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变化实在太大了!
之前谁也没想到,此次医疗大赛复赛的结果竟会如此出乎意料。
某章节 能聆听林大师亲自传授医术,乃是我们毕生的荣耀!
“有疑点,一定有疑点!为了比赛的公正,我要求公开林逸的诊断报告!”
张主任高声呼喊。
陈晨也站出来支持这一要求。
“我亲眼所见,林逸根本没有给那位病人诊断过!”
陈晨和张主任的话赢得了部分观众的赞同。
“我们支持陈大师的要求,为了公正,请林老公开诊断报告。”
“这次比赛的评判不公,林逸一定是你们内定的冠军!”
但也有观众对他们的要求表示不屑。
“我最反感张主任这种输了不认账,还诋毁别人的行为。”
“林老德高望重,岂会用内定这种卑劣手段?”
医学界许多医生都有独门绝技,但这些治病救人的技艺都被视为秘密。
医生们通常除了子女外,绝不外传,林老亦是如此。
林逸的诊断既然最为准确,一旦公开,可能会泄露独门绝技。
“林逸会同意公开诊断报告吗?”
林老以询问的目光看向林逸。
“请大家安静,我愿意公开诊断报告,让大家共同评判,并接受评判结果。”
林逸说道。
“不愧是林逸,暂且不论结果如何,这份宽广的胸怀已经超越了张主任等人!”
林老心中暗自赞叹,随即制止了观众的争吵,拿出了林逸、张主任、赵主任、周老的诊断报告和标准答案,由陈元带领的医学专家团集体对诊断报告打分。
他们一致认为,赵主任、周老的诊断报告都有些瑕疵,若满分一百分,他们的分数都在八十分左右。
陈元对张主任的诊断报告颇为满意。
张主任果然不负所望,对病情的诊断极为准确。
若让他打分,张主任至少能得到九十五分的高分,远高于赵主任和周老!
若无意外,张主任将是此次复赛的冠军。
但当评审团看到林逸的诊断报告时,无不深深折服。
即便是陈元的医术,当初诊断时也出现了细微的失误。
他万万没想到,林逸竟能提交一份近乎完美的诊断报告。
林逸的诊断不仅与标准答案相符,而且更为简洁、清晰、易于理解。
评审团成员均认为,无论从哪个维度考量,林浩均表现完美无瑕。
“林浩才是真正的行家,张科长怎能与之相提并论?”
“李老行事一丝不苟,根本无可挑剔之处!”
“林浩的医术真乃神乎其技,令人不得不服!”
赵强与张科长如同战败之犬,在众人的责备声中狼狈离去。
“我真是有眼无珠,刚才竟还为张科长那种人加油鼓劲。”
“我也是,现在想想都觉得羞愧难当!”
在场最为惊喜的是那位银发老者。
尽管他对医术一窍不通,但从众人的反应中也能窥见一二——林浩的医术非凡。
他一直担忧自己的内伤能否治愈,而此刻,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此时,更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陈刚主动走向林浩,致歉道:“林医生,刚才碰到个熟人,聊了几句,耽误了时间,真是抱歉。”
林浩轻轻摇头,表示并未介意。
陈刚难掩内心的激动,追问:“我刚才听那熟人说,你承认了我们的师徒关系?”
林浩沉默不语。
在场的一些人因赵强之事,误以为林浩是陈刚的师父。
这一幕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却引发了误解。
“这是怎么回事,越看越让人困惑。”
“难道他们两人并非师徒?”
“不清楚,先看看再说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陈刚满脸喜悦。
“你终于肯在大家面前承认我是你的徒弟了?”
“哈哈,太好了,能成为你的徒弟,是我一生的荣耀!”
林浩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
陈刚激动得当场跪下,向林浩叩拜:“林师父,请受徒弟一拜!”
林浩笑道:“好了,起来吧。”
全场顿时寂静无声,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
随后,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竟然拜一个年轻人为师!”
“难怪,从陈刚进门开始,我就觉得不对劲!他对林浩恭敬有加,林浩看上去更像是师父。”
“哈哈,你们看到了吗?这才是林师父的真正实力!”
“赵强这个老糊涂蛋,幸亏他跑得快,否则,他的老脸都要丢尽了!”
李明一脸畅快,发出爽朗的笑声,宣泄着心中的压抑:“现在还有谁不服林师父的,站出来让我看看!”
刚才支持李浩而指责赵磊的人群,此刻才意识到自己错得离谱。
他们无人敢出面,个个面露愧色,仿佛躲避风沙般低下了头。
“李浩跟陈大师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还好我当时选择了相信陈大师,不然现在也得像他们那样尴尬了。”
“陈大师,我也想拜您为师。”
赵磊满脸敬仰地望着陈大师,恭敬地行礼。
陈大师平静地说:“赵磊,我可不是随便收徒弟的人。”
“看来我是没这个福气了,真是遗憾啊!”
赵磊闻言一愣,随即露出苦笑。
“虽然不能做您的徒弟,但今日能遇见您也是有缘,我可以旁听您传授医术。”
陈大师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话音未落,赵磊脸上的失落瞬间转为兴奋。
“能听到陈大师亲自传授医术,是我一生的荣幸!”
