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眉头微皱,心中暗道:魏定国...魏定国,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我始终给你手下留着情,你身为大将,难道...能看不出来吗?
假若你是聪明人,就应该知难而退。
可你却使出如此毒辣的招式。
也罢,我也不能再留情面了,不然的话,被你一枪扎上,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
关胜的青龙刀陡然加速,使出一招“云龙三现”,刀光如车轮般环绕周身。
“叮叮叮”三声脆响,精准无比地格开了魏定国所有的攻势。
第三十回合,关胜见魏定国已露疲态,刀法陡然一变。
青龙偃月刀化作一道青光,使出了关家刀法的绝技“青龙探爪”。
这一刀快如闪电,直取魏定国持枪的右手。
魏定国见状大惊失色,急忙回枪格挡,却觉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从枪杆传来。
“铛”的一声巨响,他虎口迸裂,长枪应声落在马下。
“魏将军,承让了。”
关胜收刀勒马,赤兔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青龙偃月刀并没有跟着砍下去。
魏定国面色惨白,汗如雨下。
他心知方才那一刀若是关胜全力施为,自己这条手臂早已不保。
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终究化作一声长叹,连地上的长枪也没有捡,随即拔转马头,败归本阵。
单廷珪见状,急忙催马上前接应。
关胜在阵前横刀立马,大声喝道:“魏贤弟,今日之战,胜负已分。关某不忍伤你性命,还望三思!”
然后,关胜又吩咐亲兵把魏定国的长枪送了过去。
魏定国羞愧的接过兵器,和单廷珪一起逃进了凌州城,士兵将吊桥高高挂起,不再出战。
关胜倒是也没有攻城,收兵回营了。
魏定国和单廷珪二人进太守府衙复命,太守刘璋意味深长地问道:“魏将军,你此战关胜如何呀?”
魏定国汗颜道:“末将无能,大败而归!”
刘璋端坐堂上,面色阴沉如水。
他方才在城楼之上看得分明,关胜那一刀明明可以取魏定国性命,却偏偏只击落长枪便收手。
“魏将军,”
刘璋缓缓开口,声音非常冰冷,“你与关胜战了三十回合,最后这一招‘青龙探爪’,他为何不取你性命?”
魏定国单膝跪地,垂首道:“末将不知。或许是关胜念及旧情...”
“旧情?”
刘璋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好一个旧情!你二人阵前叙旧,他手下留情,你可曾尽全力?”
魏定国猛然抬头:“太守明鉴!末将绝无二心,方才一战已竭尽全力!”
“竭尽全力?”
刘璋冷笑一声,踱步至魏定国面前,“你那招‘星火燎原’看似凌厉,实则留了三分退路;关胜的‘青龙探爪’本可断你手臂,却只击落兵器。这等把戏,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我!”
单廷珪见状,急忙上前一步:“太守,魏将军确实...”
“住口!”
刘璋厉声打断,“单廷珪,你叠翠山之败尚未追究,还敢为他求情?”
他转身回到座前,厉声道:“魏定国通敌纵敌,军法难容!来人,拖下去砍了,以儆效尤!”
四名亲兵应声而入,拖着魏定国便往外走。
魏定国脸色煞白,大声说道:“太守明鉴!末将对天发誓,绝无二心!末将生是凌州将,死是凌州鬼!与关胜那点私谊,早在他在梁山落草时便已恩断义绝!”
刘璋面无表情的说道:“推下去!”
单廷珪“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太守!两军阵前,关胜武艺确实在魏将军之上,此非战之罪啊!如今大敌当前,先折大将,恐军心不稳啊!”
刘璋冷哼一声:“正是大敌当前,才需严明军纪!行刑!”
这时候,旁边的偏将、副将“呼啦啦”跪下了一片,都是面带怒容,却又不得不委曲求全。
“大人,请饶恕魏将军!”
“大人,刀下留情!”
“大人,凌州城不能没有魏将军啊!”
一时间,群情激奋,整个府衙内的空气紧张到了极点,把刘璋看的心里一慌。
这些偏将和副将都是魏定国和单廷珪的属下,看眼前的阵势,如果真要杀了魏定国,恐怕当下便会引起哗变。
想到这里,刘璋赶忙换上了一副笑模样:“哈哈哈...各位将军请起,请起,本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呀!既然...既然各位将军求情,那就死罪饶过,活罪不免。推出去...重打四十军棍。”
众人再次求情,刘璋是绝不同意。
魏定国被扒下身上的铠甲,按在地上,行刑的军士把军棍高高举起,却是轻轻落下。
行刑的军士对魏定国怎么肯下狠手,看似重重的打下,其实则是手下留情了。
其实,将军犯了错被打军棍,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却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军法、人情世故和官场文化的复杂交织。
将军犯错被打军棍,行刑人想要留情面,这里面确实有极其丰富的“讲究”,可以说是一门在刀尖上跳舞的艺术。
总的来说,核心原则是:既要让将军皮肉受苦,保住军法的威严和上司的面子;又不能真的伤其筋骨,毁其前程,同时还要为自己留后路。
行刑前,首先要“验明正身”,这时的行刑人员会与被打的将军沟通。
在公开场合,行刑人会高声复述命令,以示法度严明。
但在将将军按倒的瞬间,可能会迅速低声说一句:“将军,得罪了,上面盯着,小的手下有分寸,您千万忍着点。”
这既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暗示,让将军有心理准备,配合演戏。
另外,挑选行刑的军棍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军棍有轻重、新旧、干湿之分。
重棍 vs 轻棍:行刑人可能会挑选声音沉闷但质地较轻的棍子,或者使用中空的棍子。
新棍 vs 旧棍:新棍坚硬易致内伤,旧棍相对柔韧,打击感强但伤害小。
干棍 vs 湿棍:浸泡过水的棍子会变得异常沉重,伤害极大。
开始行刑的过程中,行刑人员的“手上功夫”可就是最关键的了。
这才是真正考验行刑人技术的地方,其手法精妙,外行根本看不出来。