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浪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上官乃大的致仕请求,最终得到了天子的恩准。圣旨下来那日,他正在靖园的书房里,慢条斯理地整理自己的旧稿。窗外是江南特有的缠绵春雨,淅淅沥沥,敲打着新发的芭蕉叶。管家捧着明黄的绢轴,几乎是踉跄着进来,声音带着哽咽:“老爷,圣旨……准了……”

上官乃大放下手中的毛笔,缓缓转过身。他的脸上并无太多波澜,仿佛只是听闻一件寻常家事。他接过圣旨,仔细阅过,目光在那“加封太子太傅,赐金还乡,以彰功勋”的字句上停留片刻,轻轻合上。

“知道了。”他平静地说,“去准备一下吧,待雨停了,我们便动身回靖园。”

府中上下,难免弥漫着一股失落与不解的气氛。毕竟,老爷正值盛年,官居一品,圣眷优隆,是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巅峰。如今却这般轻易放手,如同卸下一件穿旧了的袍子。

唯有上官乃大自己知道,这并非放手,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持”。持守内心的宁静,持守家族的长远,持守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家国”不至于因个人的贪恋权位而卷入不可测的漩涡。朝堂之上,新帝虽年轻有为,但锐气过盛,身边已隐约聚集起一批迎合上意、急于建功的“新进”,与以他为首的力求稳健的“老成”一派,渐成掎角之势。他若在,或可勉力维持平衡,但党争的苗头已现,倾轧难免。他不想看到自己耗尽心血维护的朝廷局面,最终毁于内耗,更不愿上官家成为众矢之的。祖母苏婉清当年的教诲,“不恋权位,知所进退”,早已融入他的骨血。此刻退去,正是时机。

离京那日,并无太多隆重的送行仪式。他刻意低调,只几位深知其心的老友送至城外长亭。酒过三巡,一位老御史抚须叹道:“明公此去,朝堂又少一柱石矣。”

上官乃大举杯,望着亭外官道上扬起的淡淡尘土,微笑道:“天地广阔,何处不能为石?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其心一也。诸公保重,望以国事为念。”

马车辘辘南行,离京城的繁华与喧嚣越来越远。上官乃大靠在车厢壁上,闭目养神。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挣脱了无形的枷锁。权力固然迷人,但守护它需要耗费的心力,远超常人想象。如今,这千斤重担,终于可以卸下了。

回到靖园,生活陡然间慢了下来。

最初的几日,他只是在园中漫步,看看他离京这些年新栽的竹子,抚摸一下书房里那些陪伴他多年的书籍和旧物。他重新拿起了钓竿,坐在靖园后的小河边,一坐就是半日。鱼上不上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等待中的宁静,看云卷云舒,听水流鸟鸣。

他开始着手整理自己一生的文稿信札。从早年苦读时的制艺文章,到为官后的奏疏、策论,与亲友同僚的往来书信,还有大量未曾示人的读书札记、随笔感怀。这并非为了刊刻流传,博取身后之名,更像是一种自我的梳理与沉淀。在翻阅那些泛黄的纸页时,往昔的岁月如画卷般在眼前展开:科场登第的意气风发,初入宦海的谨小慎微,治理地方的殚精竭虑,身处中枢的如履薄冰,力挽狂澜的孤注一掷……一幕幕,清晰如昨。

他常常看着某一封旧信,或某一篇札记,陷入长久的沉思。有时会提笔在旁边添上几句批注,或感慨,或修正,记录下时过境迁后的新悟。

这一日,他翻到了当年在户部任上,为整顿漕运、与地方豪强及漕帮势力周旋时写下的几篇密札。其中详细记录了他如何明察暗访,如何分化瓦解,又如何最终在保证漕运畅通的前提下,平衡了各方利益,并未激起大的动荡。他看着那些冷静甚至略显冷酷的策略分析,轻轻叹了口气。侍立在一旁的长孙,如今已是个少年郎,见状好奇地问:“祖父,是因当年行事过于严厉而叹息吗?”

