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一时间得意忘形,不可一世。严嵩也知,自己的得势,完全是因为解放军的主动退兵。虽然不清楚王直到底是怎么想的,但严嵩知道,如果解放军又打回来,自己便会受形势所累,重新失宠。
于是又打起招安的主意,可惜虽然经过了亲信胡宗宪的一番大力运作,王直仍不上钩。倒是他那个义子王滶,带了些人船,过来响应招安。但王直才是真正的大鱼。严嵩仍旧迫切地想使王直接受招安,以保自身前程安稳。于是不惜犯禁,开出“改革开放”的诱惑条件。
严嵩算得倒准,“改革开放”确实是王直的软肋和命门。就算王直可以不把其他任何事物放在眼里,“改革开放”也照样是例外。要知道,王直曾经为了“改革开放”,一意孤行,甚至不惜放弃个人前程与性命。
王直将信翻来覆去地看了,细细琢磨字里行间的意思。照着字面理解,严嵩对于朝廷“实行改革开放”,有较强信心和把握。但是首要条件还是,自己先行归顺,并帮助平乱。
“改革开放”确实是王直长久以来的愿望,可惜已被证明仅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而且就因为“改革开放”,王直失去了太多,也改变了太多。曾经遭受的欺骗,同样在提醒着他,不可轻信此类承诺。
王直不由陷入了激烈的内心挣扎。严嵩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郑重其事地在信上,加盖了他本人的相印。怎么说,可信度还是有那么一些的。
但严嵩此人毕竟老谋深算,若然使诈,仅是以“改革开放”为饵,钓自己这条大鱼。而自己又一次犯傻中计,岂不是显得太低级。
王直若是真属于这个时代的人,肯定不把“改革开放”太当回事。不同之处,也正在这里。“改革开放”的诱惑力对于王直这个从500年后穿越而来的新中国人来说,完全可用“致命”来形容。真真实实地“要人命”。
西游记里的太白金星是谁?吴承恩在世的时候,能当此名者,只有一人——那就是严嵩严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奈伴君如伴虎。
悟空触犯圣怒,被砍了头。太白金星也因力荐招安,不久之后,被罢官抄家,晚景凄凉。但西游记里不能这么写呀,得艺术化地处理这一场悲剧。
严嵩此人如何,公正评价的话,亦有可取之处。三朝元老,位极人臣。本事和功绩,不能完全抹杀。严嵩是大贪官没错。但当时的官场,不贪者零星可数。严嵩得居高位甚久,怎会不腐化堕落。如果他不腐化堕落,来个孤家寡人、清者自清,也不可能在官场上如此得意。
大凡平民百姓的心思都一样,一位高官倒了,便大呼痛快。文人墨客也趁机口诛笔伐,连操祖宗十八代。墙倒众人推,骂倒台的贪官,既痛快,又没有风险。
试问严嵩在位时,谁敢这么来。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了。不敢声张正义,只会来几下“伪正义”,装装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