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号坦克尚需修理两天,威尔斯不得不暂时回归为步兵的身份。
无论如何,坦克是解决地面部队所有问题的关键,它已经变成防御的中心。坦克原本设计用于进攻、突击和快速推进,现在却转变为防御性武器,成为装有装甲的反坦克炮或机枪。这种新用途催生了全新的战术和战斗人员。
在诺曼底,坦克成为了步兵的核心,步兵排、步兵连或战斗小组都是围绕坦克构建的。没有坦克,就无法攻克敌军阵地,也无法保卫自己的阵地。无论是消除敌军的局部反冲击,还是收复具有战术价值的地区,这些任务几乎都要依赖坦克来完成。
威尔斯无聊抬眼望向天空,只见西北方向隐隐出现几架飞机的身影。它们正以大约 600 米的低空高度飞速接近,威尔斯赶忙举起双筒望远镜仔细辨认,那应该是美国制造的 p47 雷电战斗机,不多不少,正好三架。见此情形,威尔斯不假思索,立刻用脚跟狠狠按下警报开关。瞬间,尖锐的蜂鸣声骤然响起,这声音不仅提醒了防线内的所有人员,还通过电缆迅速传递给了其他防空车辆以及隐藏在树林中的装甲车。
威尔斯迅速向防空炮指明来袭敌机的方位,炮手们反应极为敏捷,迅速调整射击角度,应对这次突如其来的袭击。一旁的司机兼机械师也早已进入待命状态,眼睛紧紧盯着装填手,随时准备将备用弹匣递上。
随着那几架雷电战斗机的轮廓渐渐清晰,它们加速朝着防线呼啸而来,引擎和排气管中喷射出的火焰清晰可见。这些战斗机的机翼下装有水平支架,凭借经验,他立刻认出那是空对地火箭发射器。这种雷电战斗机向来以能同时发射这些装置,然后迅速撤离而闻名。
飞机编队所发出的声音低沉而独特,即便在高速飞行时,这声音依旧在空旷的田野上久久回荡。威尔斯暗自猜测,它们或许正瞄准其他方向的目标,但一种莫名的沉重感却始终萦绕心头,总觉得这些敌机似乎已经察觉到了威尔斯隐藏在森林中的装甲战车。
于是,威尔斯果断命令士兵沉住气,等待最佳射击距离 —— 大约 1000 米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开火。从面相上看,这位炮手应该是个极为独立且拥有超强计算能力的年轻人。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再次验证了他的实力。只见四联装防空炮猛然开火,四条清晰的曳光弹线,在灰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醒目。由于 20 毫米炮弹推进剂装药量存在细微差异,曳光弹线微微弯曲。与此同时,约 500 米外田野中,另一辆防空半履带车也开火了,其发射的曳光弹线与他们的完美汇合。
两组火炮如同配合默契的舞者,完全按照设计者的预期协同工作。它们并非盲目地追逐或跟踪移动的目标,而是凭借精准的预判,计算目标何时会进入有效射程,并始终保持这一状态,直到飞机进入 “死亡之网”。整个过程必须做到悄无声息,既不能发出明显的警告信号,动作也绝不能迟缓,否则敌机一旦察觉到危险,便会迅速采取规避措施。
而这一次,一切都执行得堪称完美。火炮发射仅仅持续了两秒,紧接着,右侧的一架雷电战斗机便一头扎进了这道由曳光弹编织而成的死亡之网。曳光弹直接穿透了飞机的短翼,大片金属碎片如雪花般从飞机上抛洒而出。炮弹在撞击后发生偏转,在飞机的尾流中疯狂旋转,却依旧明亮地发光。
紧接着,一束炮弹击中了发动机,即便不用双筒望远镜,威尔斯也能清晰地看到螺旋桨瞬间分离、破碎,发动机罩更是解体成无数的碎片,在空中四散飞溅。天空中爆发出一道巨大的橙色闪光,很明显,燃料箱发生了爆炸。熊熊火焰冲天而起,向后蔓延至坠落飞机后方足足一百米远。在这一片火海中,威尔斯看到飞行员在空中翻滚,直至消失在他的视野之外。那架飞机在这股汹涌的火流中化为无数碎片,残骸纷纷落在前方的田野上。
第二架雷电战斗机见状,试图通过迅速拉升高度来躲避高射炮的攻击,差一点就成功逃脱了。然而,那如影随形的曳光弹网状物还是击中了它的一侧机翼,机翼上的金属瞬间被炸成无数碎片。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显然触发了机翼下方架子上的火箭,当飞机继续升空,将底部暴露在众人眼前时,受损一侧机翼上的火箭突然发生爆炸,那架雷电战斗机的机翼直接被炸飞,飞机失去平衡,开始疯狂翻转,引擎也喷出长长的火焰。最终,飞机笔直地朝着地面坠去,重重地撞上了另一架美国飞机残骸的附近。
目睹这一幕,威尔斯兴奋地握紧拳头,忍不住发出胜利的呐喊。此刻,他们的枪炮声戛然而止,附近农田中那门姊妹炮也停止了射击,原因很简单,短容量弹匣已然耗尽。装填手迅速完成换弹程序,果断扔掉四个用过的弹匣,换上全新的弹匣,可这一过程,还是不可避免地耗费了宝贵的时间。
在这突如其来的寂静中,唯一一架尚未受到攻击的雷电战斗机瞅准时机,朝着他们身后的树林发射了火箭。而那片树林中,正隐藏着威尔斯的宝贝四号坦克……
转瞬之间,四联装机炮便完成了重新装填。可此时,那架雷电战斗机已径直飞至众人头顶上方,它所发射的火箭向下猛冲,六条细长的白色烟线伴随着火花,直扑而下。
威尔斯心急如焚,立刻向防空炮手们大声呼喊,急切地指明他们应调整的瞄准角度,指出该朝哪个方向移动,以便在雷电战斗机抬起来的时候,能够将飞机的腹部锁定为射击目标。防空炮手们反应迅速,迅速转动机炮调整角度,却因动作过猛旋转过头,又不得不匆忙回转,重新对准那正从树梢缓缓升起的飞机。那飞机姿态优雅地向东俯冲而下,巧妙地避开了他们的火力覆盖范围。尽管两组机炮再次喷吐出火舌,可那一道道曳光弹却只能徒劳地穿过刚刚被飞机腾空而起所留下的天空。
雷电战斗机发射的火箭已经在树林中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