上官乃大摇摇头,将密札递给孙子看:“非也。你看,此处我利用甲方的贪念,制衡了乙方的骄横;此处又借朝廷的大义,压下了丙方的私心。手段虽奏效,但终究是‘术’,而非‘道’。如今想来,若当时能更早洞察根源,从制度上着手,或许能免去许多中间的算计与纷争。然则,身处其时,局势逼人,又往往不得不先以‘术’求存,再图‘道’之施行。此中分寸拿捏,最是考验人。你要记住,为官处世,不可无术,但心术须正,更不可舍本逐末,忘了求道之本心。”

少年似懂非懂,但将祖父的话牢牢记住。

除了整理文稿,上官乃大也开始接见一些访客。起初多是本地官员、乡绅名流,带着各种目的前来拜会这位致仕的朝廷重臣。上官乃大一律以礼相待,但谈及朝局时事,往往只是倾听,偶尔点拨一二,绝不深谈,更不轻易表态。久而久之,那些寻求政治资源或借他名望行事的人,便渐渐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真正慕名而来请教学问的年轻士子,或是族中、故旧家中带来教导的晚辈。上官乃大对他们倒是颇为耐心。他不再系统地讲授经义,而是喜欢与他们闲聊,从历史典故到民生疾苦,从为人处世到心境修养。

他常对年轻人说:“读书人,最怕读成一个‘傲’字。傲于才,则目空一切;傲于位,则刚愎自用;傲于清名,则流于迂腐。需知‘谦受益,满招损’,世间学问,如瀚海无涯,我辈所能知者,不过一粟耳。”

他又说:“做人要学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你看这靖园中的水,它能滋养花木,能涤荡尘垢,能汇聚成潭,映照天光云影,也能蜿蜒成溪,奔流到海。它不拘于一形,不固于一地,这便是它的生命力。”

这些谈话,往往就在园中的亭台、水榭,或书房外的廊下进行。没有严肃的课堂气氛,如同祖孙、朋友间的闲谈,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却如春雨般悄然渗入听者的心田。渐渐地,在他身边,围绕起一个小小的、非正式的学子圈子。他们未必都能科举高中,但大多从中领悟到了一些比科举时文更根本的东西。

上官乃大的日常生活极有规律。晨起练一套养生导引之术,然后散步园中,早膳后便是读书、整理文稿或会见访客。午后小憩片刻,起来或临帖,或弈棋,有时也去看看族学里的孩子们。晚膳后,他会与夫人苏氏在灯下说些家常,或是独自在书房静坐良久。

他并未完全隔绝于外界消息。儿子上官守业仍在朝为官,时常有家书送来,言及朝中动向。上官乃大阅后,通常只回些勉励之语,叮嘱其“持身以正,办事以勤,虑事以周”,极少对具体政务发表意见。他深知,既已离开,便不宜再对前线指手画脚,否则于己于人,皆非益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一年后,朝中果然因边镇军费及对北方部落的策略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论。以新进御史为首的一派,力主主动出击,扬威塞外;以上官守业等为代表的官员,则坚持认为国库不丰,民生未裕,应以防守和羁縻为主。双方争执不下,互相攻讦。很快,战火便蔓延到了已致仕的上官乃大身上。

有言官上疏,含沙射影地指出,当年上官乃大力主与北方议和,乃至如今其子上官守业又持守成之论,是因其家族在边境有商贸利益,恐开战事影响财路。甚至还有人翻出旧账,质疑上官乃大当年急流勇退,是“预知”朝局将有变动,故而“畏难避祸”,非是真有高风亮节。

这些奏疏的内容,通过上官守业的家书,传到了靖园。

府中上下闻之,皆感愤懑不平。几个性子急的晚辈甚至嚷嚷着要写信去京城辩白。上官乃大却显得异常平静。他将家人召集到祠堂。

祠堂里,烛火通明,祖先的牌位肃穆无声。

上官乃大看着这些或愤怒、或忧虑的面孔,缓缓开口:“世间谤誉,如风过耳。今日之谤,与我当年所受之誉,何尝有实质之别?不过皆是外人眼中的幻影罢了。”

他指着祖父上官沛、父亲上官仁,以及祖母苏婉清的牌位:“我上官家,起于耕读,传家之本,在于‘心安’二字。祖父一生勤恳教书,育人无数,可曾求过显达?父亲为人仁厚,持家有方,可曾与人争利?祖母明理睿智,教导我们‘心正骨硬’,何谓心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何谓骨硬?坚守道义,不随波逐流。”

“今日之谤,无非是朝堂政争的余波。我等若急赤白脸地去辩驳,正中了他人下怀,卷入是非漩涡,才是真正置家族于险地。守业在朝,自有其处事之道,陛下圣明,亦非偏听偏信之君。我等在野,更当谨言慎行,以静制动。”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从今日起,闭门谢客,族中子弟,更需谨言慎行,安心读书做事,外界纷扰,一概不予理会。一切,自有公论。”

上官乃大的沉稳,如定海神针,稳住了家族的人心。靖园依旧保持着往日的宁静,仿佛外界的风浪与之无关。他照常读书、散步、课孙,只是在整理文稿时,特意将当年关于边务策略的奏疏和论述,重新誊抄了一份,单独放置,却并未有任何举动。

