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的后备干部学习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麻三田回到沟里已有多日。
就在毛主席逝世前一晚,常永梅还与麻三田情意缱绻,约定次日再聚。
然而噩耗传来,她神色黯然地对麻三田说:\"没心情了。\"
这份儿女情长,在举国悲痛的浪潮中,瞬间显得微不足道。
深夜,周山被一场噩梦惊醒。
梦中,天空漆黑如墨,不见一丝光亮,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惊慌失措,四处奔逃。
他猛地睁开眼,心跳如擂鼓,再也无法入眠。
轻轻趴在窗口,只见一轮圆月高悬夜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寂静的大地上,给万物披上一层银纱。
借着朦胧月色,他瞥见地震棚里的挂钟,指针似乎还未指向五点。
他蹑手蹑脚地下了炕,生怕惊醒熟睡的家人。
推开房门,新建的厨房里亮着昏黄的灯光,他猜想大概是母亲在准备早饭。
他放轻脚步走到路边,静静地望向东方的山顶。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泛起鱼肚白,东边的太阳缓缓升起,金色的光芒逐渐驱散黑暗。
看到这一幕,周山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太阳,依旧会照常升起。
学校实验楼已焕然一新,变成庄严肃穆的悼念场所。
大门上方的红墙上,挂着巨大的黑白挽带,中间用醒目的蓝漆写着一个苍劲有力的\"祭\"字。
踏入实验楼大厅,北面墙壁上,黑白布与黄绢花精心制作的条幅熠熠生辉,中间\"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寄托着无尽哀思。
条幅下方,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老人家慈祥的面容仿佛在注视着每一位前来悼念的人。
画像下方,整齐摆放着一排花圈,中央几幅分别由厂革委会、厂部、工会、共青团敬献,两侧则是各单位饱含深情的敬意。
这些庄重的花圈,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原来,昨日中午,厂领导接到上级电报通知后,立刻召开紧急会议。
会上,传达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如晴天霹雳,震得在场众人悲痛难抑。
大家强忍着泪水,按照上级部署,焦急等待着广播通知。
会议间隙,宋东方先是与刘长明商议,决定组织工会人员制作黄、白绢花。
随后,他来到铸造车间,仔细查看库房材料。
回到办公室,他翻出刚参加工作时的记录本,反复研究花圈尺寸。
广播播出确切消息后,宋东方立即拨通电话,郑重叮嘱王绍一、裴同国:\"按照当年斯大林去世时市里定制的花圈标准,制作四个。\"
裴同国与他仔细核对尺寸、明确要求后,迅速组织木工组投入紧张制作。
工会这边,刘长明也带领厂工会及各车间工会人员,连夜赶制绢花和纸花。
裴同国根据沟通结果,精心绘制草图,反复校对确认无误后,才开始动手制作。
他先用木条搭建井字架,又用三根长木方做成稳固的三角支架。
保管员从库房取出五张标准五合板,裴同国用尺子精确画出直径900的圆,再用锯小心切割出圆盘,将其牢牢钉在井字架上。
接着,他用电钻在圆盘上均匀打孔,为后续插花做准备。
各车间领导和工会人员陆续送来制作好的绢花。
大家手持用细铁丝捆扎的绢花,小心翼翼地插入圆盘的孔中。
圆盘中央,有人用毛笔蘸着浓墨,庄重写下\"祭\"字。
一圈白色、一圈黄色的绢花,层层叠叠覆盖住胶合板,将整个花圈装点得肃穆典雅。
众人将制作好的花圈稳稳放在支架上,早已写好的挽联也工整地粘贴上去。
宋东方逐一检查,只见挽联抬头均写着\"沉痛哀悼\",落款分别是厂革委会、厂部等单位。五架近一米高的圆盘花圈,庄重肃穆,宋东方点点头。
一旁观看的各车间领导和工会委员见状,纷纷提议:\"也给我们车间做一个吧!\"
宋东方深知库房材料充足,便对王绍一、裴同国说:\"辛苦你们,给每个单位都做一个。\"
为了满足全厂职工家属悼念的需求,学校实验楼连夜改建成临时祭奠场所。
一时间,三线大地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中:
黑纱白布哭啼瘦,哀乐汽笛聩耳聋。
领袖仙游八万里,人民祭奠九千重。
紫湖花蕊迎宗主,赤县白云送舍翁。
三线青山哀乐定,八荒河水泪难停。
实验楼内外,花圈林立,宛若白色的海洋。
人们胸前佩戴着毛主席像章和白纸花,手臂缠着黑纱,排着长长的队伍,神情凝重地缓缓步入祭祀厅。
他们眼含热泪,望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深深鞠躬,寄托哀思。
李风顺、高文革、吴权、周山也来到学校,随着人流进入祭祀厅鞠躬悼念,随后朝教室走去。
吴权忍不住说:\"周山,你之前说得不对吧?\"
周山沉默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你们俩别胡说!\"吴权严肃地训斥道,\"主席最反对封建迷信!\"
这番斥责,让两人立刻闭上了嘴。
跟在后面的韩如冰听到对话,跑过来询问。
周山小声道出自己的担忧和今早的发现。
韩如冰听后,既惊讶又理解:\"你当时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我记得有首歌唱......\"
李风顺连忙提醒:\"这事千万别外传,让居心不良的人听到,会说你们的!\"
这时,铁路大桥上一列火车缓缓驶过,司机拉响长长的汽笛,尖锐的笛声划破长空,打断了他们的交谈。
当天学校停课了。
一方面,老师们沉浸在悲痛中,泪水止不住地流;
另一方面,学校操场也成了悼念活动的重要场所。
家属区的老同志们自发结队来到学校,他们神情肃穆,默默排队进入实验楼悼念主席。
两位老人因悲伤过度,走出实验楼后,在操场上听到火车笛声,竟当场晕倒。
火车驶过,人们听到惊呼声纷纷跑来。冉海在办公室听到操场动静,推开窗户一看,立刻打电话给医院:\"快派救护车来!\"
晚上,韩如冰偷偷对父亲说:\"爸,你说周山是不是挺奇怪?一天总是胡言乱语。\"
韩泽信语重心长地说:\"毛主席太伟大了,对中国人民来说,失去毛主席就像失去太阳。这种担心,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忧虑,大家都怕中国没了主心骨,又回到任人欺凌的时代。\"
第二天上学,韩如冰把父亲的话告诉周山。周山若有所思地说:\"你爸说的是大人们的担心,就像《水浒传》里晁盖死后,宋江接手,梁山最后还是散了......\"
祭奠过后,三线人带着悲伤与不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他们擦干眼泪,振臂高呼:\"继承遗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
那一声声呐喊,饱含着对领袖的深切怀念,更充满了继续前行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