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俗话说世事无常,“正常情况”有时候比不正常情况更加稀有。
今日是三皇子的长女满月宴,芮芙作为娘家姊妹当然要去,身居国公之位,且给三皇子上过几天课的晏凌当然也在受邀之列。
出门做客,当然要穿正式些,况且芮芙说过他穿亮色些更好看。
晏凌便穿了一身宝蓝色水纹妆花缎的锦袍去赴宴,腰间是那块芮芙多年前送的拜师礼——双龙配。
曾经被珍藏着不敢见人的珍贵之物,如今晏凌总会带在身上,他喜欢这种“被标记感。”
晏凌和芮芙并不是一道来的,开宴之前也没有过多交流,只是吃饭时被安排在一桌,这桌还有她二姐和四哥,算是三哥的亲近之人。
三皇子府当然也请了狸猫换太子的戏班子来唱,宾客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气氛本来挺好的,但隔壁桌有个纨绔喝醉了,非拉着晏凌,说他是小杏仙,让他陪着喝酒。
此人是平康郡王的幺女,上头六个哥哥,平康郡王五十岁才得了这一根独苗,平时爱得跟什么似的。
芮芙最多算躺平,她这个堂姐才是真纨绔,声色犬马,荤素不忌。
要是平时,这位纨绔当然不敢在晏凌面前撒泼,可这不是喝大了吗?酒壮怂人胆,把肚子里的花花肠子全露了出来。
这位堂姐爱色,三十出头,就已经娶了四十几位侍君了,真爱平均三个月更新一次,十数年来初心不变,更新比网文作者还稳定。
寻常良家男子,被比作花旦伶人这类贱籍都是极大的羞辱,更何况晏凌身为朝廷命官,好脾气的他当场黑脸,拂袖而去。
第二天堂姐酒醒后当然是光速滑跪,登门道歉。
她一个女孩子,不抽烟,不喝酒,就好点色而已,其他事情上是很知道分寸的。
晏凌呢,用一篇可以被后世选进中学课本的奏章弹劾平康郡王治家不严,教女无方。
女帝该骂的骂,该安抚的安抚,这事儿算是过去了。
但晏凌的容貌还是在洛阳火了一把,然后又有人发现,晏凌和先梁国公并不相似,然后又有人说,晏凌就是那出戏的原型。
因为那戏里的“假千金”容色倾城,引无数男子倾心,“假千金”与各种男子的感情纠葛也是戏里的一大看点。
吃瓜是人类的天性,如果是美人的瓜,那绝对更加香甜。
传言愈演愈烈,一些似是而非的画像开始流传,人们一对比,诶,这晏凌和先梁国公确实一点都不像啊!
没过多久,民间几乎认定晏凌就是“假千金”,甚至朝廷一些官员也受到影响,开始有意无意地观察晏凌的面容。
可人一旦开始怀疑什么,其实心里就已经是带着答案找证据了。
众官员一看,这晏凌确实不像啊!中原人大多面部平阔,像他这样立体深邃的,确实很像外族血统啊!
于是官员们也坐不住了……
乾坤宫。
女帝听着下方锦衣卫的汇报,烦躁地揉着额角。
“那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确实出自衍王府谋士诸葛菁之手。”锦衣卫单膝跪地,很平常地汇报道。
干她们这行的,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无论事情多么离谱,都不会激动,忍不住,也不会激动。
“这个老二……”
殊不知,衍王府的主公和谋士更懵,她们什么时候打舆论战这么厉害了?花一份的钱,出10倍的效果?
还有那出戏,是她们编来含沙射影的没错,可是没那么多细节啊,除了那个绝世美人的设定,其他就没有能往晏凌身上扣的点了。
那些几乎报晏凌生辰八字的细节,都是戏班子自己加的啊!
诸葛菁就是害怕外人掌握不好度,也怕泄露风声。毕竟她们只是想让女帝猜疑,而非用这件事拉晏凌下马。
如果晏凌真的不是梁国公血脉,最丢脸的不是晏凌,而是她们皇家,是当今女帝。
所以诸葛菁才自己亲自编的故事,术业有专攻,诸葛菁也不是专业写话本儿的,下面的人问能不能修改一下细节,让画本更生动好看。
改完之后诸葛菁也看过了,剧情还是那些剧情,而且确实更好看了。
戏是她们安排的,但三皇子府那件事就是纯属巧合,她们也确实推波助澜了一把,希望在女帝心里留个疙瘩。
却不想会闹这么大,后来想压都压不下来。
不等芮蕙做出其他反应,那位最近名声大噪的小杏仙,在大朝会时直接滚了钉床,敲响登闻鼓,打了她们一个措手不及。
女帝看着下面被抬上来的血肉模糊的人,威严道:“你既敲登闻鼓,那你有何冤屈要朕亲自做主?速速道来。”
虽然滚了钉床,满身血污,但大周男子也有一定的武道修为,不至于奄奄一息,中气还挺足的。
“草民要状告当朝梁国公,欺君罔上,冒名顶替,鸠占鹊巢,混淆忠臣血脉!”
一声惊雷炸响,众臣窃窃私语。
欺君,可是能杀头的大罪。
少顷,女帝不辩喜怒的声音响起:“晏卿,你有何话说?”
一身绯红官袍的晏凌自文官队伍出列,执着笏板,朝女帝微微一礼,端是一身矜贵从容的气度,就胜了地上满身血污,仪容不整的人万分。
“臣尚在襁褓时就被陛下亲自带回宫中,连爹娘模样都不知晓,身世皆由身边人告知,我观此人与我年岁相仿,只怕是受人蛊惑。”
“此人受了滚钉床之苦,也算受过罚了,还望陛下法外开恩,不要再多做惩戒。”
女帝还未发话,地上的小杏仙就已经悲愤叫嚷起来,“你少假慈悲,殊不知就是那金帐汗国贼子调换了你我的襁褓,让你这流着金帐汗国血脉的孽障鸠占鹊巢二十多年!”
朝堂上又是一阵骚动,金帐汗国,实在是个陌生词汇。
一个已经灭了二十多年的蛮夷之国,一代人都过去了,蒙古二郡的本地人都已经完全汉化。
朝上站着的大部分年轻官员甚至不知道现在的南北蒙古二郡就是金帐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