果然,不久之后,皇帝亲自出面干预了朝争。在详细评估了国库状况和边境军报后,皇帝采纳了稳健派的意见,驳回了贸然开战的主张。同时,对于攻击上官乃大的言论,皇帝在一次廷议中淡淡说了一句:“上官乃大功在社稷,致仕乃朕所准,其心迹,朕深知之。” 此言一出,那些诽谤之声顿时烟消云散。

风波过后,上官守业的家书中,充满了对父亲远见和定力的敬佩。上官乃大回信,却只字不提此事,只问及孙儿的学业和夫人的身体。

经此一事,上官乃大更加淡泊。他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教导族中孩童和整理家族往事上。他开始动笔撰写一部《家训辑要》,并非板起脸来的说教,而是将他一生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尤其是祖辈、父母的事迹和教诲,以及他自己为官数十年的经验教训,融汇其中,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下来。

他写祖父上官沛如何在清贫中坚守师道,写父亲上官仁如何以仁厚处理乡邻关系,写祖母苏婉清如何以智慧化解家族危机,也写自己如何在权力面前保持清醒,在纷扰中寻得内心安宁。

他在《家训辑要》的序言中写道:“……吾家世居靖水之畔,非有显赫之祖,亦无万贯之财。所赖传承者,唯‘读书明理,持重守中,心正骨硬’十二字而已。此十二字,看似平常,行之维艰。望后世子孙,无论身处何境,为官为民,富贵贫贱,常念此训,或可保身家于乱世,存心安于浮生……”

时光荏苒,上官乃大在靖园的晚年,平静而充实。他看到了孙辈们成长、婚嫁,看到了重孙的降生。他亲手将《家训辑要》的第一卷手稿,交给了已渐沉稳的长孙。

这一年初冬,上官乃大染了一场风寒。起初并不严重,但年岁已高,病情渐渐沉重。他自知大限将至,神态却愈发安详。

病榻前,儿孙环绕,泣不成声。他握着夫人苏氏的手,目光依旧温和清亮,逐一看向他的子女、孙辈,最后目光落在祠堂的方向。

他低声吟诵了几句早年很喜欢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然后,他对守业和几个核心子弟留下了最后的嘱咐:“……家……国……心安……便好……”

语声渐微,终至无声。

上官乃大,这位并非生于星海、却将根须深植于大地的凡人,走完了他波澜壮阔而又最终归于平静的人间历险。

他的离去,在朝野引起了广泛的哀悼。皇帝下旨追赠,谥号“文正”,这是文臣极高的荣耀。但这一切,对已长眠的他,已无意义。

他的意义,在于他活过的样子,在于他留下的精神血脉。

靖园依旧,靖水长流。上官家的子孙,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中,有的科举入仕,谨记“持重守中”的家训,在宦海中沉浮;有的扎根乡里,成为教书先生或仁厚乡绅,践行着“心正骨硬”的风骨;有的则从事其他行业,但那份融入血脉的谨慎、坚韧与对家国的责任感,却在不同领域悄然延续。

许多年后,朝代更迭,战火也曾波及江南。上官家一度散落,祖宅靖园也曾损毁。但总有人在废墟之上,努力重建家园,并将那部辗转保存下来的《家训辑要》视为至宝,一代代传抄下去。

又是一个春日,在新修的、规模远不如前的上官家祠堂里,一位族中长者,正带领着几个孩童诵读:

“……持重守中,非为怯懦,乃明辨大势之智慧;心正骨硬,非为迂腐,乃坚守底线之勇气。先祖乃公,起于微末,官至尚书,晋位侯爵,然终其一生,所求非权位之显赫,乃内心之安宁与家国之责任。此乃我上官氏立身之本……”

孩童们稚嫩而认真的声音,混合着窗外新燕的呢喃,在江南的暖风中飘荡。

上官乃大的传奇,似乎早已结束于史书上的几行记载,结束于靖园那一杯黄土。但他的历险,却又仿佛从未真正终结。它化作了这寻常巷陌间的读书声,化作了后代面对人生抉择时的那一份清醒与坚守,化作了这烟火人间里,一种不灭的精神传承。

