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联纪元223年。
在重核聚变技术实现,并对大众范围公告了将向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执行探查任务的当年。
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既已完成‘使者号’远航星际飞船的设计。
并确定由强人工智能,调动智能工业,直接在海王星轨道位置开始建设。
之后向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发起的探查任务,也将直接从海王星轨道出发。
而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类文明来说,
研究设计工作完成,后续交由强人工智能推进的具体建造,
在此刻人类文明强大,庞大的生产力下,就快许多了。
哪怕将要建造的‘使者号’是一座事实上的庞然大物,巨构,
当海王星轨道,乃至于人类聚居区内的其他智能工业参与到‘使者号’的建造过后,也是一样。
人联纪元224年,上半年。
‘使者号’建造完成了。
……
到这一年,秦裕这一世明面上的年纪正好是110岁。
在‘使者号’完成建造,并完成一些基础运行测试过后。
先前被从报名人员中,筛选出来的八十万人开始从人类文明聚居区各处出发,来到海王星轨道位置过后,再进入使者号。
对于目前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智能交通网络上来,
这个过程自然进行的很顺利,对于最后再次确定踏入使者号飞船上的人们,
自然从地面城市,星际城市内部的交通,再到太阳系内星际航线,都有智能汽车,星际飞船紧密衔接运载着他们抵达他们需要抵达的地方,
就和往常的交通一样,不用人们自己去怎么操心。
“我和我的妻子已经顺利搬到使者号里边了,我们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也带上了。人联这次给得每个人可以随身携带的物品额度比较宽裕。使者号内部感觉和先前我居住的火星星际城市差不多,也有和地面持平的重力环境,环境模拟系统的日出日落时间和地面我看了下也差不多。”
有不少已经顺利搬入使者号内的人们,在网络上和其他人们聊着。
此刻使者号还未起航远离太阳系,网络和通信自然还能够和太阳系内各聚居区保持正常连接。
对于使者号内的情况,人联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使者号内,人们的生活区,基本就和正常太阳系内星际城市一样,
正常星际城市该有的东西,使者号内部也都有。
一定程度上,基本可以将使者号当做更大了一圈,侧重点不一样的又一个星火太空城。
对于每个搬入使者号的人,人联都再分配了一套使者号内的住处。
对于使者号上的生活区来说,容纳八十万人居住生活,空间上还是很宽裕的,绰绰有余的。
这八十万人从原本住处的星际城市搬进使者号内,在此刻更像就只是单纯换了个生活的地方。
各自手里的钱,在使者号内也能够正常消费,各自原本从事的研究工作,也能够在使者号上正常进行。
“我去居住这片附近的街道上看了一圈,可能是我搬来使者号算是比较早,街上,智能餐厅里都还没有什么人。”
“餐厅里的菜品,超市里货品,我也看了下,基本和我之前生活的星际城市内差不多,价格也一样……就是可能之后起航了过后,视频研究院一些新花样菜品,同步的不会有那么快。不知道,使者号八十万人里边,有没有食品研究院的研究员。”
“……接下来数十年,我和我妻子就要在这里生活了,感觉也还不错啊。我已经开始期待十光年之外的宇宙深空,究竟是什么样一幅景象了。”
“……虽然我知道这是一个有风险的探查任务,但我还是羡慕了……太可恶了,你不光有自己的爱人,甚至还抽中了登上使者号的资格。”
在传统的家庭结构已经基本在这个时代瓦解了过后,
还会在这个时代选择结婚在整个人联中,已经是很少数。
这时代的婚姻,基本就一个作用,表达双方愿意厮守一生的一个承诺。
而对于这次报名登上使者号,踏上远航的人中,夫妻两人同时报名的,
人联,负熵研究院在做人员筛选时,也不会只选其中一个,