赵磊目不转睛地看着陈大师,认真地记录着。
见赵磊如此虔诚,张伟连忙看向张丽,张丽迅速拿起笔记本记录起来。
“这瓶药是李浩做的,刚才他让我评价,我拒绝了,因为这样的劣质药不值得我点评。”
陈大师拿出新药试验品,一脸鄙夷地说:“不过,现在我改变主意了,因为虽是小物却五脏俱全,所以我打算解剖这瓶药给你们当示例,让你们明白其中的门道。”
赵磊、刘强等在场的人闻言皆是一惊。
他们这才明白,原来陈大师之前不点评李浩费尽心思制作的新药,是因为新药太劣质了。
随后,众人都被陈大师的话逗得开怀大笑。
“我会详细解释这新药的成分、疗效、药材提取方法等,最后用相同的成分,炼制我的新药,让你们见识一下真正的制药技艺!”
第39章 陈大师:算他逃得快,不然非把他脸打肿不可!
赵磊、刘强等在场的人,脸上都露出严肃的神色,全神贯注地听着,飞快地记录着陈大师的每一句话。
“李浩制作此药是为了治疗气血两虚导致的面色萎黄、四肢乏力等症状,初衷尚可。”
陈大师拿出新药,笑着展示给大家:“这药含有党参等十八种成分,其中党参三克......”
“李浩选择这些药材也算用心,这些药材能相互辅助,增强药效,这正是中医的君臣佐使原理。”
在治国理政中,君王、官员、助手、信使各有其责,正如调配良药之理,此道在座诸君日后制药时务必深思。
李晨、赵峻等众人皆认为陈锋所制新药,无论选材、剂量,还是药材配伍,皆费尽心思。
简而言之,换作他们也未必能超越陈锋。
“萧贤者对这新药有何见解?”
“我等才疏学浅,不及陈锋,瑕疵所在难以洞察,还请萧贤者指教!”
“陈锋新药之瑕有二,其一为主药黄芪用量过重,质地黏腻,患者服用后难以消化,药效仅得三成;其二,陈锋虽注意药材配伍,但能力有限,诸多药材未能达到最佳组合,药效难以充分发挥。”
李晨、赵峻闻言相视,未曾料到萧逸对陈锋新药见解如此深刻。
众人议论纷纷。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萧贤者果然非同凡响!”
“不错,陈锋这老儿竟敢在萧贤者面前班门弄斧,若非跑得快,颜面尽失矣!”
……
萧逸笑道:“现在,我给大家五分钟,自由提问。”
瞬间,气氛活跃起来。
一名研发部员工起身发问。
“萧贤者,任何问题都可问吗?”
萧逸笑道:“自然,任何问题皆可。”
“中药炒制手法至关重要,能否请萧贤者点评陈锋的炒制手法?”
“他手法粗陋,不值一提。”
“萧贤者既说陈锋炒制手法不佳,斗胆请萧贤者演示一番。”
萧逸闻言,欣然应允:“此问甚好,我便传授大家一招‘庖丁解牛式’炒制手法。”
随即,刘燕取来新药所需十八种药材,又置一倾斜约三十度炒锅。
“炒制后,新药质地酥脆,利于提取药材精华。”
萧逸将药材置于锅中,旺火加热,不停翻炒,确保均匀受热:“我这‘庖丁解牛式’炒制手法,还能解决药材不易消化之弊,使药效更为温和、纯净,更易吸收。”
萧逸亲自示范,包括李晨、赵峻在内,众人皆全神贯注,不遗漏任何细节。
炒制三分钟,异香扑鼻,再炒五分钟,整个会场弥漫着这股香气。
“此刻,诸位将见证我亲手炮制的新药,与李浩之作的差异所在。”
杨晨随即亮出新药,并附上李浩的作品以供众人审视、对比。
在张伟、陈强的眼中,杨晨所制新药更为精巧,且无论色泽、光泽度、芬芳均遥遥领先李浩之作。
张伟、陈强轻拈微量,浅尝之后,二人赞不绝口:“诚然,精华在于浓缩,杨大师之药,必对体弱气虚有奇效。”
众人难以置信,杨晨即兴炮制的新药,竟在各方各面全面超越了李浩耗费巨资研发之成果。
“真乃奇迹,杨大师的制药技艺竟已至此境界,想来他在药学领域,已臻化境。”
“李浩的思路本不错,只可惜力不胜任,产物实在不值一提。”
“先前,我还疑心杨大师是否故意贬损李浩,实则大错。如今方知,他向来以行动服人,实力说话。”
……
“今日所授,望诸位悉心领悟,日后必有裨益。”
言罢,数人面露难色,显然悟性有限,尚未掌握炮制之法。
众人纷纷恳求:“杨大师,恳请再示范一次。”
杨晨时间宝贵,岂有再教之理,起身欲离会场。
赵雷见状,急忙上前笑道:“杨大师,上次提及我厂试用品之瑕疵,能否明示?”
杨晨笑道:“无妨,此刻便告知诸位。”
一旁待命的赵晴早已备好纸笔,杨晨接过,笔走龙蛇,片刻即成。
杨晨将配方递予赵晴:“此乃改良配方,请收好。”
赵雷接过配方,一看之下,大喜过望。原来杨晨不仅优化了原配方,还一并解决了研发部门久攻不下的难题,堪称试验品的终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