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如此说?这等佳品还能卖不出去?还有人敢与我作对?”赵渊不解地问。
赵曦苦笑,继续道:“京城的几位大商贾几乎垄断了所有日常用品的生意,你若卖盐,便是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岂会让你轻易卖出?”
赵渊一听,笑了。这还用费心?多少故事里都记载着解决办法,即便不照搬,自己也有诸多对策。
于是,陈明拍着胸口打包票没问题,让陈亮放宽心。陈亮见劝说无效,便住了口,深知这位弟弟的性子,只能等他碰了钉子再出手帮忙。
接着,两兄弟又喝了几杯。陈亮聊起三处地方的旱情,难民成群。陈明酒意正酣,直接向陈亮保证,他会顺手摆平此事,只要朝廷出钱就好。
陈亮见陈明如此笃定,以为他喝多了,没放在心上。两人都喝了不少,陈亮被人搀扶回去,而陈明则叫来了钱五。
此刻的钱五已全盘接手了齐王府的生意,陈明也落得轻松,只需吩咐几句就行。
“钱五,你明日让那些卖冰棍的小贩开始推销咱们的盐,告诉他们,数量不多,手快有手慢无。再在城里开一家铺子,就叫‘ ** 盐庄’。”
“催一催南边的工坊加快生产,人手不够就招新人,一定要保证盐铺的供应。”
“明日就开卖,精制盐一斤定价五十文,十斤以上只收粮食换。”
钱五领命立即行动,不顾夜已深沉,迅速传达命令。
相同的计策再次上演。
次日一早,各个卖冰棍的摊位纷纷吆喝起来:
“ ** 盐庄,精制盐只要五十文一斤,数量有限,快来抢购!”
这消息很快在城里传开。
次日早朝,朝堂之上弹劾之声不断,全是世家官员指责陈晖扰乱市场秩序,让皇帝陈霸先怒火中烧。而陈武早已把陈晖送的盐呈给陈霸先过目。
皇后也收到了盐样,发现饭菜味道确实提升了不少,陈霸先更是每餐多加了一个馒头。
第十九章 世家反击
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做点对国家百姓有益的事,却动了世家的奶酪,这些文人官员就纷纷弹劾。陈霸先怒气难消。
见陈霸先瞪圆了眼睛,陈武赶紧开口:“各位,齐王所卖的盐是宫中历年积攒的,如今三省大旱,难民遍地。”
“父皇命齐王售卖这些存盐,所得银两皆用于赈灾。”
这话一出,朝堂一片哗然。陈霸先疑惑地看着陈武,心里嘀咕:什么时候让他卖存盐了?这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吗?
陈武给陈霸先一个安定的眼神,朝会继续。
这一切,其实是陈晖与陈武设下的局,针对世家大族。
此刻,京城内一座豪华府邸里,几位家主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王家主:“这齐王太嚣张了,精制盐五十文一斤,简直不给我们活路。”
孙家主:“是啊,这几天我家盐铺一斤盐都没卖出去。”
其余家主纷纷点头赞同。
有人提议:“太子不是说卖的是宫中存盐吗?不如我们全买下来。”
“到时候卖多少钱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好主意!”
“同意!”
众人一拍即合,定下了计划。
京城, ** 盐庄。
数位负责人出现在店门口,目睹热闹场景,心中不悦,步入店内。店员见他们衣着华丽,猜想是重要客户,急忙迎接,派人去请张执事,自己则引导他们到一旁奉茶。
不久,张执事现身,几位负责人见他亲自接待,连忙行礼:“见过张执事。”他们皆认识张执事,深知其地位显赫。
“诸位皆是本地的商业领袖,今日怎会光临这小小的盐店?”
客套与恭维之词自然免不了,尽管心中不满,但念及张执事的身份,也不敢轻易得罪。
众人连忙谦逊回应,其中提出此次提议的钱家代表走上前:“张执事,我们听说陛 ** 恤灾民,特意将宫中的御盐拿出来售卖,用于赈灾。”
“我们家族也有些资产,愿意为陛下分忧。”
“我们打算买下所有的盐,也好让张执事少费心。”
张执事故作惊讶地问:“此言当真?”
众人笑着点头:“千真万确。”
只见张执事面露难色:“店里现有五百多斤盐,但我家老爷有令,十斤以上须以粮食交换,而且……”
见张执事欲言又止,钱家代表急切地问:“而且什么?”
“老爷还说,每日仅限售出两百斤,确保每位百姓都能买到。”张执事此言一出,众人顿时议论起来。
钱家代表随即递上一张银票:“张执事,天气炎热,您留着解暑。”
“哎呀,哪里哪里,钱执事如此慷慨相助,真是帮了我大忙。这样吧,我卖给你们五百斤整,余下的留在店里售卖,也好有个交代。”
数量不多,钱家当即决定全部买下,其余几家也欣然同意,当晚双方就完成了交易。
次日,盐店继续以五十文一斤的价格售卖。
第三日,售卖如常。
直到第四日,几家坐不住了,再次聚在一起商议,决定轮流购买。
当天,各家便购得两千多斤盐。
随后,盐店提价至六十文一斤,数量有限,欲购从速。
几家继续轮流购买,持续了十多日。众人终于无法忍受,再次找到张执事。
“哎哟几位,你们都快把盐买光了,没看到已经涨到八十文一斤了吗?”
