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铺着厚厚地毯的客厅里,温暖而慵懒。
小岁禾被放在柔软的婴儿床上,穿着连体的小恐龙衣服,挥舞着肉乎乎的小胳膊小腿,咿咿呀呀地自得其乐。
家人围坐在旁边,拿着色彩鲜艳的摇铃和布书,逗得小家伙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田夕薇则慵懒地陷在旁边的沙发里,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空调毯,一只手无意识地轻轻拍着身边打着呼噜的康康,另一只手拿着平板电脑,悠闲地刷着微博。
突然,她像是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消息,眼睛亮了一下,用脚轻轻碰了碰坐在沙发另一端正看着一份纸质报告的陈羽墨。
“墨墨,墨墨,你看!”
她把平板递过去,语气带着点小兴奋,
“第二届菁英计划最终结果出来了!好厉害啊!”
陈羽墨放下手中的报告,接过平板。屏幕上正是教育部官方微博发布的公告:
【祝贺!第二届“菁英计划”终极考核圆满落幕!】下面详细列出了数据:最终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者,共计十四万人!
“七十万人进第二轮,最后留下了十四万……”
陈羽墨看着这个数字,这个淘汰率依旧惊人,但这十四万人,无疑是华夏年轻一代中最顶尖、最具有潜力的科研种子。
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站起身,对家人们说:
“爸,妈,我有点急事需要处理一下。”然后便快步走进了书房。
关上书房门,世界瞬间安静下来。陈羽墨打开书桌上的专用通讯系统,迅速发起了一个最高级别的线上视频会议请求。
几乎是瞬间,几个视频窗口同时亮起。
屏幕上出现了教育部部长、菁英计划招生办公室总负责人、科技部徐部长,以及最后连接进来的首长那沉稳的面容。
“羽墨,突然开会,是有什么紧急情况?”首长温和的声音率先传来。
“首长,各位部长,打扰了。”
陈羽墨开门见山,将手中的平板数据对着摄像头示意了一下,
“刚刚看到第二届菁英计划的最终考核结果,十四万人。这个数字,比我们最初预估的要多,但也在我认为的最佳区间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屏幕上每一位与会者,语气坚定而清晰:
“我提议,立刻扩大本届以及后续菁英计划的招生和培养规模。我的初步构想是:对这十四万人,进行综合成绩排名,排名前三百的最顶尖苗子,直接进入江南科学院,由我和各所负责人亲自带队培养。”
“剩下的学员,根据他们的专业方向、成绩排名和个人意愿,直接分流纳入国家各大专业研究院所、华科院、工程院下属的各研究所以及重点高校的尖端实验室,进行定向、深入的培养。”
这番话一出,视频会议那头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几位部长显然都被他这个大胆甚至有些激进的想法震了一下。
教育部部长率先开口,带着一丝谨慎:
“羽墨,这个规模扩张是不是太快了?一下子吸纳十四万人进入国家级科研体系,培养资源、导师配备、后续的课题项目和经费保障,都是巨大的压力。是不是先稳妥一点,精选一部分……”
徐部长也沉吟道:“是啊,羽墨,人才固然重要,但消化吸收需要过程。一下子铺开这么大摊子,万一后续跟进不足,反而可能浪费这些好苗子。”
这时,首长的声音缓缓响起,他看着陈羽墨,目光深邃:
“羽墨,你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魄力。但是,正如两位部长所说,会不会太急于求成了?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能扎根、能成长的参天大树,而不是一拥而上的树苗。”
陈羽墨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必须说服他们。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锐利而充满不容置疑的信念:
“首长,各位部长,我明白大家的顾虑。但请相信,这不是急于求成,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南天门计划从蓝图到实战部署用了多久?玄鸟战机、099核潜艇、可控核聚变小型化、量子计算突破……我们的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式前进!未来五年,十年,我们需要多少人才来支撑‘逐日计划’、‘广寒计划’以及更多的蓝图?现有的科研队伍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必须为即将到来的科技大爆发储备足够多的、受过最严格筛选和顶尖训练的‘种子’!”
“这十四万人,他们不仅仅是通过了智力考核,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一个人都经过了最严格的政审!他们的忠诚和爱国情怀,与他们的学术潜力一样,经过了千锤百炼!信任他们,就是信任国家的未来!”
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在书房里回荡,也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到每一位与会者的耳中。
屏幕那头,首长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终于,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
“你说得对。是我有些保守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科技爆发需要人才引擎,而忠诚且顶尖的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就按你说的办吧,这件事,由你牵头,教育部、科技部全力配合,尽快拿出详细的分流和培养方案。”
“是!保证完成任务!”陈羽墨郑重应道。两位部长也纷纷表示全力支持。
又简单沟通了一些细节,会议结束。
陈羽墨刚放下加密通讯器,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桌上的私人手机又响了起来。
看来电显示,是航天工业集团的董事长郑董。
他拿起手机,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温和:“郑叔。”
“哈哈哈,羽墨啊,没打扰你休息吧?”
电话那头传来郑董爽朗的笑声,“跟你汇报个好消息!”
“您说。”陈羽墨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城市的景色。
“按照‘广寒计划’的时间表,我们的大型运输飞船已经分三批,成功将氦-3采集场的主要大型设备运抵月球指定位置了!自动化工程机器人已经开始吭哧吭哧干活了,对部分核心设备进行初步组装呢!进展顺利的话,预计再有两个运输批次,所有设备就能全部到位!”
陈羽墨眼中闪过喜色:
“太好了,辛苦郑叔和集团的同志们了。机器人现场组装,一定要确保指令精确,完成每一步都要进行百分百的自检和交叉复核,月球环境特殊,容错率极低。”
“这个你放心!”郑董的语气充满自信,
“你提供的那个机器人核心控制程序和自适应算法,再加上这些年积累的技术,造出来的这些‘铁疙瘩’,简直神了!不仅完全适应月球的重力、温差和辐射环境,智能程度也超高,带有可控的自主决策能力,遇到简单问题自己能处理,复杂情况会立刻请求指令。效率比人工高太多了,最关键的是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还不怕危险!我看啊,等它们完成百分之五十的组装工程,就可以开始往上面运月球科研基地的先期设备了!”
听到郑董如此肯定的汇报,陈羽墨彻底安心了。
“好,郑叔,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按计划稳步推进就好,有任何情况随时沟通。”
“没问题!你就安心陪你的小田和宝贝闺女吧,这边有我们这帮老家伙盯着呢!挂了啊!”郑董笑着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陈羽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边是人才储备的宏大布局,一边是月球开发的坚实步伐,未来清晰的画卷正在眼前缓缓展开。
他整理了一下心情,脸上重新带上温和的笑意,推开书房门走了出去。
客厅里,小岁禾已经玩累了,在外婆怀里喝着奶,很快便沉沉睡去。田夕薇正和奶奶小声聊着天,看到他出来,投来一个询问的眼神。
陈羽墨走过去,自然地坐到她身边,揽住她的肩膀,轻声道:“没事,一点工作上的好消息。”
阳光正好,岁月安然。他知道,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为了守护住眼前这平凡的温暖,并开创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