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五代十国乱世起,“儿皇帝”石敬瑭为求契丹庇护自保,竟将这片沃土割让给契丹,自此中原王朝失去了对北疆的掌控——
整个宋朝三百余年,这里始终是遥不可及的关外异域,大明立国后,此地更是脱离中原版图近二百年。
这么漫长的岁月里,这里究竟换过多少游牧部族主人、发生过多少鲜为人知的兴衰故事,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无从考证。
反正明朝史籍里,此地并无任何大型城郭的记载,就连如今的归化城,也是万历年间才重新选址修建的边防小城,整个前套平原不知荒芜了多少岁月,谁也没想到,茫茫黄沙之下,竟藏着这般足以撼动天下的惊天宝藏。
众人暂且按下铭文的疑惑,先集中精力处理眼前要务——
工匠们借助天门架的起重之力,合力将嵌在岩石中的火箭弹头平稳吊装出来,检查后发现弹体虽有磨损却无核心损坏;
随后又用特制的防滑木架与钢索,将沉甸甸的金块逐一固定稳妥,有条不紊地分批起运至重型运输车上,生怕路途颠簸造成损耗。
与此同时,勘探小队手持洛阳铲、探针等工具,对藏宝洞周边展开细致探查,最终在洞穴最深处发现了几处疑似被人工封堵的墙体结构,砖石缝隙间还残留着早已风干的古老灰浆痕迹,隐约能看出人为加固的痕迹。
大家审慎商议后决定,先在隐蔽处做好加密标记,用帆布与沙袋封存好现场,等返回西苑详细上报圣皇后,再由陛下定夺后续是继续深挖探寻更多秘密,还是妥善封存保护这份古迹。
别觉得这是作者胡编乱造——
这片藏金洞确有其地,就在大青山南麓的武川县境内。
本世纪初,咱妈在内蒙古地质矿藏勘探过程中,便曾在一处荒无人烟的沙丘下,意外发现过这个被黄沙掩埋的神秘藏金洞。
虽然咱妈在媒体上从未透露过宝藏的具体规模与归属线索,但作者会依据这段真实经历,结合汉唐至宋元的北疆历史脉络,为这笔沉睡千年的神秘宝藏,揭开真正归属者的神秘面纱。
此次火箭试射算得上大获成功:
四百七十余里的射程远超最初二百三十里的预设目标,性能远超预期;
虽落点受大漠气流影响存在不可预知性,但只需给弹体加装微型无线电报信号器,通过西苑基站实时定位、远程调整飞行轨迹,便能实现精准定点落地,这一技术难题对如今的大明研究院而言,并不算难事。
朱有建对这初试版导弹其实压根不上心,反倒有些后悔当初用歼城炮彻底摧毁了女真部落——
如今各大矿场都严重缺乏矿奴,开采进度大打折扣,各类矿产供应不足,直接拖慢了大明科技迭代的脚步。
别说灭疆队眼下用不上导弹,即便为了消灭活僵,也无需这般兴师动众:
只需布置些血食诱饵,便能将分散的活僵逐一吸引聚集,再集中火力清理即可,高效又省事。
就算有零星活僵侥幸突破防线逼近京城,朝廷也早已储备了大量动物血清,到时候用血包设下埋伏,便能将其诱捕歼灭,完全没必要动用导弹这等“大杀器”,纯属浪费。
朱有建此刻满心满眼都惦记着运载火箭,心心念念要把无线电报信号器送入太空轨道,让它稳稳绕着坤星飞行。
只要每隔一段距离发射一颗信号器,就能让通讯信号无缝覆盖整个大明疆域,彻底打通全域通讯壁垒——
到时候不管是漠北荒漠的快应队,还是南洋深海的海师舰队,都能实时传信、指令互通,再无山川阻隔之苦。
此前所说的四百七十里射程,只是火箭弹体从高空沿抛物线坠落到地面的直线距离,它实际在高空飞行的路径长度尚未精确测算。
但从弹体短短一个时辰便落地的情况来看,飞行高度大概率不会超过三百里,离真正能实现绕地飞行的太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得益于前世国家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朱有建深知卫星轨道的核心常识:
需位于地球海平面400公里高处,还得依靠足够的运行速度与地心引力形成平衡,才能实现稳定的绕地环形运动——
这些小学课本里讲得明明白白的知识,如今成了他推进大明航天事业的关键底气。
作为穿越者的朱有建自然深谙此道——
400公里换算成古代度量,恰好是八百里高空。
要将卫星送入这般高度,运载火箭不仅要挣脱地心引力的强束缚,还得突破高空空气阻力的层层阻碍,眼下这枚初级火箭弹的性能显然难以实现。
但好在它已具备了火箭的核心动力功能,算是迈出了关键第一步,后续核心改良方向很明确:
一是给弹体极致减重,剔除所有冗余结构与非必要部件;
二是研发更高效的推进燃料,彻底摆脱对传统发射药的依赖,唯有攻克这两大难题,才能真正触摸到太空的门槛。
朱有建当即拉着火药、火箭、燃料、电能、发动机等多个研究室的核心研究员围坐一堂,把自己脑海中仅存的航天相关知识,尽力掰开揉碎地耐心阐述。
他虽对底层物理原理一知半解,说不出精准公式,却见过前世的卫星、火箭图片与发射视频,甚至能蹦出“马赫环”这等让研究员们耳目一新的新奇概念——
直言这是超音速飞行时的标志性特征,核心全看燃料燃烧产生的热力够不够强劲、喷射够不够顺畅。
燃料研究室虽一直没停过优化配方,但朱有建点明,要实现超音速,光靠燃料升级不够,还得同步改造发动机推进舱,至于该放大腔体容积、缩小喷射口径还是调整腔体粗细,就得靠研究员们慢慢钻研试验了。
他给出的核心技术建议十分明确:
彻底摒弃笨重的发射筒,让发动机直接成为火箭的动力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