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天得知王直挨斩的消息后,晕倒的嘉靖皇帝在一众侍从和太医的帮助下,终于稳定了状况。其实嘉靖的身体本也没什么大碍,只是精神一下受刺激过度罢了。
嘉靖躺在龙床上,半身起靠于床背,对跪着请罪的德公公问道:“朕并没有说,要杀那王直。王本固和胡宗宪怎么就动手了呢?莫不是你妄撰圣旨?”
德公公一听,急了,连忙辩解道:“皇上,奴才给他二人传的密旨里,绝对没有杀王直的字眼。妄撰圣旨的事,也是绝对没有的。一定是那王本固…不…是那胡宗宪的错。”
妄撰圣旨可是一等一的死罪。德公公一慌之下,竟然把责任推向王本固。那王本固可是先受了自己威逼利诱,算是自己人了。王本固有错的话,自己也一样要栽。幸亏还是反应过来了,把罪名又推向了胡宗宪。
嘉靖露出一丝苦笑,问:“这么说来,妄撰圣旨的人是胡宗宪了?”
德公公脱口而出:“正是。”不由将身子俯得更低了。想了想,又说:“圣上先前有旨,如何发落王直,需依圣裁。胡宗宪自作主张,将人斩了,此乃大罪。”
嘉靖也想了想,然后说:“那朕得给他治罪。这么个大罪,他身后的严嵩以及那帮党羽,也该一起收拾了。”
停了会,又说:“胡宗宪可是封疆大吏,指挥南方兵马。只能先让他进京,才好动手。但一定要秘密从事,不可泄露消息。控制住他后,再处理严嵩等人。另外俞大猷和戚继光也得下狱。否则南边很可能出问题。你就下去办事吧。”
德公公诺上一声,便告退了。待德公公走后,嘉靖宣了徐阶,让他传一道圣旨,加急送往江南,召王本固回京议事。
王本固到了京城,自然受到“优待”。不过半途中,德公公早派人与王本固串了口供,把责任都推向胡宗宪。将“妄撰圣旨”的罪名进一步作实。
嘉靖皇帝心里自然有数,并没有为难王本固。只是因为处理他的时机,还没有到。
但是让嘉靖万分没想到的是,江南局势突然又起波折。王滶四处骚扰,大肆寻仇。虽对财物不甚看重,却偏好屠害人命。完全与先前海寇的做法相反。因此虽人少,造成的恐慌与混乱却比以往大得多。
嘉靖不得不暂停方案,不仅放过胡宗宪和严嵩一马,而且还给胡宗宪加了官,留在京里。俞大猷和戚继光也就更加不能动了。
等到王滶一死,嘉靖终于又可以出手了。将严嵩及上上下下一干党羽全都给予重重打击。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紧要关头,江南竟又出了意外。
海贼大肆进犯,劫掠财物,甚至攻城略地,大有一复以往之势。急查之下,新出现的海贼竟然是来自治下外海大岛——高山。原也是王直旧部。却与王滶有隙,不肯共犯。王滶一死,方打出旗号,席卷而至。
当初解放军留日部队解散时,有一部分转移到了高山岛。而那些人的头领正是在当初集体讨论去向时,曾振臂高呼的原中层干部赵安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