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站在发改委大楼十七层的窗前,俯瞰着脚下的城市。三十四岁的正厅级(副处级,正厅级职位),放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茶水间里的窃窃私语,电梯里突然凝固的笑容,会议桌上刻意避开的目光——所有人都用不同的方式提醒着他这个事实。
\"祁主任,这是发展规划处近五年的工作报告。\"办公室主任轻轻放下厚厚一摞文件,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怜悯,\"张处长说您有空可以看看。\"
\"谢谢。\"祁同伟转过身,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请转告张处长,明天上午九点,我想听取处里近期工作的详细汇报。\"
门关上后,祁同伟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文件。《粤东省2005-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烫金的标题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随手翻了几页,嘴角浮现一丝苦笑。
粤东省省发改委,设一正四副四个副主任……
自祁同伟他到发改委报到后,便被安排主管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与国民经济综合处、发改委日常事务办公室等部!
省发改委发展规划处,负责制定省内未来的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
而国民经济综合处,则负责拟订省内年度经济计划,分析未来国内经济形势。
虽然说是这么说,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祁同伟这个空降下来的新领导,在发改委里,是属于被边缘化的那一位!
因为省发展规划处,和国民经济综合处,虽然看起来比较高大上,但其实是发改委委内,相对边缘化、最不容易出成绩的几个部门!
也就是说,自己这个副主任主管的几个部门,发展规划处与国民经济综合处——听起来高大上,但实则是委内最务虚的两个部门。
在祁同伟和众人眼中,所谓的五年规划、十年展望,拟订省内年度经济计划,分析未来国内经济形势。这些纸上谈兵的工作既难出成绩,也难犯错误,是安置\"关系户\"的最佳选择。
毕竟,这些工作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真正看到实际的成果。
不过好处是,由于这些工作相对比较抽象,所以也不容易出现什么明显的错误被人抓住把柄。
而也正是因此,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安置“关系户”的最佳选择。
然而,对于祁同伟来说,他是否应该为此感到愤怒呢?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祁同伟对这样的安排不仅没有丝毫的不满,反而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祁同伟他目前,还太过于年轻了!
年轻是一件好事,但是太年轻,就一直站在台前,那就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了!
要知道,在我们国家有句谚语叫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如果一个人过于出众,往往会引起他人的嫉妒和排挤。所以,祁同伟在来到粤东之前,就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制定好了长期规划。
根据他的规划,在三年内,他绝对不能以任何引人注目的方式出现在任何人的视线中。
在这三年里,他要保持低调,默默地积累经验和实力。
而自从到了省发改委之后,祁同伟也一直在严格按照这个规划行事。他最近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降低自己在单位里的存在感,尽量不让自己这个年轻且空降而来的干部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林华\"的名字。自从那顿晚饭后,这位女记者偶尔会给自己发来一些粤东本地的新闻链接。
\"祁大领导,看到今天的《粤东日报》了吗?第三版有篇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论,或许对你的工作有参考价值。\"消息后面跟着一个笑脸表情。
祁同伟点开链接,快速浏览那篇署名\"林华\"的文章。观点犀利,数据详实,对粤东省近年来区域发展失衡的批评一针见血。他犹豫了一下,回复道:\"分析很深入。不过作为体制内的人,我建议你下次引用数据时更谨慎些,第三段关于财政转移支付的部分与官方口径有出入。\"
发完这条消息,祁同伟立刻后悔了。这种提醒太过露骨,几乎是在承认自己是“官员”身份。但出乎意料的是,林华很快回复:\"谢谢指正。看来我猜得没错,你果然是经济口的。周末有空吗?我想请教几个专业问题,关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实施瓶颈。\"
祁同伟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理智告诉他应该保持距离,但某种久违的好奇心驱使他回复:\"周六下午三点,珠江公园咖啡厅。\"
放下手机,祁同伟重新拿起那份发展规划草案。这次他认真读了起来,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边缘部门又如何?在官场这么多年,他早就明白一个道理——没有真正的冷衙门,只有不会烧冷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