在这方面,人联,负熵研究院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啊……虽然我没有抽中登上使者号的资格,但我还是祝愿你们抵达星空深处我们文明此前从未踏足过地方的同时,也顺利返回故乡。”
“希望你们此行,能够将那该死的未知文明翻出来……这个未知文明曾经明显想要将我们文明置于死地,现在,我实在是不想让他们好过……”
网络上和现实中,都因为这即将起航执行探查任务的使者号,而愈加热闹。
也是在这种热闹中,
在很短的时间里,总共将在使者号上长期生活的八十万人完成了迁移。
然后,
也就轮到秦裕,社哲所负责人等这次探查任务的核心参与人员进入使者号了。
……
建造完成的使者号,停泊于距离海王星轨道,海卫一,0.1天文单位的位置。
已经提前在海卫一星际城市等待的秦裕等人,
由轨道上升器来到海卫一附近宇宙空间的小型星际飞船,
经由小型星际飞船,进入到了使者号内部。
整个使者号,悬浮于宇宙空间中,
外观整体接近于一种球状,有些接近斯托文明的行星堡垒,
但又有明显的人类文明风格。
别说是以人体大小去对比,在秦裕等人乘坐着的小型星际飞船靠近使者号的过程中,
都能够感觉到,这艘小型星际飞船对比使者号这个庞然大物的渺小。
进入使者号内部过后,
内部生活区,就是一个星际城市。
不过,这看起来广阔的星际城市生活区,也就只是占据整艘远航星际飞船空间很少的一部分。
在生活区之外,
使者号上同样存在不小规模的智能工业区,和飞船整体控制一样,由强人工智能的子程序负责,
除了满足飞船上八十万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生产,
也是保证使者号在星空深处许多地方,都能够开采补充资源物质。
同时,也是为一些极端情况做考虑。
整艘使者号,可以说凝聚了人类文明目前最尖端的科技。
采用了引力推进引擎作为推进系统,
多座大型重核聚变装置为主要能源来源。
唯一的短板,可能是在通信上。
如果不是因为量子通信还未实现,量子通信装置肯定也是要被人们塞到使者号上。
不过,反过来说。
也就是因为量子通信未曾实现,才需要人联,负熵研究院派遣一艘载着人的星际飞船过去。
量子通信实现的话,人们大可以派遣一艘智能飞船,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对目标区域进行持续探查。
现在的问题就是,
量子通信距离实现不像是其他推进技术和能源技术,依旧遥遥无期,
人们实在是有些等不下去了。
而现在电磁通信方式下,先不说十光年距离通信其他问题,
就是来回延迟超过二十年,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同时,对于人联来说,一些关系到文明的重大问题,始终还是需要人来进行决策的。
这些加起来,就是此刻对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执行探查任务,以目前这种形式进行的主要原因。
秦裕,社哲所负责人等探查任务核心参与者,主要承担的任务,就是在十光年之外,代替人联,对于一些实时情况做决策。
……
而除开飞船的推进系统,能源装置,生活区,智能工业区等,
基于本次探查任务的需要,飞船上还有两部分东西,占据了使者号相当一部分空间。
一个是探测系统。
在使者号上,以各类大型探测装置,观测装置,共同组成了一个超大型探测观测系统,
以方便,使者号在航行过程中,以及抵达目标区域之后,对使者号周围宇宙空间进行更加仔细的搜寻。
确定前往目标区域的航行途中是否有什么其他发现的同时,
也更快在目标区域内,搜寻到使者号本次探查任务中想要找到的目标。
另外一个,就是武器系统了。
虽然说是探查任务,
但人们也都知道,如果使者号确定发现那个造成2801小行星撞击危机的未知文明,
那么大概率,使者号也是要动手的。
使者号不光是探查,事实上还将做一下清理。
只不过将探查之后,具体如何进行清理的决策权,交给了探查任务中的核心参与者,
将由秦裕,社哲所负责人等人到时候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所以,
在使者号上,搭载了目前人类文明内最强大,最大威力的武器。
主要就两种,
都算是负熵研究院武研所的最新成果。
一种是激光武器,
不过,这个时候装在使者号上的激光武器,
和当初人们面对末日危机时,建造在月面,最终只是让2801小行星略微偏移一点点的激光武器,
