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村民们惋惜的时候,清溪村的村长和里正,却缠在县令大人身边,一再请求。
县令要全县推广新粮种,但是明玥的十六亩水稻的出产,根本不能完全覆盖全县的水田。
所以,要得到粮种,必须要靠争取。
村长和里正好说歹说,让县令大人在分配那些粮种的时候,可一定要优先给清溪村和里正辖下的周边这几个村呀。
县令当天心情好,再加上,清溪村和附近的村民,可是有很多人见过高产水稻的长势和真实收成的。
根本不用推广,村民们都会抢着买,别的地方可能还需要一番劝诫和勉励。
所以,他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村长和里正得请求。
......
明玥这边,因为外头的田地不用他们亲自去收割,他们只需要忙活庄子上的这十亩水稻。
这样就轻松很多了。
他们还是跟去年,一样,先收割,然后分拣出同种稻穗,再分别脱粒,晾晒,称重入库。
外头的十六亩水稻,县令都收走了,并且作为粮种征购,都免了税。
而明玥庄子上的这十亩,本来就还在荒地的三年免税期,所以,她家今年全部免税。
......
夏收结束,村民们又开始忙着播种育苗,翻田犁田,最后插秧。
要种高产粮种,村民们要自己拿着钱到县衙购买。
价格比县令在明玥这里的收购价,还要高出2文钱每斤。
但是清溪村和周边几个村的村民,都毫不犹豫地购买了。
每亩能多将近两百斤的粮食,谁不买谁是傻子。
......
明玥自然不用再花钱去购买新的粮种。
她今年杂交出来的稻种里,有一个她非常满意的稻种。
虽然在高产上,比不上今年夏收得到的这一种,但是这种稻谷煮出来的大米,非常的清香,口感也更好,抗病性也特别好。
夏种的时候,庄子外面的那十六亩水田,就都种这种新得的粮种了。
而庄子里,自然是继续杂交,期待将来亩产千斤的稻种!
......
这边,明玥家种出高产稻子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十里八村。
祁月丫这个名字,在全县,竟然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大家都说她运气好,阴差阳错之下,培育出来了新的稻种。甚至还有人动了心思,想效仿她的做法,看看能不能培育出新的粮种出来。
除此之外,今年夏天,青阳县,发生了两件轰动周边县城,甚至府城的事。
《废材的修仙路》三册书籍,继《西游记》之后,再度火遍各地。
市面上一书难求。
各地的茶楼说书,也异常地火爆。
除了原着作者被人追捧,画师知画的名头,也愈发响亮。但是,具体知画是谁,就没人知道了。
当然,盗版也层出不穷。
明玥印书还是老样子,每册书只印2000本左右,卖完就不再印。
也要给外面的抄书人,和盗版书,一些市场和活路。
只要市面上的盗版书,多于正版书,人们就不会注意到她在庄子上的印书小作坊。
而村民们,也因为帮明玥卖书,每家每户都有了余钱。
......
另一件事,则是,忽然之间,青阳县的大街上,多出了很多紧俏的大西瓜。
虽然西瓜的价格有所下降。
但也不愁卖。
很多外地的商队纷纷涌到青阳县求购西瓜。
宋老板每天在知味楼接待各地的商队,根本接待不过来。
别人只知道,几乎市面上出现的大瓜,都是出自宋老板这里。
却并不知道,宋老板背后,负责种瓜的,和青阳县培育出高产粮种的,是同一个人。
从第一批西瓜上市,到最后一批西瓜上市,将近八万斤的西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卖完了。
卖瓜钱,总计两万多两。
除去卖瓜的运输,人工,和其他成本,明玥今年收到的分利,将近一万两。
看着厚厚的银票,明玥心里乐开了花。
这比卖粮种,多了不知多少倍的收益。
可是,一万两对宋老板来说,这只是个试水生意。
他乐呵呵地跟明玥说,明年无论如何都要扩大规模,再有三倍以上的产量,他们也不愁卖。
明玥自然满口答应,有钱谁不爱赚呢。反正自己也不用出多大的力气。
当然为了犒劳庄农,宋老板和明玥都没有吝啬。
不仅给他们发了粮肉布匹,还有每人2两银子的赏钱。
庄子上还办了一个庆祝丰收的流水席。
所有的庄民加起来也就几十人,奖励发下去,总数都不超过200两。
他们都帮着赚来上万两的银子了,发不到200两的奖励,简直是九牛一毛。但是对庄农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恩惠了。
奖励足够丰厚,明年再让他们种瓜,他们肯定会更尽心尽力的。
......
清溪村村民为了庆祝丰收,在夏种结束后,也在村里的晒谷场,举办了一场丰收宴。
各家各户都带上自家新粮煮的饭和几样菜,到晒谷场上凑桌,办成百家宴。
村里人都知道,明玥家今年夏天卖粮种和卖书得了不少钱。
明玥很大方,让人去自家的猪栏里挑了那头最肥的猪,杀了,肉剁碎煮成肉粥,骨头拿去熬骨。
当然不忘再煮上一锅卤猪下水。
一千多人的大村子,不求每个人都能吃饱,但至少每个人都能尝到一点荤腥。
......
秋去冬来。
转眼两年过去了。
两年的时间里,明玥为县令培育出了五六种稳定高产,且各具特色的稻种。
最高亩产能将近五石。
那些当初也要效仿明玥,把两种甚至几种粮种混在一起种,想得到高产粮种的人,全部失败了。因为他们没有进行人工赶花粉促进杂交,更没有进行科学地筛选,记数和统计。
他们将明玥获得的成就,归结于,运气!
她的粮种在县令和知府的助推之下,响誉全国。同时,过去两年,整个州府的水稻产出,大幅提升,成了远近闻名的粮仓。
因为还想着明玥能继续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的粮种,县令没有抢功,更没有埋没明玥。
他大大方方的在所有的上报的折子里,写上了明玥的籍贯和大名。
青阳县,清溪村人士,祁氏明玥!
在知府和皇上那里挂上名之后,明玥直接上报了她的杂交之法,让各地的司农司官员,去培育出适合本地气候特征和土壤的粮种出来。
同时,杂交法除了水稻,也适用于其他农作物。
整个朝堂都震惊了。
大家都想不到,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在阴差阳错之下,竟然总结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粮种的办法。
是幸运,也是聪慧!
皇帝大为高兴,让全国司农司效仿,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粮食大幅增产,另外还不忘嘉奖明玥。
他封了明玥一个慧敏乡君的封号,还赏银五百两,赏地百亩,锦缎10匹,乡君服1套,金玉头面2套。
同时,知府调往京城,成了京官。
县令大人则升去当了知府。
皆大欢喜。
新县令到任,老县令周县令举办了一场辞别宴,辞别宴后的第二天,他就要到府城走马上任了。
周县令的辞别宴,自然要宴请明玥这个整个州府,唯一的乡君去赴宴。
毕竟,他能升迁,明玥也算是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