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落黑,俞莲儿就在空间之中,把梁世德送到了津州港的海军训练基地之内,给津州港的士兵做了详细安排以后,又来到了其他五个港口,也和他们一一的作了详细的安排,并给他们卸下了足够的米面粮油,水果蔬菜等物资。
然后。俞莲儿又把梁世德送回了津州港的海军训练基地之内。
因为,皇上及所有的大臣们来的第一站就是津州港,这里要做好欢迎的仪式。
俞莲儿给每艘战船上都卸下了音响喇叭,并都录制了同样的歌曲:第一首歌曲是《欢迎进行曲》,第二首歌曲是:《我和我的祖国》,第三首歌曲是:《在希望的田野上》,第四首歌曲是:《义勇军进行曲》等等就是前世的爱国歌曲。
俞莲儿将梁世德放在津州港精心的做准备工作,为了皇上的安全,她又一个瞬移回到了京都。
第二天一大早,俞莲儿就来到了皇宫前面的广场上。
在俞莲儿的精心安排下皇上坐着他的小轿车。梁世兼开了一辆小轿车,走在了皇上的前面,梁世兼的前面有五辆小轿车,上面坐的都是禁卫军,每个禁卫军手中都抱着一杆步枪。说白了,这些人都是为皇上挡子弹的。
俞莲儿开了一辆小轿车,走在了皇上的轿车后面,俞莲儿的车后面跟了五辆小轿车,上面坐的全部都是禁卫军。
俞莲儿走在皇上的小轿车后面,就是为了观察前面轿车的一举一动及周围的情况,同时俞莲儿也让神仙婆婆打开了扫描模式,注意着周围的一切环境的变化,防止有意外情况的发生。
一些有车的大臣的小轿车,走在了皇上的小轿车的队伍后面。
有的大臣家中没有购买小轿车,也没有坐过大卡车,他们这次坐上大卡车,感觉比他们坐在他们的马车上或者是轿子上舒服多了。
就有了要购买小轿车的冲动。
坐满朝中大臣的卡车后面又跟着六辆坐满禁卫军的大卡车。
这个车队在俞莲儿的精心安排下,安保措施可谓是无懈可击。每一辆车都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司机和身手矫健的护卫,他们不仅对道路状况了如指掌,还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车队中的车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总共有几十辆之多。这些车辆整齐地排列着,气势恢宏,宛如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从京都出发,一路向着津州港的海军训练基地疾驰而去。
俞莲儿深知此次行程的重要性,她绝不能让皇上以及随行的大臣们有任何意外发生。因此,她在出发前对车队进行了多次检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随着车队渐行渐远,京都的喧嚣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的乡村风光。然而,车队中的人们并没有心情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保障行程安全上。
当他们还未到达津州港的海军训练基地时,
梁世德组织所有在家没有出港的士兵,组成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当皇上他们这支车队浩浩荡荡的开过来的时候,首先听到的是悦耳动听的《欢迎进行曲》这首歌曲,皇上及所有的大臣们,禁卫军们听了这首有着节奏感和明快旋律的音乐,既有庄重感和仪式感,又有自豪感和期待感,每个人都热血澎湃,斗志昂扬。
当这首音乐刚刚落下帷幕,便见一路两旁如钢铁长城般整齐地矗立着两排士兵,他们双手紧握步枪,犹如挺拔的青松,雄赳赳,气昂昂的战士们高声呼喊:“热烈欢迎,热烈欢迎!”的口号声如洪钟,响彻云霄!
当梁世德大喊一声:“立正,敬礼!”并把右手举向右额边时,所有的战士左手握枪,立马刷的一下立整,并把自己的右手都放到自己的右额边,向皇上及所有的大臣表示致敬!
当皇上和所有大臣听到那激情澎湃、明快热烈的《欢迎进行曲》时,仿佛心中燃起了一团熊熊烈火,让他们热血沸腾。他们纷纷停下了车,觉得自己坐在车上简直就是对这首歌曲的亵渎,于是毫不犹豫地走下车来。
刚一下车,他们又看到这些将士们的举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敬意,这种敬意比永好国的跪拜之礼还要深沉,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让他们如痴如醉,完全被这宏大的阵势给震撼得不知所措。
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平日里见多识广,但如此庞大的阵势还是头一遭见到。
一眼望去,只见军队整齐地排列着,永好国的旗帜高高飘扬,刀枪林立,气势如虹。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英姿飒爽,仿佛他们就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任何敌人都无法突破他们的防线。
皇上心中暗自感叹,永好国的国防力量竟然如此强大!这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国民安全的保障。他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同时也对那些保卫国家的将士们充满了敬意。
皇上向一路两边的所有士兵们挥手致意,大臣们也跟着向一路两边的士兵们挥手致意,俞莲儿则像士兵们一样回以敬礼!
当所有的大臣下车以后,通过一路两边将士们的阵列来到津州港上时,都被津州港的建筑及津州港上停的大战船震惊到了!
