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玉锁骨的不是别人,正是孔雀。
因为玉锁骨是雅威法界的菩萨,黎谱感应玉锁骨的感官,感知到了孔雀的气。
以及他的师父,慈空法师。
这个慈空法师法力非同一般,仅仅只是对他气场上的判断,对方的念力修为就算不如自己,恐怕也不会差得太多。
应该有当年金僼师那个水平。
如果自己是十分,对方最少也有个七八分,多半是个明心见性的真和尚,并非寻常密教的法力僧。
放在灵界中,属于世外高人那一挂。
黎谱知道佛教一定会找自己麻烦,倒不是理念冲突的问题。
主要是他讲法时拉了释迦摩尼的虎皮,还暗戳戳踩着释迦摩尼的脑袋往上爬,把佛教悟空的观点批了一顿。
这就相当于一边打佛教的脸,还一边抢他们的注经权,算是相当不要脸并且触及宗教利益底线的行为了。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性,这要还没点反应实在说不过去。
玉锁骨只要不是被高温烧死,个体几乎不死不灭,一般来说是不需要孔雀插手的。
不过对方既然主动施救,黎谱猜测估计是想通过玉锁骨和自己对话。
黎谱闭上眼睛,念力连入法界。
“玉锁骨,你的身体借我一用。”
“弟子一切听世尊指示。”
被种在坛子里的玉锁骨受雅威念力加持,再生速度比任何的时候也要更快五十倍。
碎骨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重新变回一颗完整的脑袋,修长的天鹅颈好似一根豆芽菜,托着脑袋伸出坛口。
此时坛子正被孔雀抱在怀里,玉锁骨的脑袋突然面对面出现在他面前,吓得他把坛子丢了起来。
慈空单手托住落下的坛子,单手束掌道:“阿弥陀佛。”
玉锁骨张口发出黎谱的声音,亦念佛号道:“玉锁骨菩萨。”
慈空微笑道:“老僧慈空,见过雅威尊者。”
黎谱道:“老衲黎谱,见过慈空和尚。”
二人相视一笑,慈空将坛子放到一块石头上,自己盘膝坐到对面。
慈空张嘴就来了一个下马威:“雅威尊者,我念阿弥陀佛,是为照见心中净土。你既是玉锁骨的老师,法从你处来,何故念玉锁骨?”
黎谱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彼时我是她师,此时她是我师。”
“如此说来你说非真理?”
“我处无真理。”
慈空满意一笑:“大善。当今世界,物欲横流,正法不显。雅威尊者愿意逆流直上,广传善道,是令老僧万分佩服的。”
黎谱反问道:“敢问和尚何为善?”
慈空道:“善是慈悲,慈是慈和,悲是悲悯。能舍己利他者,是为善。佛陀割肉喂鹰,是我佛慈悲。玉锁骨以身布施病者,是她的大慈悲心。”
黎谱道:“和尚所思有误,玉锁骨以身布施不是慈悲心。”
“哦?菩萨不是慈悲心,又是什么心?”
“是同理心,是爱心,是情心。玉锁骨以情布施善男子,善男子亦以爱度她。以菩萨之盟相互扶持,在践行中一同见佛。众生苦则菩萨苦,菩萨既苦,又何来居高临下的悲悯?故曰,我处无真理,因真理在彼实处。”
雅威佛之意,既然人人皆可成佛,那么佛法真理便也因人人彼时对人生的感悟而百花齐放,不存在出自圣人之口的不可置疑之绝对真理。
善来自人的同理心,而非圣人的道德指标,也由此印证众生平等,佛也不可高高凌驾在众生之上。
雅威佛辩才无碍,借慈空之问阐述了真理在何处。
这一番话明明与佛法相悖,偏偏又为佛法相合,不存在慈悲的态度是大慈悲,不存在真理的佛法才是真佛法。
一旁的孔雀听得心神摇曳,问道:“师父。到底什么是善?”
慈空喟然一叹:“同理是善,平等是善。善哉,善哉。”
孔雀心里一琢磨,问黎谱道:“如果善是同理心,是平等位。那队长,什么是恶?”
黎谱瞥了他一眼:“你还好意思叫我队长!”
孔雀尴尬地挠着头。
吐槽归吐槽,黎谱还是给他作了解释。
“孔雀,你觉得什么是恶?”
孔雀道:“像富江这样,世人因为自己的欲望去伤害别人,就是恶。”
“你认为欲望是恶吗?”
“一切罪恶都是因欲望而起,我觉得应该是。”
“按你的说法。你当初在我那的时候,因为食欲,吃了我十几碗方便面,你已经罪大恶极。应该枪毙!”
“啊?”孔雀傻眼了。
“你觉得你有罪吗?”
“我……”
“恶因欲望而生,所以欲望就是恶?就要断情绝欲?傻不傻。你若想知道什么是恶,就需要先知道何为人。”
“队长,什么是人呢?”
“人是动物,是野兽,但也是灵长,是智慧的聚合体。所以人具备人性和兽性的双重性。和所有动物一样,人饿了要吃,发情要繁衍,会规避危险,这就是兽性,也是欲望。
若人断情绝欲,饿了不吃活活饿死;男女之间不再吸引,族群得不到延续;面对死亡的危险也不知道害怕,人人跑去送命。这样人类就不复存在了。
释迦摩尼也是人,若没有对求生的欲望喝下那碗羊奶,人都没有了,法又怎么会出现?所以你说欲望是恶?还是无欲是恶?”
黎谱抬出释迦摩尼的历史典故,先将佛学宇宙皆空那一套胡搅蛮缠的说辞堵住,以人实存于世界为客观前提讲解善恶。
不然慈空直接来一套“唯物史观要不得,我们要抛开事实不谈来辩论”,这次的论道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那么说人也是畜生。”
“人怎么不是畜生?”
“人既然是畜生,为何又会有善恶之别?”
“这个问题问得好。中国有个叫管仲的人,说过一句话: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一切精神追求,都是建立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质基础之上。我问你,你中午吃饱了吗?”
“吃饱了。”
“你吃饱了在这里向我问法,若饿你半个月,你还有心问法吗?”
孔雀挠挠头,他是捱不住饿的人,如果饿他半个月,那他满脑子就只剩下对米饭的渴望了。
黎谱笑道:“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人的性,是有一条底线的。在这条底线之上,就是人性,在这条底线之下,就是兽性。
兽性是人生存的基本保障,而人性则推动法理前进的方向。故而善恶,不过是人性的一种衡量标准,并非兽性和人性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