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两人都起得比较早,一起吃完早餐后,他们就匆匆返校了。
因为今天下午三点,有菲尔兹奖得主、数学家邱成桐教授的讲座,主题就是《中国数学发展之我见》。
两人虽然如今一个在计算机实验班,一个在法学系,但对数学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也都非常期待这次的讲座。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大学,清北大学每个月都有好几场讲座,有些来的更是泰斗级的人物。
最开始,林东升几乎每次的讲座,都会去凑凑热闹,长长见识。
这些在他眼中的成功人士,不仅气度非凡,谈吐不俗,而且分享的人生感悟,也往往让他非常受用。
比如今年九月曾有李敖的讲座,是关于神州文化之旅的,但他的讲座,后来引发的争议比较大。
别的暂且不论,就冲敢言这一点,林东升至少是相当佩服的。
然后十月初,也曾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的《博弈论与现实决策》。
接下来的十一月,还会有知名作家龙应台的《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十二月有《乡愁》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与民族记忆》。
年底前更是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的讲座,只是具体的时间,还未完全确定。
严格说来,这些种类繁多的讲座,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一个学校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
因为有些弱一点的大学,可能每学期都不一定有一场重量级的讲座,就算有,能请来的人,也只能算是行业小牛,算不得真正的顶尖大牛。
而在清北大学,除了一些是请的,还有一些是不请自来的。
林东升现在已经开始学会挑着去听讲座了,否则,他自己的时间也排不过来,精力上更是不太允许。
鉴于邱教授在数学界的成就和地位,这次的讲座,直接被安排在了学校大礼堂。
原定在三点的讲座,林东升和苏文浅两点半就去占座位了。
结果,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即使提前了半小时,前面十几排的好位置,也早已经被大家基本占光了。
“学校里喜欢数学的人这么多吗?”林东升略显惊讶地问道。
“真正优秀的学者,不管讲啥,都有人来听的,更何况,能考进清北的,大家的数学肯定都不会差。”苏文浅说道。
两人坐定之后,陆陆续续看到了好些熟面孔。
段小柔、欧阳致衡、石源、柳智雨、还有熊永昌教授等,整个数院几乎是倾巢而出。
金丽文、伍嘉一、文正阳、郑山博、张家豪、罗菲、以及自己的三位室友,也全都来了。
林东升游目四顾,唯独没看到钱明,立马将电话打了过去。
“你在干嘛,赶紧滚到大礼堂来听课!”电话接通后,林东升毫不客气地说道。
“我早就到了,不过中途有点口渴,出来先买瓶水再进去。”钱明十分委屈地说道。
“好吧,错怪你了。”林东升说道。
“没事,这也是东哥爱我的方式,我懂。”钱明。
“太肉麻了!”林东升果断地挂掉了电话。
下午三点,整个大礼堂里坐得满满当当,连过道也挤满了,不仅学生来了很多,老师们也来了很多。
邱教授也准时出现在了讲座现场。
主持人介绍完邱教授的生平和经历后,邱教授也没有太多的客套话,正式的讲座,立马开始。
台下也是一片寂静,所有人全都凝神细听。
邱教授先是讲了古代数学的实用性传统,以及它们的贡献,比如圆周率计算,也讲了近代数学的突破与后续停滞问题。
他认为中国现代数学史上仅有三大标志性的成果可以比肩世界,即陈省身的示性类理论,华罗庚的多复变函数论以及冯康的有限元计算。
而近几十年,国内数学却缺乏原创方向,没有再出现过同等影响力的成就。
紧接着,邱教授话锋一转,指出当前我们过于依赖竞赛选拔人才,导致很多有天赋的学生,为了升学而专注于刷偏题,练技巧,反而极大地消磨了对数学的兴趣和创造力,进而导致很多人后续的科研后劲严重不足。
听到这些话,林东升深以为然,他终于明白,自己在接连参加数学竞赛后,为什么一味地想着逃离数学了。
竞赛确实能筛出他的数学天赋,能给他带来认可、成绩、甚至是荣耀。
可同时,也极大地消耗了他的热情,让他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对纯数学的研究更是失去了兴趣和钻研的动力。
同时,邱教授也提出了几点改革方向,比如加强自主创新与学科布局。
他希望中国数学能真正开创出自己的科研方向,而不是继续去修补他国的数学成果。
他也希望国内的人才培养,能从中学阶段就开始努力发掘,并认为13-16岁,是数学创造力的黄金时期,要避免常规学制,过分地压制学生的数学天赋和创造力。
随着邱教授的讲座渐渐接近尾声,现场的掌声,也一次次响起,每一次都十分热烈。
林东升终于渐渐意识到,原来真正的学者,都是坚持说实话的,虽然台下的有些人,可能听着觉得刺耳,但句句都是苦口良言。
只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数学变成如今的局面,也是多方面的原因和环境造成的。
最后,邱教授也提出了三大愿景:即建设10所世界一流的数学强校,培养出一批立足本土发展的顶尖学者,改革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
这话一出,台下的教授们立即拿出小本本,用心地记录了下来。
讲座结束之后,邱教授现场也留了一点时间,用来回答大家的问题。
林东升知道,如此珍贵的机会,一旦有人开始了,后面根本就不会轮到自己。
所以,在大家全都在犹豫纠结的时候,他果断地第一个举手了。
当台下的话筒递到他的手中时,站在现场的林东升,感觉自己的身体由于太过激动,还微微有点发抖。
“邱教授,打扰了,听了你的讲座,我深受触动,因为我就是一名通过数学竞赛保送清北的学生,那么,我的问题是,既然你认为竞赛会消磨掉学生对数学的热爱,那如何让这些被竞赛消磨掉热爱的人,重拾热爱呢?毕竟,竞赛确实也选出许多真正拥有数学天赋的人。”林东升诚恳地问道。
“你就是林东升吧?我在国际数学圈的相关报道上,见过你的照片,没记错的话,你拿过两届Imo的金牌,并且两次都在最难的第六道压轴题上获得了满分,这是一份相当不错的成绩,所以,我毫不怀疑你的数学天赋和对数学的热爱,你现在出现的这个问题,也不全是你的问题,对于你,我想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活得太累,先热爱生活,再热爱数学,多给自己一点休息和缓冲的时间,学会去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重新爱上数学的,而且,数学也值得你去热爱!”邱教授认真地回答道。
“先热爱生活,再热爱数学……谢谢邱教授!”听到这话,林东升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瞬间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