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晨八点四十五分,祁同伟提前来到会议室。发展规划处的七名干部已经等候在那里,见到他进来,纷纷站起身。处长张海洋是个五十出头的中年男人,鬓角已经花白,镜片后的眼睛透着精明与疲惫。
\"祁主任,欢迎您来指导工作。\"张海洋的语气恭敬中带着疏离,\"发展规划处全体同仁向您报到。\"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各科室负责人轮流汇报工作。祁同伟安静地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几笔。当综合科的年轻科员王磊结结巴巴地汇报时,张海洋几次打断,语气严厉。祁同伟注意到王磊额头上的汗珠和颤抖的手指,却没有出声干预。
\"......以上就是我们处近期的主要工作。\"张海洋最后总结道,\"请祁主任指示。\"
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着这位空降的年轻领导发表高见,或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或是外行指导内行的场面话。
祁同伟合上笔记本,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各位的汇报很全面,我只有一个小问题。\"他停顿了一下,\"刚才王科长提到的北部生态发展区规划,与去年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中相关内容存在不一致。是政策有了新调整,还是我们的工作出现了疏漏?\"
王磊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张海洋的嘴角抽动了一下:\"这个......可能是王科长汇报时有口误。\"
\"是吗?\"祁同伟从文件夹中抽出两份文件,\"这是省政府去年印发的《实施意见》原件,这是发展规划处上个月报送委领导的《北部生态区规划初稿》。第17页第三段,关于产业准入标准的部分,两者有明显出入。\"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张海洋接过文件快速浏览,额头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
\"祁主任明察秋毫。\"张海洋终于开口,声音干涩,\"这是我们工作的疏忽,会后立即整改。\"
祁同伟点点头:\"不急。先弄清楚是政策理解有偏差,还是执行层面遇到了实际困难。下周一请提交一份详细说明给我。\"他站起身,\"今天就到这里吧。感谢各位的汇报。\"
走出会议室,祁同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无聊感。他深知,自己刚才在会议中发现的那几处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错误,实际上是张海洋和王磊等一众下属蓄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发现并纠正这些错误。
因为除此之外,根本就解释不通张海洋这个在发改委工作了将近二十多年的资深老干部,会犯下如此低级错误的原因!
当然,这其中的缘由,祁同伟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张海洋和王磊等人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故意制造一些小失误,以便让自己在会议上能够顺利地树立起权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领导提供一种存在感,满足领导的情绪需求,让领导在工作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性!
当然,祁同伟心里很清楚,这恐怕只是他们目的之一而已。
他们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恐怕也有在试探自己这个新上任的领导,究竟有没有真本事,是否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酒囊饭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