这,或许就是一个凡人,所能创造的最漫长、也最波澜壮阔的奇迹。

方浪书院推荐阅读:快穿渣女万人迷结婚生娃帝女临安策秋凉了,婆家该灭门了!全员团宠郡主别太坏快穿:绑定大佬后不辜道者从诡异大陆开始军爷以身许国,军嫂许他也许家[射雕同人]妖女摄政王带娃娇宠野玫瑰穿书后,恶毒女配携带空间发大财寻龙藏珠重生婚宠:总裁撩上瘾我家有直男被弃鬼宅?玄学大佬的直播间火了引她深爱弑天刃面甜心黑小白菜,重生八零撩了狼小姑娘腰细身软,三爷诱吻成瘾毕业后,我回村种地直播四合院:随身一个成长空间逃婚后,她在古代养殖创业暴富了滨城霸主:虐妻悔途剑修小师妹,她六艺全通灵异万界人在奥特:吾乃雷奥尼克斯摆烂吃瓜:满朝文武嘻嘻?不嘻嘻直播算命:遇到亲生父母人偶们的舞台剧这个法师怎么比战士还能打冷面大理寺少卿,天天热脸把我宠扮演舔狗后,深陷修罗场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八零娇妻妩媚,高冷学神食髓知味堂堂女大学生,你说我是阴间使者不灭钢之魂林有德摄政王的王妃狂炸天命格被夺后,她被五个哥哥争着宠重活一世避祸为上清穿:病弱贵妃的荣宠路终极一班:抓住这只丁小雨给残疾老公生三个崽,他乐傻了水仙:悲惨女配跳崖后回到了过去算命直播抓鬼魔圣传丫鬟宁死不做妾,世子执着不放手缝进灵魂的回忆这么玩居然也可以龙游天下:天地秘闻奇案录
方浪书院搜藏榜:我在末世拥有了躺平生活恭送道友飞升偷偷招惹重生七零美女画家拿捏工程师神算疯玫瑰,撩得恶犬贺爷心尖宠LOL:快苟到世一上,你玩实名制?综影之我在清剧里想摆烂美漫:什么年代了还当传统蝙蝠侠葱茏如叶八零换亲女配?我靠签到系统杀疯青鲤修仙记摆烂后我重生了福天记等穗抽芽等爱开花茵绝遥全家重生,五岁萌宝被全京城团宠我爹是皇上鬼帝狂妃倾天下在朝堂被偷听心声后,他们都颠了梦回花国娘子别走,为夫一定认真背夫纲现实世界里的爱丽丝我用重生埋葬他勾魂的眼神末世重生,只想囤粮摆烂度日非人世界的人类生活普通人快穿指南八零年代探案日常情逢对手就是爱你,小糯米梦初迷离总有叹惋穿成末世文漂亮女配,男主宠上瘾全民武道:我以诡魂凶兽为食逃荒海岛,奶包福运绵绵赶海发家小马宝莉:马格分裂的公主炮灰好像变了你好呀,作文民国聊斋杀穿诡片世界前任求着我回去先离后爱,前妻在恋综市场杀疯了云阁飞梦穿成修仙界的凡人公主后我登基了高门军官灭妻:要她改嫁送她进监人在武动,开局签到药老戒指我看上了哥哥的战友尘世长生仙爱我吧,稳赢契约新妻怀孕出逃除我以外,全队反派厉少你前妻带崽来抢家产啦
方浪书院最新小说:照空镖心动预警:医生的漫画指南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权G龙】星光在途不负花路空间十亿物资:谁还当后娘?修仙:从打造设备克隆分身开始特工穿越后妈四合院,何雨柱国士无双神明直播间,要什么神她都能安排不良人:大帅死后我成了天下第一年代中的成长综漫:我是魔修,在主神空间畅游从警校毕业考进纪检委半阙河山重生之我是神医医心伴桃生阿胶糕里的光阴万界情缘:双料硕士的时空逆袭白月光逆袭指南:白月光必须赢!九转玄瞳:都市至尊医仙凤御九宸:重生嫡女定乾坤绘骨师龙脉密码:九州诡迹签到修仙,我靠系统躺赢诸天桃源五福逃荒路上我家全是大佬我在都市拆因果名器普绣卷裁刑贵族学院f4?不是哥的舔狗吗四合院:你捂盖子我发疯,很合理穿越后我成为医道至尊我在青楼当卷王万虫仙途牧傀仙途快穿:从重生末世求生开始综影视之泠雪囚笼地球快穿之不再早死的白月光半世疯癫,一生安然看着你顺眼罢了在暴君手下极限求生韩立修仙传白切黑四爷每天都在欺负娇福晋港综:字头要平衡?我爆兵横推参天凡骨四合院:七级钳工截胡秦淮茹!保姆作家刘青青诡世九品:魏晋二十重规则炼狱盗墓笔记:青铜门后的终极星穹铁道:我的米家宇宙不太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