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500年难得一见的机遇摆在了500年前的解放军面前,只可惜王直对“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革命圣言理解不够,竟然想着投降腐朽没落的大明官府。
哪怕出发点是为了改革开放的大局,也是不够明智的。革命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解放军手里,而不是反革命派。这也是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出来的血的教训。
经过长途航行,庞大的解放军舰队群,终于从长崎的主基地,来到了东海。因为事先已有小型快船,先一步通报消息。胡宗宪已知解放军的规模以及来意。调动了重兵,在舟山一带驻守,领军的正是卢镗。
此时此景何其相似,完全就是当年明军防海盗的布置。只是人员数量和质量上,又有了较大提升。并且严阵以待、如临大敌,兼之紧锣密鼓,箭已上弦。
王直在船头用望远镜,好好看了一番,不禁哈哈大笑,对身边的王滶说:“我的好儿子,我们这趟是来错了。明明是应召而来,却被当作敌人对待。照理说,如果真有诚意的话,早该派人相迎才是。”
接着便将望远镜递给了王滶,继续说道:“好好看看,断了心里头那点不安分的念想吧。别说改革开放,估计让放人都难。”
顿了顿,又说:“准备和胡宗宪谈判,如果他不肯放了你的家人,就开战吧。他这里是守得够严了。但其他地方呢?我们就来个避实击虚。就算他守得住整个江浙,我们还可以沿岸北上,直捣黄龙。看皇帝老儿,不革他职、降他罪。”
王滶连忙用望远镜看了看,说:“只怕其中有些误会,还请义父大人莫要动气。先派人传个话,听听胡大人那里是个什么说法。”
王直叹了一口气说:“是敌是友,已经很清楚了。你还想从狐狸精那里探消息?我看,他手下这些小妖怪更诚实。收到什么样的命令,便有什么样的举动。”
王滶说:“就算事实如此,希望义父看在老母面上,不要轻开战端。谁知道,官府急了,会怎样处置人质呢?”
王直说:“你呀,脑子比我还笨。你以为我真的想开战?逼一逼又有何妨?反正目的都是为了救人。”
王滶却不住地摇头,大概义父王直所说,是完全没听进去。
王直只得又重重地叹息一声。有子如此,让爹何活。干爹不愧命苦——500年后的未来人诚不欺我。自己这个做干爹的,这一趟为了干儿子而应召,也注定没有善果。
胡宗宪颇有些智慧,听得王滶这边的传讯人一说,也知不慎露了马脚。也想到原先定的计划大有问题。解放军海上实力强大,机动能力强。与其严守舟山,摆明了对王直不利,还不如不守。因为王直也说了,解放军大可以另挑空虚进攻,甚至北犯京师。
胡宗宪曾听王滶说起过,王直这人比较傻,便轻率了些。没想到首先犯傻的却是自己,让傻瓜都看出了自己的心思。
于是马上告诉传讯人:一切都是误会。自己只是为了防备那些不三不四的海上流寇,才在舟山一带设重防。根本没有针对王直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