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崇祯皇帝那句“废除南京六部、统一全国政务于京师”的言论,如同惊雷般,在南京的朝堂之上炸响之后,整个金陵官场,便彻底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恐慌之中!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南京城内外的各级官员,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个个焦头烂额,四处打探消息,拼命地拉关系,走门路。就连南直隶下属各州府的知州、知府们,在听闻了这石破天惊的消息之后,也纷纷以“进京述职”为名,星夜兼程,赶赴金陵,意图联合起来,共同游说皇帝陛下,收回成命!
他们心中都清楚地知道:一旦南京六部被正式裁撤,他们这些在江南安逸了数十年、早已习惯了“天高皇帝远”的留都官员们,其仕途……便基本宣告完结了!等待他们的,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致仕归乡;而最坏的,则可能是……在后续的“裁官整冗”之中,被厂卫的鹰犬们,寻个由头,抄家下狱!
他们也同样清楚,当今这位皇帝陛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可以任由他们这些文官集团随意拿捏的“仁柔”君主了!其手段之酷烈,其心志之坚定,远非寻常!想要指望他“回心转意”,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为今之计,唯有……抱团取暖,殊死一搏!
于是,在经过了一番暗中串联之后,数十名南京六部九卿的核心官员,以及从各地闻讯赶来的州府大员,便不约而同地,齐聚在了新任内阁首辅(南京)兼工部尚书高弘图的府邸之中!
他们要……“逼”这位在南都官场之中,地位最高、也最有可能与皇帝说上话的“阁老”,出面!替他们这些即将被“砸了饭碗”的同僚们,向皇帝进谏!甚至……带头向京师上疏请愿!
府邸之内,气氛凝重。
那位在历史上曾因依附阉党而声名狼藉、如今却也混得风生水起的“名士”阮大铖(此时或在南京担任某闲职),第一个便开口,对着主位之上的高弘图,痛心疾首地说道:“高阁老!您是百官之首,亦是士林之望!如今陛下意欲废我南都,自毁长城!此举若成,不仅我等仕途尽毁,更恐寒了天下江南士子之心啊!您若再不出面,为我等,也为这江南百万生民,向陛下陈情,我等……皆要坐以待毙了!”
他这番话,明里暗里,都在向高弘图施压——你若不出这个头,将来我们倒了,你也休想独善其身!
然而,高弘图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只见高弘图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扫过底下那些神情各异、各怀鬼胎的“同僚”们,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诸位,” 他的声音,平静而又充满了决绝,“不必再多言了。陛下的心意,老夫……早已看清。此事,绝无可能回头!”
“说句公道话,” 他朗声道,“这南京六部,早已是名存实亡,衙门之内,十之八九,皆是些尸位素餐的冗官!平日里只知清谈误国,结党营私,于国于民,又有何益?!不过是……徒增国家之损耗罢了!陛下圣明,欲裁撤之,乃是拨乱反正之英明之举!老夫……心中并无异议!”
“至于老夫本人,” 他缓缓站起身,对着众人,深深一揖,“老夫为官一生,自问无贪无污,行得正,坐得直!既然陛下觉得老夫无用,那老夫……即刻起,便上疏请辞!辞去这内阁大学士、工部尚书之职!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也算是……为陛下这裁官整冗的新政,做个表率了!”
他随即又宣布了一句更让众人震惊的话:“自今日起,老夫……与那早已变了味的东林,再无半分瓜葛!道不同,不相为谋!”
在拒绝了众人的“绑架”之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了阮大铖,用一种充满了讥讽的语气说道:“阮先生,你当年既能心安理得地投靠魏阉,想必……今日也早已为自己,寻好了新的出路吧?又何必……在此惺惺作态呢?”
阮大铖被他当众揭穿老底,脸上却并无半分的尴尬,反而……依旧是那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继续着他的“表演”。
就在众人被高弘图这番“义正辞言”的拒绝,弄得不知所措之际,那位看似“忠心耿耿”的阮大铖,却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之中,再次……“顿悟”了!
他猛地一拍大腿,对着众人,用一种“恍然大悟”的语气,高声煽动道:“诸位!诸位!你们……还没看懂高阁老的一片苦心吗?!他这是……在给我们指路啊!!”
“他退出东林,是为了与旧日派系划清界限,好向陛下表明心迹,博取圣上的欢心啊!”
“他主动请辞,更是为我等做出表率!是在教我们,如何以退为进,保全自身啊!”
“依我之见,” 阮大铖的眼中,闪烁着阴险的光芒,“我等……当效仿高阁老!所有在场的官员,一同……联名上书!集体请辞!!”
“法不责众!陛下见我等如此‘团结’,如此‘忠心’,必会龙心感念!届时,只要陛下肯收回‘废除六部’的成命,我等……再官复原职,岂不是名正言顺?!”
他这番看似荒唐、实则歹毒的“妙计”,竟真的……说动了在场的大多数人!礼部侍郎李呈祥等人,更是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响应!他们都觉得,这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曲线保位”的妙计!
当夜,数十份措辞恳切、实则以退为进的“请辞”奏折,便被连夜草拟了出来!一场旨在“倒逼”圣上让步的请辞风潮,已然成型!
然而,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他们这些自作聪明的“小把戏”,在崇祯皇帝的眼中,是何等的……可笑!
次日清晨,当那堆积如山的请辞折子,被送到崇祯皇帝的御案之上时,他只是草草地翻阅了几份,便已是……冷笑不止!
他早已识破了这群官僚们的把戏——他们哪里是真的想辞官?不过是想用这种集体请辞的姿态,来向自己逼宫,来要挟自己妥协罢了!
他看着那份长长的、几乎涵盖了整个南京本部六部及诸衙署、以及南直隶多个州府地方主官的请辞名单,脸上的讥讽之色,也越来越浓。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到名单最前方那个熟悉的名字之上时,他脸上的笑容,却微微一滞,随即……化作了深深的错愕与不悦。
“高弘图……他……他竟然也在这份联名奏折之上?!”
崇祯皇帝本对高弘图此人,颇有几分欣赏。他知道,此人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位颇有气节的“忠臣”。他原本,甚至还打算,在完成了对南京的整肃之后,便将此人调往京师,委以重任。
但如今,高弘图这突如其来的“请辞”,以及他选择与这群各怀鬼胎的官僚们“同流合污”的举动,却让崇祯皇帝(朱铭),第一次……开始对他的忠心和政治判断,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看来……” 崇祯皇帝将手中的奏折,缓缓放下,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光,“这满朝文武,无论其平日里表现得如何‘清流’,如何‘忠勇’,一旦触及到他们那个所谓的‘士大夫阶层’的共同利益之时,其最终的选择,似乎……都是一样的啊。”
他知道,自己,或许……又高估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