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的强力措施像一张大网撒向四九城的各个角落,明面上的骚乱和大规模聚集确实减少了。
默心头的那份沉重并未减轻,反而随着刑侦总队调查的深入,变得更加凝重。
砖塔胡同案件的审讯和外围排查工作在他的亲自督导下紧锣密鼓地进行。
对二十三名主要涉案人员的分开审讯,初步还原了事发经过,与现场勘查结果基本吻合,确实是由琐事引发的群体性斗殴。
然而,几个细微的疑点却引起了林默的注意。
负责审讯的侦查员向林默汇报:总队长,大部分人的口供都比较一致,就是争抢位置和粥食引起的。但是,有几个来自河北沧州籍的当事人,在追问细节时,都含糊地提到,当时好像有人在人群里喊了几句特别拱火的话。
什么话?林默立刻追问。
具体记不清了,大概意思就是山东佬欺负咱们河北没人、他们肯定多拿了,政府偏心、再不抢就连渣都没了这类的话。声音挺大,但当时太乱,没人注意是谁喊的。
几乎同时,外围排查组也传来了消息。
他们对事发前在粥厂附近活动的人员进行了走访,有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反映,在斗殴发生前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看到过两个生面孔的汉子在粥厂外围转悠,交头接耳,不像是一般的逃荒群众,穿着虽然也破旧,但脸色不像长期挨饿的人。
生面孔?具体特征?林默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线索。
反映情况的居民说,天太黑,又下着雪,看不太清,就记得其中一个好像个子比较高,有点罗圈腿,另一个说话带点东北口音。
罗圈腿……东北口音……林默沉吟着,走到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北京市区图前,目光锐利。这些特征与山东、河北的逃荒群众普遍特征不符。他立刻指示:重点排查这两个人!看看他们事发前从哪里来,事发后去了哪里!通知各分局、派出所,留意符合这两个特征的可疑人员!
线索似乎若隐若现,但仅凭这点模糊的信息,还难以确定是偶然还是有意为之。
真正的突破来自对死者和社会关系的深入调查。法医的详细尸检报告出来了,三名死者均系头部遭受钝器多次猛烈击打,导致颅骨骨折、颅内出血死亡。
凶器推断为沉重的木棍或砖块。其中一名叫李老四的死者,是山东菏泽这一方的领头人之一,性格比较耿直火爆。
侦查员在调查李老四的社会关系时,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
李老四在逃荒来京的路上,曾与同村人发生过争执,原因是他怀疑同村的赵二狗偷偷藏匿了大家凑出来的干粮。
这个赵二狗,平时就好吃懒做,手脚不太干净,因为这事被李老四当众教训过,怀恨在心。
而据同来的老乡反映,赵二狗大概在十天前,在永定门外的流民聚集地,突然就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好像攀上了什么高枝,不用再挨饿受冻了。
赵二狗……林默看着调查报告,眼神冰冷,找到这个赵二狗!
就在侦查员全力查找赵二狗下落的时候,技术科对现场提取的物证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
在一个沾血的砖头上,除了检出多名当事人的血迹外,还发现了一小撮不属于任何已知涉案人员的、颜色较深的棉絮纤维,像是从某种质地较好的棉衣上刮蹭下来的。
而在混乱的现场脚印中,也辨识出了几枚与逃荒群众常见的破烂布鞋、草鞋印不同的、相对完整的胶底棉鞋印,尺寸较大。
罗圈腿……东北口音……质地较好的棉衣……胶底棉鞋……林默将这些零散的线索在脑中飞速地拼凑。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因饥饿而失去理智的逃荒者该有的特征!这些人,生活条件显然优于普通流民!
他立刻召开了案情分析会。在会上,林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同志们,综合现有线索,我认为,砖塔胡同事件很可能不是一起简单的群体斗殴致死案!其背后,极有可能存在蓄意煽动、制造事端的黑手!
