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鄂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八面山。这山,从哪个方向看都像个威风凛凛的巨人,山里头藏着数不清的秘密。老一辈的人都说,八面山是有灵性的,山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透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精气神。
八面山最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立着一块奇石。这石头足有一间屋子那么大,天生地长,模样活脱脱就是一个硕大的狗头,有鼻子有眼,连嘴角的褶子都惟妙惟肖。山民们敬畏地称它为“狗头石”,还传言这石头里住着一位“山灵”,掌管着八面山的风雨雷电。
山灵不好伺候,寻常的猪牛羊三牲它看不上眼。要想求雨,得献上最珍贵的祭品——“三滴真心泪”。啥叫真心泪?不是伤心欲绝的嚎啕,也不是逢场作戏的抽泣,而是发自肺腑,为了旁人,宁可牺牲自己一切才能流下的泪水。这年头,人人为己,真心难觅,真心泪更是比金子还稀有。所以,狗头石虽然名声在外,但已经几十年没人敢去轻易打扰山灵的清静了。
山脚下住着一个猎户,名叫李二。李二这人,三十出头,身子骨像山里的青松一样硬朗,性格也像山风一样爽朗。他箭法好,胆子大,是方圆百里最好的猎手。李二最宝贝的,不是他那张用了十年的老弓,也不是他满屋子的兽皮,而是他五岁的儿子,小石头。
小石头是李二的心头肉。这孩子生得虎头虎脑,特别爱笑,一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两弯月牙儿,清脆的笑声能赶走人心里所有的愁云。每天李二打猎回来,小石头都会像只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抱着他的腿喊“爹爹”。李二再累,只要一抱起儿子,闻着他身上奶香和汗味混合的气息,就觉得浑身都是劲儿。
可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年,八面山像是被老天爷忘了,一连大旱了三个月。地里的庄稼全枯死了,河床也裂开了大口子,连山里最耐旱的野草都打了蔫。山民们愁得吃不下饭,天天望着天叹气。
更要命的是,大旱之后,起了“瘴气”。一种奇怪的病在村里传开了,大人小孩都发高烧,说胡话。李二的宝贝儿子小石头,也没能躲过去。起初只是没精神,不爱笑,后来就开始发烧,小脸蛋烧得通红,嘴里一直喊着“渴,渴”。
李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把家里最后一点积蓄都拿了出来,请了十里八乡有名的郎中。郎中开了几副草药,灌下去,小石头的病却丝毫不见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虚弱。孩子躺在床上,气息微弱,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李二的媳妇,也就是小石头的娘,整天以泪洗面,眼睛肿得像桃子。
看着儿子在生死线上挣扎,李二的心像被刀子一刀一刀地割。他是个猎手,信奉的是自己的力量,可现在,他面对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病魔,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绝望之中,他想起了那个传说——狗头石和山灵。
“三滴真心泪……”李二喃喃自语。为了儿子,别说三滴泪,就是把他这条命搭进去,他也愿意。
当天夜里,李二揣着一把砍刀,独自一人进了八面山。山路崎岖,月光惨白,林子里传来不知名野兽的嚎叫,换做平时,李二连眼皮都不会眨一下,可今晚,他心里只有儿子那张苍白的小脸。他跌跌撞撞,深一脚浅一脚,终于在后半夜找到了那块传说中的狗头石。
月光下,那块巨石更显狰狞,狗头的轮廓仿佛活了过来,两只石眼在黑暗中闪着幽幽的光,正冷冷地盯着他。李二心里一阵发毛,但他一想到病床上的儿子,立刻把恐惧压了下去。
他“扑通”一声跪在狗头石前,额头重重地磕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
“山灵在上!”李二的声音沙哑而颤抖,“我,猎户李二,不求财,不求寿,只求我儿小石头能平安渡过此劫!他是我李二的命,要是他能好起来,我李二愿意拿我的一切来换!”
