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昭宁把左手上的手镯褪下来,“这个镯子送给小宋,你回去之后就给她。”
又道,“这手镯是一对的,之前你大哥成亲的时候,我送了一只手镯给你大嫂,另外一只就送给你未来媳妇。”
傅东阳郑重接过手镯,“谢谢奶奶!宋宋一定很喜欢。”
手镯质地纯净,晶莹剔透,色泽均匀分布,触感光滑,一看就是上好的翡翠。
这手镯可是他们傅家的传家宝,奶奶愿意送,就代表她已经认可了宋宋。
傅东阳小心翼翼将镯子包起来,还特意找了个丝绒盒子装好。
见傅东阳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两老对视一笑。
二孙子总算是开窍了,有心上人了。
“东阳,”
傅东阳正拿着盒子下楼,迎面遇到后妈张春兰。
她见傅东阳拿着丝绒盒子从傅承远的书房出来,眼睛里的嫉妒都快要化为实质了。
这两个老家伙,又把好东西给了傅东阳!
不过她很快就收敛起眼睛里的嫉妒,脸上挤满了笑容,“你手里的是什么?”
尽管张春兰自诩表情管理做得好,但傅东阳又岂会没有看到?
他淡淡地说道,“没什么。”
侧身想下楼,张春兰又叫住他。
“东阳,你明天早点回老宅,你爸要给你介绍对象。”
傅东阳的眉头微微皱起,说道,“我已经有爱人了,今年我就会带回来。”
“你已经有爱人了?”张春兰非常的吃惊,脑子里在想可能的人选,想多问一些,但傅东阳已经下楼了。
张春兰跺了跺脚,低声骂了句“白眼狼”,然后一扭腰,跑回房间了。
……
大年初一。
一大早,宋家男女老少都早早起床,早早吃饭。
吃完饭,宋大石带着宋建业、宋建华和宋建设出门拜年,小孩子们每人拿着一个蛇皮袋,跟着伙伴们去拜年了。
李春花、宋招弟和孙秀云三人留在家里招待客人。
柳树村的规矩,大年初一同姓之间拜年,经常是几户邻居约起来,一群人到每家每户拜年,说几句吉利话,喝一杯茶,聊几句,又很快离去。
一上午,来的客人非常多,宋招弟都不知道洗了多少次杯子。
中午11点半,来拜年的人才逐渐减少。
宋招弟把杯子洗好放在桌子上,宋大石带着三个儿子回来了。
“老婆子,你去厨房准备准备,待会家里来客人吃饭。”
李春花诧异地问,“有人来家里吃饭?”
往年大年初一,没有任何客人,今年是怎么回事?
宋大石笑得无比灿烂,“是,三叔公、五叔公、八叔公、四叔、五叔他们,来的人不少,应该有5个人。加上我们家的人,你准备个两桌吧!”
李春花疑惑地看向宋建华,宋建华解释,“妈,我们去三叔公家拜年的时候,五叔公他们也在。然后说着说着爸就说请大家中午来家里吃饭,大家就同意了。”
说到这里,宋建华吐槽,“我爸也真是的,没事请别人吃饭干嘛!”
宋大石瞪他一眼,“三叔公他们又不是外人!再说过年期间,请大家吃个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去年大年初一还在八叔公家里喝酒呢!”
一家人行动起来,女的进厨房准备饭菜,男的打扫卫生,把桌椅准备好。
等客人来的时候,李春花发现,人数远远不止5人,竟然多达12个,而且连村支书和村长都来了,一桌根本不够。
好在过年期间准备的食物比较多,菜不至于不够。
人数太多,宋家人无论男女,不喝酒的都快速吃完饭下桌,就留宋大石、宋建业和宋建华陪客人喝酒。
宋招弟放下筷子正打算离开,村支书宋刚叫道,“招弟,来来来,我敬你一杯!”
宋招弟诧异,虽然都姓宋,但她跟宋刚几乎没什么交集,更何况,从辈份上自己还要叫宋刚一声叔。
宋招弟立刻笑道,“刚叔,应该是我敬您!”
宋刚笑得脸上的褶子都挤在一起,“我敬你是应该的!哈哈,招弟,你真是帼国不让须眉!自己办起那么大一个屠宰场,现在丰塘村屠宰场的声名谁不知道?我们县的人说起买猪肉,就只认丰塘村的屠宰场!”
他朝宋招弟比了个大拇指。
其他人也跟着应和,“就是,招弟,你太厉害了!你这屠宰场一天能宰杀不少生猪吧?我听说都已经算是县里最大的屠宰场了!”
“县里其他屠宰场根本比不过丰塘村屠宰场,大家都怕到别的屠宰场买肉,生怕买到死猪肉!”
“招弟,你那屠宰场挺赚钱的吧?听说过年的时候年终奖就发了十几万,真厉害!”
宋招弟脸上堆着笑,内心毫无波澜,实在是这种话听得太多了,她都已经免疫了。
心中则暗自思量,今天这么多人来家里吃饭,恐怕他们来的目的不简单!
果然,等大家夸了一轮宋招弟之后,宋刚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招弟,听说你最近有再开屠宰场的打算?”
宋招弟笑道,“刚叔,您是听谁说的?我自己都不知道。”
宋刚一脸疑惑,“外面大家都这么说。”
宋招弟哭笑不得,“刚叔,这屠宰场不是你想开就能开的。我丰塘村的屠宰场能办下来,都费了老鼻子劲了!再说我现在还欠了一屁股债,根本就没能力再开一个屠宰场。”
宋刚非常失望,不过他很好的掩饰自己内心的时候,说道,“那丰塘村屠宰场还招人吗?”
“招!元宵过后我们要大量招人。”
“那好!”宋刚喜笑颜开,“我跟村里的后生们说说,元宵过后就去丰塘村屠宰场应聘。招弟,你看这行不行?”
“当然行了!”对宋招弟而言,招谁不是招?
而且都是乡里乡亲的,她要是拒绝的话,会被人喷死。
“等招聘的具体时间定了,我就叫建华回来通知大家。到时候大家准备好相关资料去丰塘村就行了。”
“好好!招弟,你果然是我们柳树村长大的孩子,出息了也不忘回馈乡亲。来,招弟,这杯酒我敬你,感谢你对柳树村的厚爱!”
宋招弟眉头一跳,宋刚一直给她戴高帽,要是她没有上辈子的记忆,恐怕会被几句奉承话吹得飘飘欲仙,找不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