
“所以孙老师,你别骂我二哥了,好吗?”
当事人董小燕都这么说了,她还有什么好说的么?
当下,孙老师无奈地点点头,对兄妹二人道:“行吧,既然你都替他说话了,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走吧!我带你们俩去办公室,办理手续去。”
“耶!太好了,又有书读了!”
董小燕高兴的不行,蹦蹦跳跳地跟在孙老师后面。
一个上午,董小燕的复学手续就办好了。
等到开学那天,来就可以了。
临走前,董华忍不住询问孙老师学校里能否提供住宿。
孙老师诧异地挑眉,看着董华:“有是有,不过,住校的花费可比走读要多一些,你……你舍得掏这个钱吗?”
在她的印象里,大部分家长都是不让自己孩子住校的。
住校又要额外产生不少费用,这对这些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能住校自然是最好的,能有更多时间用来学习。
可要是不住,她也能理解。毕竟,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拿出这些钱来。
能供孩子来上学接受文化,她已经觉得很欣慰了。
现在,董华突然问住校的事儿,孙老师自然是意外的。
“花多少钱都不要紧,只要能给她安排住宿。”董华沉声道。
“你确定?每个月要多交五块钱,你能拿出来吗?”孙老师看着董华身上的补丁,表示质疑。
下一刻,董华却从兜里果断的拿出五块钱。
“这是小燕的住宿费用,辛苦孙老师安排了。”
孙老师一愣,看向董华的眼神多了一丝惊讶。
“成,我这就安排。等开学那天,董小燕你记得带着自己的衣服,日用品,被子过来。”
董小燕激动地连连点头。
太好了!!
以后再也不用起早贪黑,走路十几公里上下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