说着说着,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再也忍不住了。他想起了儿子第一次喊“爹爹”的情景,想起了儿子骑在他脖子上咯咯笑的样子,想起了儿子用小手给他擦汗的温暖……一幕幕,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他越想越痛,越痛越哭,最后,这个从不轻易掉泪的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在狗头石前放声恸哭。
他的哭声里没有半点虚假,全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和最无助的痛苦。大颗大颗的泪珠从他饱经风霜的脸颊滚落,砸在冰冷的石头上。
“啪嗒”、“啪嗒”、“啪嗒”。
三滴滚烫的泪水,不偏不倚,正好滴在了狗头石的眼睛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坚硬无比的石头,竟然像海绵吸水一样,将三滴泪水瞬间吸收了进去,连一丝痕迹都没留下。
李二哭得脱了力,瘫倒在地,迷迷糊糊中,他仿佛听到一个古老而空灵的声音在山谷里回响:
“契约已成,汝之所愿,如汝所求……”
李二猛地惊醒,发现自己还跪在狗头石前。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山里起了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他顾不上多想,连滚带爬地往家赶。
刚跑到村口,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紧接着,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倾盆而下。干涸的土地贪婪地吮吸着甘霖,村里村外一片欢腾。这场雨,不仅解了旱情,也似乎带走了那股害人的瘴气。
李二冲进家门,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从他身上往下淌。他直奔儿子的床边,惊喜地发现,小石头额头上的热度退了,呼吸也平稳了许多。他媳妇又惊又喜地告诉他,就在刚才下大雨的时候,小石头出了一身透汗,竟然醒了过来,还喊着要喝水。
李二抱着儿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小石头虽然还很虚弱,但已经能认出他,用小手摸着他的脸,虚弱地叫了声:“爹爹……”
李二的眼泪又下来了,但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他觉得,这是他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刻。
大旱过后,小石头一天天好了起来,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笑声比以前还响亮。李二一家人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甚至比以前更好。李二打猎的运气好得不可思议。以前要跑上三五天才能有收获,现在几乎是箭无虚发,而且总能打到一些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奇珍异兽。有一次,他甚至在一处悬崖下,发现了一株百年老山参,换来的钱足够他家吃穿用度好几年。
村里人都说,李二是得了山神的保佑,是积了德。李二自己也这么觉得,他更加敬畏山灵,每次进山打猎,都会先朝狗头石的方向拜一拜。
可是,日子久了,李二的媳妇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变化。
李二再也没笑过。
不是不开心,小石头痊愈了,家里富裕了,他心里明明是高兴的。可无论遇到多么值得高兴的事,他的脸上都像戴了一张面具,嘴角怎么也扬不起来。小石头在他面前做鬼脸,想逗他笑,他也只是摸摸儿子的头,眼神里是宠溺,但脸上依旧是那副平静甚至有些木然的样子。
起初,他媳妇以为他是打猎太累了,可后来发现,他连睡觉的时候,眉头都是微微皱着的。他好像把“笑”这个功能,给彻底忘了。
李二自己也察觉到了。他能感受到喜悦,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可这种情绪却无法传递到脸上,无法通过笑容表达出来。他成了一个内心丰富,表情却永远凝固的男人。他看着儿子笑,看着妻子笑,看着邻居们笑,他自己也想跟着笑,可面部肌肉就像僵硬的石头,不听使唤。
那种感觉,非常难受。就像心里有一团火,脸上却结了一层冰。喜悦被困在了身体里,出不来,慢慢发酵,变成了一种沉甸甸的、说不出的压抑。
一天晚上,小石头已经睡熟了,李二的媳妇终于忍不住,轻声问他:“当家的,你到底怎么了?小石头好了,家里也宽裕了,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李二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和茫然:“我也不知道。我心里高兴,真的高兴。可我就是笑不出来。好像……好像有什么东西,从我身体里被拿走了。”
他猛地想起了那个雨夜,想起了狗头石前那个空灵的声音——“契约已成”。
一个可怕的念头,像闪电一样劈进他的脑海。
山灵收走了他的喜悦,作为交换,换回了儿子的性命。
他为了儿子,献出了“三滴真心泪”。那泪水里,有他作为父亲全部的爱、痛苦和希望。山灵收下了这份最真挚的情感,作为回报,它满足了李二的愿望。但交易是公平的,它拿走了与这份情感最珍贵、最直接相关的部分——表达喜悦的能力。
从那天起,李二明白了,他不是忘了怎么笑,而是再也笑不出来了。他的快乐,永远地留在了那块狗头石里。
他成了一个沉默的、富有的猎户。他依然爱他的儿子,爱他的家,他把所有的爱都化作了行动。他会给小石头做最好玩的木雕,会给妻子买最漂亮的头花,会接济村里穷困的人。他用行动去弥补自己表情上的缺失。
小石头渐渐长大了,他发现爹爹从来不会笑。他问娘亲:“爹爹是不是不喜欢我?”
娘亲抱着他,流着泪说:“傻孩子,你爹爹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只是把笑,都给了你。”
小石头不懂,但他知道,爹爹的手很温暖,爹爹的怀抱很安全。
很多年后,李二老了,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的儿子小石头也长成了和他一样健壮的青年,娶妻生子,成了家。李二的孙子,也像小的时候的他一样,虎头虎脑,爱笑爱闹。
每当孙子抱着他的腿,咯咯地笑个不停时,李二都会静静地看着他。他的眼神里,会流露出一丝深深的渴望和一丝淡淡的忧伤。他多想和孙子一起开怀大笑啊,可他做不到。
他只是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孙子的头,用一种近乎呢喃的声音说:“笑吧,好好笑……”
山风从八面山吹过,拂过狗头石。那块石头,在日晒雨淋下,依然保持着那个永恒的、冷峻的狗头模样。没有人知道,它里面锁着一个男人一生的笑容,和一个父亲最深沉的爱。
李二用他的喜悦,换来了儿子的生命和家族的延续。这笔交易,值不值得,或许只有他自己,和那块沉默的狗头石才知道。而这个关于狗头石和真心泪的故事,也就在八面山一带,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了下去。老人们总会告诫年轻人:“真心,是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轻易别拿出来交换,因为山灵收下的,永远是你最不想失去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