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的血与火尚未冷却,惊魂未定的世界又迎来了一场新的风暴。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恢弘的会议大厅穹顶高悬,水晶吊灯将下方密集的各国代表席位照得一片肃穆。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弥漫着无形的硝烟味。长枪短炮的镜头,如同无数只冰冷的眼睛,聚焦在主席台侧方的发言席。
一场由西方数国紧急推动、名为“当代文化冲突与国际安全治理”的特别会议,正在这里举行。会议议程早已偏离了空洞的议题,矛头直指刚刚经历袭击的华夏“桃源国际学校”,以及其背后被西方渲染为“文化扩张”与“威胁源头”的“文明归位”全球倡议。
“……桃源事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但它绝非孤例!” 一位金发碧眼、言辞犀利的西方大国代表(卡恩斯)正站在发言席上,挥舞着手臂,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带着沉痛面具下的咄咄逼人,“这是对国际社会良知的践踏!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警示我们,某些打着‘文化复兴’、‘文物归位’旗号的单边主义行动,正在全球范围内制造深刻的裂痕、煽动对立情绪、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
他身后的巨大屏幕上,适时播放着经过精心剪辑的画面:桃源学校遇袭时混乱的场面(刻意模糊了袭击者)、网络上对西方掠夺历史的激烈批判言论(断章取义)、甚至还有叶无道在巴黎丽兹酒店宣言时冷峻的面部特写。画面配上悲怆的音乐和煽动性的旁白,极力渲染着一种“华夏文化扩张引发反弹和暴力”的荒谬逻辑。
“我们呼吁,” 卡恩斯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审判般的意味,“相关国家必须立即停止这种破坏性的文化单边主义!必须反思其所谓‘归位’倡议背后的霸权逻辑!必须承担起维护全球文化安全与和谐的责任!否则,桃源事件的悲剧,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发言结束,会场内响起一片西方阵营代表或真心或附和的掌声。许多来自亚非拉国家的代表则眉头紧锁,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到了极点。镜头频频扫向华夏代表席位。
华夏代表团席位,气氛凝重。代表团团长面色沉肃,正准备起身据理力争。
就在这时,华夏席位后排,一个身影缓缓站了起来。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
叶无道!
他没有穿正式的西装,依旧是一身剪裁完美的黑色立领外套,身姿挺拔如松柏。他脸上没有任何面对指责应有的愤怒或辩解,反而带着一种近乎淡漠的平静。他没有立刻走向发言席,只是平静地看向大会主席,微微颔首,随即迈开了脚步。
他的步伐从容而沉稳,踏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晰而富有韵律的轻响。整个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嘈杂、私语都消失了,只剩下他脚步声的回响,以及无数道或审视、或质疑、或好奇、或敌意的目光。
他走上发言席,站在麦克风前。聚光灯打在他身上,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屏幕上。他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神色各异的脸庞,如同在俯瞰一片喧嚣的丛林。那眼神深邃如渊,带着一种洞穿表象的智慧力量,瞬间压制了全场的躁动。
片刻的绝对寂静后,叶无道终于开口。他没有反驳卡恩斯的指责,没有解释桃源事件的真相,甚至没有使用任何激烈的言辞。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平和、清晰、稳定,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也传向全世界无数屏幕前: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此刻,我想与诸位分享一段古老的东方智慧,来自两千五百年前华夏先哲老子所着的《道德经》。”
他的声音转为一种近乎吟诵的韵律,流利而标准的英文在会场内回荡: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the sage has no fixed mind; he takes the mind of the people as his mind.)
会场内一片愕然!谁也没想到,面对如此尖锐的指控,叶无道竟然开始背诵古文?
叶无道的声音继续,平和却蕴含着磅礴的力量: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to those who are good, I am good; to those who are not good, I am also good; thus Virtue is attained.)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to those who are sincere, I am sincere; to those who are insincere, I am also sincere; thus Sincerity is attained.)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台下那些面露疑惑或讥诮的西方代表,声音依旧平稳:
“诸位代表,我们今日所讨论的‘文化冲突’、‘安全威胁’,其根源何在?在于某些国家、某些群体,抱持着一颗‘恒常不变’的傲慢之心。一颗自诩为‘文明灯塔’、‘历史裁判’的心。这颗心,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神坛,将不同于己的文化视为异端,将追索历史正义的行动视为威胁。”
他向前微微倾身,无形的威压如同水银泻地:
“何为‘霸权逻辑’?正是这种以自我之心为绝对标准,强加于他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它无视他国人民的苦难历史与正当诉求,将自身的掠夺粉饰为‘拯救’,将他者的反抗污蔑为‘威胁’!”
叶无道的声音陡然带上了一丝冰冷的嘲讽:
“而华夏的‘归位’倡议,其内核是什么?正是老子所言——‘以百姓心为心’!倾听的是那些流落文物在无声哭泣!回应的是亿万华夏儿女盼归的赤子之心!我们追求的,不是霸权的扩张,而是文明的尊严;不是制造对立,而是修复被强行撕裂的历史脉络;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寻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而不同!”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仿佛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重量:
“我们相信,真正的文明之光,足以照亮历史,照亮彼此。它不需要霸权去‘拯救’,它需要的是尊重,是理解,是让每一颗文明的种子,都能回归滋养它的土壤,绽放其独特的光华。这,就是华夏的‘德善’与‘德信’!这,就是我们‘以百姓心为心’的和平发展之道!”
“桃源学校,遭遇的是卑劣的恐怖袭击!袭击者的身份和目的,自有公断。但桃源不会倒下!它所承载的文明交流、薪火相传的理念不会熄灭!因为它代表的,不是威胁,而是希望;不是冲突,而是未来!”
叶无道站直身体,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响彻会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磅礴力量:
“我们呼吁,所有尊重历史、珍视文明、渴望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共同摒弃‘恒常不变’的傲慢之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正视历史,面向未来。让对话取代对抗,让理解消弭误解,让文明的光辉,真正照亮人类共同的命运前程!”
话音落下,整个联合国会议大厅陷入一片绝对的死寂!
没有掌声,没有喧哗。只有无数道复杂的目光聚焦在发言席上那道挺拔的身影上。许多来自亚非拉国家的代表,眼中闪烁着激动和深思的光芒。一些西方代表则脸色变幻,哑口无言。叶无道没有一句直接的辩驳,却用最古老的东方哲学智慧,如同最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解剖了西方“文明优越论”和“双重标准”的病灶,将“归位”倡议提升到了人类文明共存共荣的高度!
他站在发言席上,神色平静。那身黑色立领外套,衬得他如同渊渟岳峙。痞帅的外表下,是深不可测的哲思与胸怀天下的格局。这一刻,“哲王”之名,实至名归!
同一时刻,全球各大社交平台、新闻网站首页。晴歌在幕后操控的舆论机器同步启动。
叶无道引述《道德经》、阐述“以百姓心为心”的演讲片段,与桃源国际学校内孩子们在阳光下学习书法、辨识草药、不同肤色孩子手拉手的温馨画面,被并置推送!
一边是深邃的和平理念,一边是希望的生动实践。
最犀利的回击,最温暖的证明。
叶无道这惊艳世界的“道德经时刻”,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思想核弹,掀起的智慧与文明的巨浪,才刚刚开始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