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城以北,在秦义军与明军相距三百步左右时,虎蹲炮打响。
火炮声轰鸣,喷射出长长的火舌与浓烈的硝烟,弹丸激射。
虎蹲炮长二尺,周身七道铁箍,炮身由前端两只铁爪架起,全重约三十六斤,可装铅丸或石子百颗,再以三斤重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
发射时,大小弹丸齐飞出炮口,轰鸣如雷,杀伤力及攻击范围都很恐怖。
在戚家军与倭寇作战之时,常常对密集冲锋的倭寇带来巨大杀伤。
不过,虎蹲炮射程并不算远。
平射状态下,最大射程为两百步左右,有效射程一百五十步左右;曲射状态下,最大射程三百三四十步,有效射程两百七十步上下。
当然,这种射程,远远超过了寻常弓箭,在有效射程内的杀伤力,非常可观。
由于双方的虎蹲炮,都是在三百步左右开火,所以第一轮的开炮,对双方都没造成什么伤害。
毕竟,双方大军前方,那都是穿甲的士卒,又有盾牌组成几道防线。
而且,这般距离,弹丸的动能已经被空气阻力消耗了大半,杀伤力比弹弓略强。
只要不打到眼睛这种极度脆弱的地方,那最多就是青一块紫一块。
在这种距离开火,更多的是对双方将士的一种震慑和压力考验。
心理承受能力弱的,说不定会出现骚乱,甚至逃跑的情况。
但眼下,秦义军和明军都没有表现出害怕,且有着低级军官,不断的言语安抚手下士卒,并贬低敌方。
随着,距离到达两百五十步左右,双方的伤亡开始陆续增多,在数量上也大差不差。
明军这边,有十三门虎蹲炮,是秦义军的两倍,但秦义军这边,准备许多重盾,形成三重重盾防线,且刀盾手也置于前方,可以举盾护住面门。
无论是重盾,还是刀盾手中的盾牌,都是蒙了铁皮的。
尤其是重盾,不仅木料厚实,所蒙铁皮厚度也是甲叶的数倍,防御力很强,能减少不少的伤亡。
而明军之中,虽有重盾,但数量并不是很多。
其匆匆而来,又匆匆开战,根本没有时间做太多的战前准备。
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伤亡情况,大致相同。
双方的火炮,都在队伍的最前沿,无论是装填发射,还是抬炮前进,每门虎蹲炮旁,都有多么重盾兵持盾保护。
接下来,每次炮响,双方都会有一些士卒倒下,或死或伤,且数量在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增加。
虎蹲炮也从曲射,逐渐变成了平射。
随着双方在正面的距离越来越近,明军先前脱离军阵的、有胡游击带领的队伍,也抵达了秦义军的后方。
在略微整军之后,从侧面对左后方的少年营方阵发起了进攻。
少年营的游将刘浩,看着冲杀而来的明军队伍,眼中没有任何的担忧,反而嘴角掀起了一抹笑意。
不仅是他,少年营的其他少年,脸上也是有着那么一丝兴奋。
一直奉命注视军阵后方情况的宋卓,在见到明军发起进攻后,来到嬴庆身边开口说道:“大帅,军师,明军从后方对少年营军阵发起进攻了!”
闻言,嬴庆和种光道都是从马背上站起,看向少年营军阵方向,果然见到明军发起了冲锋。
嬴庆脸上浮现开心的笑容:“军师,明军要先败一阵了!”
他们敢将女营和少年营安排在军阵后方,怎么可能不做任何防备?
“大帅英明!”种光道笑着赞了一句。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明军以为,他们后方女营和少年营的军阵有机可乘,从而派出兵马从后方进攻。
实则他们早已布下杀机,就等着明军分兵前来。
嬴庆收起笑容:“传令骑营和夜不收,待明军骑兵进攻受挫,立即从左侧绕过少年营方阵,对明军步卒展开冲杀!”
“是,大帅!”传令兵答应一声,立即跑去传达命令。
嬴庆继续下令:“传令女营,待骑兵冲乱明军步卒阵型后,立即率军掩杀过去!”
“是,大帅!”传令兵回应过后,立即跑向女营传令。
看着离少年营军阵越来越近的明军骑兵,中军的嬴庆和种光道等人,嘴角的弧度愈发明显。
明军胡游击刷领四百多骑兵,从少年营左侧发起进攻。
为了让后方的士兵不脱节,骑兵一开始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而距离少年营只有两三百步距离时,他们突然提速。
数百骑兵狂奔,大地在马蹄的踩踏之下,发出隆隆之声,地面是沙石也是不断震动。
在骑兵后方的五百明军精兵和一千多征发的劳役,也是开始发足冲锋,高声喊杀。
少年营这边,游将刘浩见到明军骑兵加速后,立即下令:“传令,直面明军方向的士卒,全部后退,火牛阵准备!”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直面明军方向的少年士兵,立即转身向后撤。
而处于少年营方阵中间的,上千头牛、驴、骡,成了前排。
此时,明军的速度已经彻底提升了起来,前部骑兵距离少年营方阵,也少于百步距离。
明军的胡游击,一开始看到贼兵转向后撤,只以为贼军被他们数百骑的冲锋吓到,开始逃窜。
当即,他下令道:“兄弟们,加快速度跟我冲,贼兵就是一群半大小子,他们已经开始逃跑了!”
众人闻言,纷纷将手中的马鞭抽向马匹,将马速提升到最快。
然而,当他们看到少年营方阵中,出现许多牛、驴、骡之时,心下都是生出了不妙的感觉,但一时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而当那些牛、驴、骡开始冲向他们之时,他们彻底变了脸色。
少年营的士兵,先后一排排将裹在牛、驴、骡尾巴上的、浸染了火油的布料点燃。
很快,这些牛、驴、骡一排排的冲出,因尾巴灼烧的吃痛,奔行速度越来越快。
看到这一幕,胡游击面色瞬间惨白,惊恐大叫:“这是……不好,火牛冲阵!快向左右两边撤分散,快!”
他下令虽然及时,但战马速度已经冲了起来,且是成建制的冲锋,前面看得到,后面却看不到。
想要快速向左右两边撤,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需他们数百骑兵保持足够的默契。
但这支临时从明军各部抽调出来的、拼凑起来的骑兵队伍,哪有什么默契可言?
在左右边缘的还好,看到情况不对,可以迅速勒马向左右偏转,迅速逃离。
但处于中间的,可就麻烦了,不说命令还没传达下来,即使看到前方情形不对,也不能强行勒马减速,更不能直接转向。
所以,胡游击的命令下达后,处于前方的骑兵乱叫一通,后方的人还没收到命令。
有人强行勒马减速,也有人强行转向,后方反应不及的,直接就对着前面的人马冲撞了上去,人仰马翻,踩踏事故频发。
而从少年营方阵中冲出的牛、驴、骡,更是加速冲向了明军的骑兵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