“钱执事,我因为卖给你们那么多盐,都受罚了。”
几人见张执事如此说,也不好再发作,只好又买了一些盐回去。
又过了几日,市面上的精盐仍在抛售,价格已飙升至一百文一斤。
几家再次聚在一起商议:“这张执事太过分,有那么多库存居然瞒着我们。”
另一家主说:“是啊,我家都买了一千多斤盐了,现在还积压着卖不出去,这可怎么办?”
林家代表言道:“那便持续购进,我就不信那皇家盐号能囤积如此巨量。我林家已倾尽财力,自江南购回八万斛粟米,我倒要看他能有多少盐供应。”
“正是如此,我周家与吴家亦携手自江南购得十万斛粟米,我们再筹集些粮食,看他皇家盐号能耐何。”
数日过后,盐价骤升至每两百克一百二十钱,民间怨声四起,低价精制盐难觅,反被权贵豪族哄抬价格,引得百姓纷纷咒骂。
陈阳听着林风的禀告,心中暗自窃喜。库中已积有近二十万袋粟米,他命林风筹备最后一轮行动后便作罢,自己则前往太子居所寻陈轩。
闻得陈轩在正殿,陈阳无奈,只得转向正殿而去。
至正殿,总管太监李安远远望见陈阳,连忙驱散旁人。
“兄长,父皇,我来了。”陈阳喊道,随即步入正殿。
望着满面忧虑的二人,陈阳不禁愕然:“这是为何,如此愁眉苦脸?”
“没规矩,怎不先通报?”朱重八不悦道。
陈阳反驳:“父皇,您看那些人,远远见我到来,皆避之不及。”
“再说,我替你们解了大难,不道谢也就罢了。”
见二人又要争论,陈轩连忙劝阻:“好了二弟,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总和父皇争执。”
“你说你解了难题,何难题?”
陈阳抄起陈轩的茶盏,一饮而尽,拭嘴道:“不是旱灾粮荒吗?我给你们解决了。”
朱重八冷哼一声:“你不说还好,竟打着皇家旗号行商,我还没找你算账。”
又指着陈轩:“你竟还助他在朝上撒谎。”
陈阳一听,顿时不快:“父皇,您看不上是吧?我这就回去把那二十万袋粟米烧了。”言罢,转身欲去。
朱重八和陈轩一听,愣住了:“二十万袋?”
朱重八急道:“轩儿,拦住他。”
陈轩连忙拉住陈阳,朱重八也上前:“好儿子,快坐下细说。”
说着,朱重八拿起蒲扇为陈阳扇风,又吩咐陈轩去倒茶。
第十九章 陈阳受责,朱重八购粮
望着朱重八谄媚的模样,陈阳心中暗自得意。
“好儿子,你这二十万袋粟米从何而得?”朱重八问道。
陈阳这才道出自己如何算计权贵:“我命盐铺规定,购盐五十斤以上者,须以粮食相换。”
“那些世家妄图买断我存货,真是痴人说梦。我盐场日产五百斤盐,他们拿什么与我争?”
“此番几乎掏空了他们的家底。”
听完陈阳的叙述,朱重八和陈轩皆笑,朱重八更是赞不绝口。
只见陈轩饮了一口兄长递来的茶,说道:“咱们血脉相连,我就按市价,每斛两百五十钱卖予你吧,父亲。”
赵强的话音刚落,赵明脸上的笑容即刻褪去,手中的折扇一掷,准备解腰间的玉带。
感觉到气氛紧张,赵强立刻放下茶盏,准备开逃。
这时,赵康迅速抱住赵明,“父皇,息怒,息怒。”
赵明一把甩开赵康,抽出玉带,猛地朝赵强挥去,“逆子,这些粮食是用来救助难民的,你竟敢索价!”
赵强灵活躲避,多亏他多年练武,身手矫健。赵明一击不中,更是怒不可遏,追着赵强便打,而赵强则边躲边抱怨赵明蛮不讲理。
“老爹,这些粮食都是我辛苦得来的,你若没吃的,我可以养你,但白白上交朝廷,我可不干。”
赵康连忙呼喊让赵强少说几句,试图劝阻赵明。
然而此时的赵明依旧怒不可遏,战场上多年的拼杀,体力自然不是赵康这个文雅的太子能比的。只见赵康被赵明甩得踉跄几步,赵明追着赵强便冲出了大殿。
“老爹,我要去找母后告你!”赵强头也不回地往母后寝宫跑去,他知道,此刻哪怕躲进自己的府邸也无济于事,只有母后能救他。
母后寝宫,母后正在刺绣,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便让贴身侍女小云出去查看。不一会儿,小云慌张地跑进来,“娘娘,陛下正在追着王爷打呢。”
母后急忙放下手中的针线,向外走去。只见赵强拼命地向这边跑来,赵明挥着玉带在后面紧追不舍。
“娘,娘,老爹抢我东西,还要杀了我。”赵强一边跑一边喊,跑到母后身边,一闪身躲到了她身后。
赵明的玉带抽到母后前面的地上,地砖上瞬间出现一道白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