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王直真是这500年前的人便也罢了,偏偏来自500年后——那个完全属于“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能不为“改革开放”而痴迷,甚至疯狂吗?
正瞌睡着,便有人送来枕头,却是葡萄牙人。班杰明通过仍在舟山岛上的王滶,转手送来一批精美昂贵的西洋器物,几乎搜罗了整个欧洲的名产。纯净透明的水晶,七彩绚丽的玻璃,洁白无暇的象牙,镶缀宝石的金银,光看材质,已是不凡。
种类也很繁多,从各式生活用品到随身兵器,应有尽有。其中包括了帆船模型、工艺钟表、望远镜、地球仪等等有些科技含量的玩意。班杰明同时特意转告,这批东西来历非同一般,是葡萄牙送给大明的外交礼品。
大明人本就视葡萄牙人为红毛怪物,加上他们又是引发海乱的肇事者,早已深恶痛绝。因此葡萄牙国王想向大明皇帝送礼,也只能另辟蹊径,要经王直在中间转一个手。
葡萄牙人的想法和王直也是不谋而合,都是冲着大明的“改革开放”。只不过葡萄牙方面的重点,依然停留在通商;而王直更看中,东西方之间的技术文化交流。
虽然目的稍有不同,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完全可以“求同存异”。王直非常乐意,将这批东西进献给皇上。由于恰近年末,地方上本就向朝廷集中进贡,也正好可以借个名义。
王直便立即打点一番,通过运河,将东西运往北京。因为再稍稍迟些,容易在半途遭冻结冰,导致休航。所以王直心急了些,充分完全考虑后果。再加上,给京城的皇帝送些番货,开开眼,本就是王直从前的一个愿望。急急忙忙间,也就这么操办了。甚至连胡宗宪、严嵩那边,都没提前打过招呼。
一个人本不该在同一地点,以同一方式,摔倒第二次。否则,就是不折不扣的傻瓜。
但如果这两次摔倒都是为了“改革开放”呢?那么只能说,这人是在不计后果、不顾一切。
胡宗宪在得知王直运了批番货作贡品,送往北京后,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由于货从舟山运过来后,没换船,便经钱塘江,转入了运河航道。中间几乎没怎么耽搁。胡宗宪自然也没有时间去一睹真容,只听王直说,相当罕见和贵重。
因为是送给皇上的贡品,胡宗宪并没有权力半途截留。而且他也没想过要截留,相反地,认为这是件好事。最最起码,也不会演变为坏事。
江南之事已了。皇上册封王直为“镇北王”的圣旨,却迟迟没有下来。王直这批贡品若真引得皇上欢心,不正好玉成其事。
往最坏里想,这批番货有问题。那也不怕。现在京里乃是恩师严嵩严相爷只手遮天。送礼又属于好事。这都能惹出什么事的话,严嵩也能随手摆平。而且论来历,这货还是红夷国礼。虽然已与红夷交恶,但朝廷向来注重礼尚往来。两国交兵,尚不斩来使;如今特意送礼,还能下罪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