一艘庞大的战船正载着满船的货物,长长的鸣笛三声“呜呜呜”之后,缓缓离开了港口,乘风破浪向着高丽国行驶而去。
当皇上及一众大臣和禁卫军们通过将士们的阵列之后,将士们就尾随着大臣及皇上,迈着稳健而整齐的步伐来到了自己港口上,当队长高喊一声:“立正,解散!”以后,他们来到了各自的岗位上该装船的装船,该练兵的练兵,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皇上及这些大臣们长了这么大的年纪,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船,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津州港。还有那一望无垠的大海,让他们心生敬畏之心。
津州港上的大型吊车,在吊着像一间房子那么大的集装箱,往战船上装载货物,有的在卸货物,让这些大臣们都看呆了。一根链条,就能把那么大的箱子拉起来或卸下船去,都被震撼的瞪大了眼睛。
就连那些年龄大,一路上晕车晕的吐的稀里哗啦的大臣们,也强撑着瞪大了眼睛看着吊车把大船上的东西卸下来,或者是装上去。
俞莲儿看到有些大臣晕车晕的实在厉害,就想到:今天是绝对不能让皇上他们去检阅海军了,等到明天吧。幸亏的是皇上没有出现晕车的现象!
为了让这些大臣能够准时参加阅兵,俞莲儿决定:在今天晚上的汤中放一些灵泉水。但是不能多放,放的多的话,这些大臣们该拉肚子了,如果都乱拉肚子的话就不好了。
再一个原因就是:俞莲儿不想让这些大臣们知道她有这么好的功能的营养水。
大臣们惊讶地发现,津州港上的建筑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不仅港口建设得极为出色,而且就连将士们居住的营房竟然都是两层高的楼房!这些营房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比起他们想象中的简陋营房简直是天壤之别。
更让大臣们瞠目结舌的是,这里还有如此巨大的仓库!这些仓库规模宏大,储存着各种各样的货物,让人不禁对津州港的贸易规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大臣们看到许多客商使用新能源电动卡车运送商品时,他们的惊讶之情愈发强烈。这些卡车不仅装的货物多,而且运输效率极高,使得商品能够迅速、安全地抵达目的地。
而最让大臣们感到震惊的是,所有的商品都被包装得精美无比,然后整齐地塞进了巨大的集装箱里。这些集装箱排列得整整齐齐,一眼望去,仿佛是一座由集装箱组成的城市。
大臣们不禁感叹,津州港的发展真是超乎想象!这里的建筑设施以及贸易活动都展现出了高度的现代化和繁荣景象,让他们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不仅如此,当他们亲眼目睹那些正在练兵的将士们时,更是惊叹不已。这些将士们展现出了极高的武力值,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有力,仿佛经过了长时间的严格训练。
再看那些装船卸船的士兵们,他们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们却能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各种设备,没有丝毫的混乱或延误。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并专注地完成着,整个场面显得异常有序。
这一切仅仅发生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而梁世德竟然能够将这个海军基地建设得如此强大,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他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才能无疑是这一成就的关键所在。
这一番观察下来,大臣们不再觉得皇上奖赏给梁世德一万两金子是太多了,反而觉得俞莲儿和梁世德付出的太多了,是奖赏的有点少了。
当这些大臣到达津州港的时候,除了吃惊以外,坐小轿车的大臣没有感到怎么累的慌。
但是,坐卡车的人就感到很累的慌,还有好多人晕车。因为他们坐在那上面倚在车厢上面没有靠在小轿车的椅背上舒服。
皇上问俞莲儿道:“皇妹,来了这么多的人,住哪儿啊?”
俞莲儿笑着对皇上道:“让战士们住在战舰上,让大臣们住在战士们的营房内,感受一下战士们每天住的地方舒服不舒服!”
将士们吃饭的餐厅也是个两层楼,餐厅内摆放了好多的桌椅板凳,就跟现代学校里面的桌椅板凳一模一样,椅子和桌子是连在一起的,一个桌子上,对面坐可以坐四个人。
因为,皇上及所有的大臣们禁卫军们一路辛苦,俞莲儿就提议让皇上和大臣们先吃饭,等他们吃过饭之后,将士们再吃饭。
俞莲儿的建议得到了梁世德及所有的将士们的同意。
在皇上与众大臣们及禁卫军们吃饭的时候,所有的将士都给他们站岗放哨。
由于俞莲儿提前给军营中放下了好多的米面,粮油,水果,蔬菜及好多的肉食品,所以说,皇上及所有的大臣们,禁卫军们这一顿饭吃的还是非常满意的,又加上汤中加了灵泉水,皇上及所有的大臣喝了汤以后,感觉身上的疲惫感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就连那些晕车的大臣们也不再感到有晕车的感觉了。
吃过晚饭就是休息了,俞莲儿让梁世德专门给皇上腾出了一间房子。
皇上住的房子的左右两边全部住的是禁卫军,一个屋内住了十个禁卫军,每五个人一班,五个人睡觉,五个人值勤,坚决不能让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
所有的将士们都住到了战船上,由于他们习惯了海上的生活,他们头枕着波涛,轻轻地进入了梦乡。
俞莲儿在所有的人都入睡以后,还要回到京都去建造新的房子,如果不建造的话,明天秦明他们将会无房可卖,也会拉低建房的进度。
但是,她又害怕皇上出现什么意外的情况,就和梁世德商量以后,用自己的超能力将皇上无声无息的送进了空间中的梦草山上的床上,让皇上好好的睡一觉。
由于俞莲儿非常的小心,全神贯注值班的禁卫军们硬是没有发觉俞莲儿的行动。
俞莲儿将皇上送进空间之中以后,一个瞬移回到了京都,和丁丁开始了建建建的模式
他们两个分工合作,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把另一条街的两边的门面房全部建造好了。
梁世德身负重任,驻守在津州港,他的职责就是要确保这些大臣们的安全。津州港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和物资进出。而这些大臣们,作为国家的重要官员,他们的安全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梁世德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带领着一群训练有素的卫兵,整夜巡逻在津州港的各个角落,严密监视着每一个可疑的人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