他走到黑板前,将线索一一列出:动机?制造混乱,破坏稳定,给政府救灾工作抹黑,甚至可能有着更险恶的政治目的!手段?利用流民饥饿绝望的心理,安插人员混入其中,选择管理相对薄弱的救济点,寻找或制造摩擦点,然后趁乱煽风点火,激化矛盾,引发流血冲突!
会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个推测震惊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我们的对手很狡猾,林默继续分析,他们没有亲自下场,而是躲在幕后,利用流民之间的矛盾,轻轻推一把,就能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个失踪的赵二狗,很可能就是被他们收买或利用的棋子之一!
查!一查到底!钱局长在听取汇报后,斩钉截铁地指示,无论涉及到谁,都要把他揪出来!这不仅关乎三条人命,更关乎四九城的稳定大局!
案件的侦查方向立刻调整。寻找赵二狗和那两个生面孔成了重中之重。一张更细致的大网悄悄撒开。
刑侦总队的便衣侦查员们化装成流民、小贩,深入各个聚集区;各分局、派出所对辖区内的旅馆、大车店、废弃房屋进行了秘密排查;对近期有可疑行为、突然起来的社会闲杂人员也加强了监控。
与此同时,林默加强了对其他救济点和流民聚集区的暗中布控,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他协调治安处,在一些重点区域部署了隐蔽的观察点,配备了望远镜和经过训练的观察员,时刻留意人群中是否有异常煽动行为。
压力巨大,但林默的心却越发冷静。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隐蔽战线战斗的日子,只不过这次的战场,是这座被风雪和饥饿笼罩的城市。他深知,必须在对手再次出手之前,将他们揪出来!
三天后的一个傍晚,一条关键线索终于浮出水面。有侦查员在朝阳门外的一个低档小旅馆摸排时,发现了一个登记名为赵富贵的住客,体貌特征与失踪的赵二狗高度吻合!此人三天前入住,深居简出,但偶尔会外出与人在小酒馆接触。
盯住他!不要打草惊蛇!查清和他接触的人!林默下达命令。
一张无形的监控网立刻围绕着小旅馆和那个赵富贵悄然铺开。艰苦的蹲守和跟踪开始了。侦查员们顶着严寒,在雪地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不敢有丝毫松懈。
终于,在第二天晚上,赵富贵再次出门,鬼鬼祟祟地来到附近一家名为悦来的小酒馆。在角落里,他与一个穿着半新棉大衣、戴着棉帽遮住半张脸的男人接上了头。
虽然看不清全貌,但跟踪的侦查员敏锐地注意到,那个男人走路时,有明显的罗圈腿特征!
目标出现!重复,罗圈腿目标出现!消息迅速传回指挥部。
林默精神一振:确认身份!等待交易或密谈时机,准备收网!
酒馆内的侦查员巧妙地靠近,隐约听到了两人的只言片语。
……事儿办得不错……这是剩下的……
……太吓人了……死了三个……
……怕什么?乱起来才好……下次……
就是现在!林默接到汇报,果断下令:行动!
早已埋伏在酒馆内外的侦查员如同神兵天降,迅速将赵二狗和那个罗圈腿男子按倒在地。从罗圈腿身上,搜出了少量现金和一把匕首。
经过突击审讯,并在其临时落脚点搜出了与现场遗留纤维相似的棉衣和胶底棉鞋,罗圈腿的心理防线很快崩溃。
他交代自己名叫王魁,原籍东北,是个混迹江湖的地痞,不久前被一个神秘人用重金收买,任务就是混入流民中,寻找机会制造摩擦,煽动闹事,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
那个神秘人行事谨慎,每次都是单线联系,他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和背景。
赵二狗则是他物色的一个内应,利用赵二狗对李老四的怨恨,在粥厂故意挑起事端,然后由他在人群中煽风点火。
案情终于水落石出!果然是有预谋、有组织的破坏活动!
林默立即将审讯结果向钱局长和市委做了汇报。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指示公安机关深挖幕后黑手,同时要求加强舆论引导,适时公布案情,揭露破坏分子的阴谋,教育广大群众。
虽然抓住了直接实施者,但那个神秘的幕后指使人依然隐藏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