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殿下,刚才那个人是你什么人?”等到脚步声走远了,刘长宁便向篆愁小公主打探起来。
“王伯爷啊。”篆愁小公主抬头看了看他,语调有些含糊不清。
“是一位大王吗?”刘长宁问。
“嗯呐。”篆愁小公主点了下头,抓起毛笔又开始写字了,摇头晃脑的样子可爱极了。
刘长宁安心了,他现在也算有见识了,从玉成公主,到大长公主,再到一位不知名的亲王,光是这些天潢贵胄就见到了好几个。
要是他还是以前那个农家少年,估计能见到县一级的主官,就已经是这辈子到顶了。
“刘长宁,还要认字吗?”篆愁小公主又写了两个字,一个“日”,一个“月”,看得出来,她认识不少字,还会写。
“好,那我们继续来认字。”刘长宁陪她玩这认字的游戏倒不觉得无聊,小公主实在太可爱了,绝对是骗人生女儿的那种,“不过在认字之前,我能问下小殿下,你都读过什么书吗?”
“有《字论》,还有《学训》,还有《高祖遗训》,还有……”篆愁小公主掰着手指头,一连说了好几本书,大多都是启蒙书籍。
刘长宁知道其中的两本,《字论》和《学训》他也学过,是村中的张文先生教的,这在大绥是蒙学文,凡是孩童启蒙,必先学这两篇。
《字论》,就是教人认字的,从最简单的字认起,一个字一个字学,没有什么拼音标点,就是教你这个字的读法,你死记硬背,把这个字完全读熟了读透了,然后接着学第二个字。
字与字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关联,所以这真的很考验天赋和记性,一些脑子笨的人,读了几年书,甚至都不认识多少字。
比如刘长宁自己,就曾经因为不会背不会写,而被早早地放弃提前“毕业”了。
《学训》也差不多,只是字更多更复杂一些,如果说《字论》是小学的知识范畴,那么《学训》大约是初中一级的。
等学完了这两本基础的蒙学文,然后就是学习前人古籍和经典了,那更加晦涩难懂,因为基础的蒙学文只教你认字,却没有解释这个字的具体含义和用法,所以学习古籍经典,等于从头开始,可以想象那有多困难了。
以刘长宁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自然觉得这种教育方法很落后,尤其是最基础的蒙学文,简直就是为了给读书的人设置障碍,把那些所谓的没有读书天赋的人直接筛选掉了。哪像地球那边,三、百、千那可是经典的启蒙读物,经久不衰。
《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以明义理,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以及人格修养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言辞简练,含义丰富,朗朗上口,便于诵读。
“刘长宁,你学过几本书?”篆愁小公主数完,就开始问起了他。
“我就学过两本书,《字论》和《学训》。”刘长宁说道。
“没有我学的多。”篆愁小公主一听又兴奋了起来,“所以我是你的老师,你要好好跟我学。”
“还请殿下认真教。”刘长宁配合地道。
“好,这是日和月,你跟我读……”篆愁小公主又认真地当起了老师。
两人在书房里一教一学,一个教的认真,一个学的仔细,倒也其乐融融。
直到玉成公主李淑和大长公主李萍进来,见到这一幕,都有些啼笑皆非。
“篆愁,你在作甚?”
“阿姆,我在教刘长宁识字。”篆愁小公主兴致勃勃地道。
“篆愁真懂事。”李萍微微笑了笑,自然明白刘长宁是为了配合女儿游嬉,不然以女儿认识的那几个字岂能教人?
“刘长宁,你跟我来。”李淑朝刘长宁招了招手。
刘长宁跟着她走到外面,心中也好奇她有什么事要避开大长公主。
“刘长宁,适才是否有人进过书房?”李淑一脸慎重地问道。
“不错,我见乐温殿下与其相熟,应是一位大王。”刘长宁点了点头道。
“大王?”李淑目中闪过一抹古怪,似乎也松了口气,“嗯,那我知晓了。”
“他说要去找公主殿下,难道没有找到殿下吗?”刘长宁问道。
“我与姑母在闺房之中说话,是事后听侍女说有人来寻我。”李淑目光有些躲闪,“那人有没有说什么?”
刘长宁想了想道:“倒没有说什么,只是见到我,问了我为何会在此处……”
“你怎么说的?”李淑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我说是受公主之邀,前来盘桓作客几日。”刘长宁看出了她的紧张情绪,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有些不好的预感。
“还好,还好。”听他这么说,李淑松了口气。
刘长宁小心的问道:“莫非那位大王,不喜外人寓居公主府上?”
“那倒不是。”李淑摇了摇头,又问,“他还有说什么吗?”
“说倒是没说什么,就是问我有何本事竟能受公主之邀,然后乐温殿下提到了黑炭糖……最后大王说了句‘若是炭能吃,那天下百姓就不必饿肚子了’便走了。”刘长宁把刚刚的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遍。
“就只说了这么多?”李淑闻言脸上彻底轻松下来。
“嗯。”刘长宁点了下头,却对那个不知名的大王产生了兴趣,他很少见到公主这么担心一个人的,“那位大王,是公主的长辈?”
李淑闻言迟疑了下:“不错,他是我一位族叔,是掌管宗室属籍的宗正,平时为人最是严肃,不过倒也不算严苛,你安心在此住下就是。”
“原来如此。”刘长宁听得恍然大悟,原来是专门管理皇室宗亲的亲王,难怪看起来那么严肃了,玉成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都有些怕他,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先送姑母回去,你叫萧贵传膳到书房……明日记得把《西游记》和《红楼梦》带来,不可忘了。”李淑叮嘱了一句,便重新进了书房与大长公主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