显然已经有天壤之别。
之前2801那样规模的小行星,
使者号上的激光武器,足够在它靠近之前,将它融化,湮灭。
使者号的激光武器以重核聚变作为能源供给,
利用了负熵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
同时,和核心部分,事实上也使用了一些重核聚变装置中的延伸技术。
人类文明能够给核心温度超过十亿度的重核聚变装置完成‘点火’,
自然也能够将类似的技术,用在激光武器上。
使者号的大型激光武器,在一定距离内,足够在短时间内对一颗行星表面进行一些‘洗礼’。
然后是激光武器之外另一种武器。
此刻在使者号上,就没有在使用人类文明此前传统的电磁轨道炮这样的动能武器了。
虽然理论上,依赖于目前的引力推进技术,引力技术,人类文明能够将类似的动能武器加速到一个更恐怖的速度,在碰撞时释放更大的能量。
但对于引力技术,对于宇宙空间认知已经更加深入的人类文明,显然没有必要再去那么多此一举。
使者号上另一种武器是引力武器。
人类文明对于引力的掌握和应用,能够推动使者号这样的庞然大物以超过百分之三十一光速的速度在宇宙中航行,
也能够将人类文明各星际城市的引力重力环境,稳定维持在恒定水平。
那自然,也能够以引力干涉的方式,将引力技术变成一种武器。
和激光武器一样,引力武器的作用速度同样是光速。
使者号搭载的引力武器,威力实际上比激光武器更大。
引力武器制造的混乱引力环境,足够在瞬间,将一颗正常的行星揉成‘一团’,或者撕裂。
负熵研究院武研所的星际战争所需武器研究,实际上许多时候都依赖于其他领域技术的发展,
此刻使者号上两种主要大威力星际武器,造成打击结果的方式,
其实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磅礴能源的宣泄方式。
是磅礴能源宣泄的两种形式。
能够达到如今这种威力,也同样和重核聚变实现有直接关系。
……
人联纪元224年。
在秦裕等探查任务核心参与人员同样登上使者号远航飞船过后,
使者号与外界连接的星际港口关闭。
使者号将要起航了。
对于这次需要进行前所未有远航的探查任务,
人联和负熵研究员并没有去挑选过一个有特别意义的时间开始,
而是在一起准备结束之后,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便选择了起航。
整个过程,
人联对大众范围内所有人们进行了电视直播。
也有不少人们提前赶到了海王星轨道,在距离使者号远航飞船最近的地方送别将要出征远航的人们。
“负熵研究院,人联的所有同胞们,我们已经做好起航准备……”
社哲所负责人谈教授,也是这次探查任务中,使者号上的主要负责人最后面对人联,负熵研究院全体说了一些话。
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负责人,代表负熵研究院和人联,向使者号上所有人们,送上了最后的祝福,
“使者号上的同胞们,祝愿你们在远航途中一切顺利,圆满完成探查任务,早日归来!”
“起航吧。”
使者号上,
负责飞船整体控制的强人工智能子程序,响应了命令。
飞船的引力推进系统开始启动,
在这一瞬间,原本网络上,现实中说笑着的人们,都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即便是飞船上人们对于遥远星空深处的期待,也掩盖不了,
使者号实际上是在执行一个可能存在不小风险的任务的事实。
不过,在此刻,本来就是经过几次筛选,几次确认,才登上使者号的人们,
倒是也不会因此产生什么后悔的情绪。
他们愿意去到远方,踏足人类文明此前从未踏足过的地方,
同时,也接受自己,可能在踏上这一趟航程之后,可能无法再返回故乡的结果。
“祝愿你们一切顺利……找到那个该死的未知文明,歼灭他们!然后安全回来!”
“走了,走了,我看到飞船好像已经在动了,在飞船里边,还真没有什么感觉……等我再回来的时候,应该已经都是老年了吧。”
在这起航的瞬间,网络上还有使者号上的人们和其他各聚居区的人们继续说着一些话。
使者号推进系统启动过后,
引力推进系统对使者号整体的推动,是很平稳的。
只是一瞬间,使者号由静到动,就像是平滑的往前移动了出去,
然后速度随着引力推进系统的作用开始加快。
使者号起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